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家培訓心得體會范文3篇
企業(yè)家培訓心得體會范文一
目前,電力建設在飛速發(fā)展,在電力體制改革逐步深化的大環(huán)境下,多種經營企業(yè)該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市場份額,在管理中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雙豐收,是一個值得研究和探討的課題。通過這次學習,結合電力多經企業(yè)的行業(yè)特點,我個人認為,電力多種經營企業(yè)要想實現大發(fā)展,必須做好以下幾點工作。
首先,要毫不動搖的狠抓人力資源管理。
一個企業(yè)的發(fā)展,重中之重,在于人才,在于充分挖掘人才的潛力,使其為企業(yè)服務。企業(yè)的管理者不在于他像關羽一樣“千軍萬馬中,取首級”,也不在于他像張良一樣“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重要的是他能否如劉邦那樣,找到和使用好這樣的人,即識人用人能力的大小決定了一個企業(yè)管理者的發(fā)展遠景。
其次,始終如一地開拓、經營市場,并培養(yǎng)核心競爭力以求生存。
市場,是一個企業(yè)發(fā)展的命脈所在,占領多大的市場份額,開拓多大的領域,從一定程度上說,證實著一個企業(yè)發(fā)展的實力。所以,如何開拓市場、經營市場顯得尤為重要。電力多經企業(yè)具有行業(yè)性的顯著特點,開拓市場也必須依據行業(yè)特點逐步實施。
第三,明晰的產權關系,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
清楚的產權界定,是市場交易的前提。由于歷史的原因,多經系統普遍面臨產權不清的難題。首先是明晰的資產關系,這一點還相對容易操作。最難的還在于主輔人員的分離。由于多經公司用人的復雜性,公司本身缺乏核心競爭力,對于在多經工作的員工來說,挑戰(zhàn)大于機遇,未來充滿不確定性。可以考慮用優(yōu)惠的政策待遇,鼓勵退職,提前退養(yǎng),身份置換,解除合同或帶股就業(yè)。但帶股就業(yè)可能帶來股權分散,不利于集中決策,同時如果股權過于平均,還會帶來老國企的弊病:如大鍋飯,平均主義,人員不能合理流動,建立不起激勵和約束機制,以及進入和退出機制等。所以要做到產權明晰,首先要解決人員的歷史遺留問題,然后明確資產關系,明確投資主體。只有明確了出資人,公司才會有明確的使命,公司的運作才可能建立在公司財富最大化的目標之下。公司的經營人員才會有明確的定位,而防止所有者缺位帶來的資產運作效率低下矛盾。另外有明確的投資主體,享有對公司的剩余索取權,這是對投資主體承擔資金風險的補償,也為公司擴大再生產創(chuàng)造條件,只有將利潤集中投資于一定的項目,才能形成一定的優(yōu)勢,如果利潤分散的用于支付股利,企業(yè)最終將衰竭。
企業(yè)家培訓心得體會范文二
7月,與湖州民建的其他4位會員一同參加了由浙江省民建組織的青年企業(yè)家培訓,經過數天的課程交流,受益頗多。雖然培訓的時間不長,但內容十分豐富,不僅讓大家拓寬了視野、吸納了新知,激發(fā)出為國家興亡承擔一份應有的社會責任,還切身體會了來自民建大家庭的濃濃暖意,更啟迪了我們如何做人做事,提高自身思想境界和綜合素質。
浙大的魯柏祥教授及浙大網新的張旭光總裁分別帶來的《企業(yè)管理的創(chuàng)新思維》、《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創(chuàng)新思維》兩堂課,雖說主題都屬于創(chuàng)新思維,但角度卻完全不一樣。魯柏祥先生以時間、計劃、行動管理作為切入點,再過渡到身、腦、心的管理,引人入勝,特別是對其提出“人才不是培養(yǎng)出來的,而是競爭出來的”觀點深表贊同。張旭光先生從跨界融合、模式創(chuàng)新講起,談到移動互聯網應用的迅速崛起,以及激烈競爭給我們帶來的思維模式的轉變,闡述了他的看法——企業(yè)也好,政府也罷,假若不能適應轉變,注定是要失敗的。
本次培訓還邀請了國務院參事陳全生先生做有關《國家產業(yè)現狀與產業(yè)發(fā)展的趨勢》的講解,針對國家整體發(fā)展形勢,旁征博引,見解獨到,其深厚的政策理論功底與豐富的實踐工作經驗,讓學員們在無比嘆服的同時,深受鼓舞和教育。
培訓形式不拘一格,新穎脫俗,不但有常規(guī)的經驗分享、專家答疑,還特別請到了靈隱寺的光泉法師給學員們帶來了一堂《智慧人生》的講座。法師著重對“什么是禪”,以及“禪與人生”兩大主題做了精彩的演說,思想深刻,鞭辟入里,學員們受益匪淺,明白了付出即是收獲,幫助別人就是快樂自己,從而跳出小我,成就大我,以更為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為社會做貢獻。
