可穿戴技術進課堂后的N種可能閱讀答案
《可穿戴技術進課堂后的N種可能》閱讀材料
③生物課上,老師講了很多有趣的內容,但是由于時間有限,同學們只能先把問題記下來。記筆記好難,而且也影響上課聽講的效果。這時谷歌眼鏡就可以大顯神通了,它可以通過錄音、拍照,幫助同學們有效而完善地記錄講座內容。
④室外活動課,學校組織同學們到動物園進行實地考察,并且為同學們配備了可穿戴的智能眼鏡。在動物園里,同學們看到不同的動植物,新奇之余還萌生了好多問題。智能眼鏡就可以讓大家看到虛擬屏幕上關于這些動植物的科普知識,增強互動學習的快樂體驗。
⑤你是不是已經神往于可穿戴技術進入課堂后的神奇了?其實,2014年以來,可穿戴設備走進教室的例子就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讓上述的未來課堂成為了可能。
⑥Autographer是一種加入可穿戴技術的照相機,同學們可以通過照相,分享筆記,通過協作獲得更完善準確的筆記。KeyGlove是一雙無線手套,可以配合游戲、設計、藝術、音樂、以及3D項目使用,讓同學們在動手中找到學習的樂趣和發展創新思維。Muse是一個可以跟蹤同學們大腦活動的可穿戴頭盔,通過數據追蹤和分析,可以檢測到什么樣的活動可以讓同學們注意力更集中。虛擬現實(AR)技術,幫助同學們實現虛擬和現實的轉換,完成體驗式學習。比如同學們對于大型汽車和飛機的內部結構十分好奇,虛擬現實的裝備可以讓在教室的同學們仿佛置身于真實的汽車和飛機內部,動手研究機械原理。對于醫學院的同學們而言,同學們還可以看到即時的醫學視頻和手術記錄。還有一種電子坐墊,上課時同學們坐在坐墊上所產生的數據被發送到服務器,老師可以通過同學們坐姿產生的數據來判斷同學們是否認真聽課(聽起來還有點小嚇人呢,不能在老師背后做小動作了呢)。
⑦2015年伊始,美國圣地亞哥州立大學的教授發表了一篇《可穿戴技術:將創新學習體驗帶入教室的可能性》的研究報告。其中,關于可穿戴技術應用于學校的數據顯示,74%的人認為可穿戴設備將會應用于課堂錄音和錄像,55%的人認為會應用于記筆記和課堂的信息整理。
⑧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來臨,讓人與人之間更便捷地連接起來。對于教育市場,這些科技也意味著老師和同學們,老師和老師,同學和同學之間的交互會更加的個性化、多元化。
《可穿戴技術進課堂后的N種可能》閱讀題目
15.通讀全文,簡要說明可穿戴技術進入課堂會帶來哪些便利。(4分)
16.第⑤段文字在文中有怎樣的作用?(3分)
17. 閱讀第⑥段,從說明方法角度,說說畫線句子的表達作用。(3分)
18.分析第⑦段畫線句,從中可得出怎樣的結論?(2分)
《可穿戴技術進課堂后的N種可能》閱讀答案
15.示例:①增加互動學習的快樂體驗(和周圍環境進行交互完成“體驗式”學習)(2分)。②得到更個性化(有針對性的)的學習指導和幫助(2分)。
16.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以可穿戴技術進入課堂的神奇,引出下文對其成為現實的可能性的說明。
17. 示例:采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1分),生動形象地揭示了虛擬現實(AR)技術,可以幫助同學們實現虛擬和現實的轉換,完成體驗式學習(1分),使文章通俗易懂,更有說服力(1分)。
18. 示例:可穿戴技術應用于學校越來越成為一種必然的需求(或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看了“可穿戴技術進課堂后的N種可能閱讀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