省青年企業(yè)家工作委員會的成立儀式也在本次培訓中舉行,陳小平主委、郭吉豐副主委作了重要講話,使我們對浙江民建的歷史及現狀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感慨肩上又多了一份責任,同時亦為成為浙江民建青年企業(yè)家中的一員倍感榮幸。
通過本次培訓,收獲有以下三點:
其一是充分認識到自身知識的匱乏和理論水平的不足,清醒地認識到要加強學習,及時充電,珍惜每一次學習機會,把學習當作一種生活的態(tài)度,不斷拓展學習旅程,增加知識范圍,以提高工作的能力與水平。“學以立德、學以增智、學以創(chuàng)業(yè)”。作為民建會員,我們只有通過學習,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政治把握能力、參政議政能力、組織領導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只有通過學習,才能把目標立得更遠、基礎夯得更穩(wěn)、工作做得更好、事業(yè)做得更強;也只有通過學習,才能更好地發(fā)揮我們民建會員應有的正能量作用,擴大民建會員影響,樹立浙江民建良好的品牌形象。
其二是深切體會了民建會員間的深厚情誼,增強自我對民建大家庭的歸屬感。通過培訓班這個平臺,我們結識了來自全省的優(yōu)秀民建會員,收獲了會員間彌足珍貴的純真情誼,他們中既有企業(yè)界的成功人士,也有機關、企事業(yè)單位的骨干人才,平時大家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恪盡職守、努力奮斗,會員間難得相聚接觸,是培訓班這一平臺,讓大家走到一起,相識相知,暢談工作,交流思想,融洽感情,讓每個民建會員心中充滿了對民建這個大家庭強烈的歸屬感,這不僅僅是一種收獲,更是一筆可貴的財富。
其三讓我們懂得珍惜民建會員這一身份,深刻體會作為民建一員的光榮和自豪,更進一步了解到民建愛國、革命的優(yōu)良傳統。改革開放以來,民建充分發(fā)揮密切聯系經濟界的特點和優(yōu)勢,認真履行參政黨職能,為推進經濟發(fā)展與社會進步,為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社會安定和人民富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作為民建會員,我們倍感驕傲和自豪,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無愧于民建會員這個身份,把它視作一項榮譽、一份責任、一種鞭策,繼承和發(fā)揚民建的優(yōu)良傳統,不斷增強自身的榮譽感、責任感和使命感。
我們深知,這次培訓學習只是我們作為民建會員生涯中每一次前進路程中的一間思想休整室、一座工作加油站、一個責任出發(fā)港。今后,無論前路是坎坷還是平坦,是希望還是失望,是失去還是得到,我們必將銘記這次培訓的所思所得,立足自我,踏實工作,認真履職,參政議政,努力貢獻自己的光和熱,為浙江民建事業(yè)添磚加瓦。同時也希望今后能多多組織并參加類似活動,進一步提高自身修行及素養(yǎng),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組織上”及“思想上”的雙入會。
企業(yè)家培訓心得體會范文三
按照公司的統一安排,我參加了公司舉辦的中層干部培訓班。一周的培訓學習,在老師的講授和輔導下,學習了近期集團公司及公司“三反”方面的文件,學習了質量管理、安全管理、生產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對產品質量、安全生產、拖延工期的危害知道了近期工作的重點,開闊了視野,為今后更好的工作奠定了基礎,通過培訓使我受益匪淺,感觸頗深。
一、通過培訓,使我進一步增強了對學習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認識
培訓是一種學習的方式,是提高管理者素質的最有效手段。21世紀是知識經濟社會,是電子化、網絡化、數字化社會,其知識更新、知識折舊日益加快。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個人,要適應和跟上現代社會的發(fā)展,唯一的辦法就是與時俱進,不斷學習,不斷進步。開班儀式上,李部長著重闡述了學習培訓的目的和意義。通過培訓班的學習討論,使我進一步認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認識到企業(yè)管理與創(chuàng)新要靠學習,靠培訓,要接受新思維、新舉措。要通過學習培訓,不斷創(chuàng)新思維,以創(chuàng)新的思維應對競爭挑戰(zhàn)。認識到加強培訓與學習,是我們進一步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的需要。管理出質量,管理出效益,管理是企業(yè)永恒的主題。加強培訓與學習,則是提高企業(yè)管理者管理水平最直接的手段之一,也是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只有通過加強學習,才能了解和掌握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只有這樣,才能不負組織重望,完成組織交給的工作任務。
二、通過學習培訓,使我清楚地體會到要不斷加強素質、能力的培養(yǎng)和鍛煉
一是要不斷強化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要樹立公司利益第一位,局部服從整體,小局服從大局的原則,始終保持健康向上、奮發(fā)有為的精神狀態(tài),增強勇于攻克難關的進取意識,敢于負責,勇挑重擔,鍥而不舍地推進公司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二是要加強溝通與協調,熟練工作方法。要學會溝通與協調,要善于與領導、中層干部、職工、用戶進行溝通,要學會尊重別人,放下架子,不利于團結的話不說,不利于團結的事不做,副職要當好正職的參謀助手,要圍繞正職的思路,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要經常反思工作、學習和生活,把反思當成一種文化,通過反思,及時發(fā)現自身存在的問題。
三是要敢于吃虧、吃苦、吃氣,弘揚奉獻精神。“三吃”是一種高尚的自我犧牲精神、奉獻精神,是社會的主流風氣。就是要為人處世要心胸開闊,寬以待人。要多體諒他人,遇事多為別人著想,即使別人犯了錯誤,或冒犯了自己,也不要斤斤計較,以免因小失大,傷害相互之間的感情。要樹立奉獻精神,樹立“吃苦、吃虧、吃氣”的思想。中層干部就是要吃苦,吃別吃不了的苦,做別人做不了的事,忍別人忍不了的事,嚴格要求自己。
四是要寬宏大量,學會包容。包容是一門藝術,是一種境界,要達到這種境界,就必須擁有博愛的心,博大的胸襟,還要有一份坦蕩、一種氣概,包容是贏得朋友的前提,包容是人生的財富。包容不等于遷就和放任自流,包容別人的過錯,是為了讓別人更好地改過,與人相處要學會容納、包涵、寬容及忍讓,做到心理相容。
五是要注重文明禮儀,增強綜合素質。文明禮儀是生活和工作的根基,是體現一個國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經濟實力的重要標志,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防線。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具備文明素質,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做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文明就是我們素質的前沿,擁有文明,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只有當每一個人都具備了文明素質,我們這個國家的整體素質才能提高。我們要從自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做文明事,說文明話,讓文明禮儀成為社會發(fā)展的主流,讓我們的公司成為文明公司。
六是要廉潔自律,加強思想道德修養(yǎng)。要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正確的權利觀、地位觀、利益觀。以孔繁森、等廉政勤政的先進典型為榜樣,廉潔勤政,嚴格自律,自覺接受監(jiān)督。認真貫徹執(zhí)行上級關于廉潔自律的各項制度和規(guī)定,不斷提高拒腐防變的能力,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要用自己高尚的品德和人格力量去感召人、凝聚人,始終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在職工中樹立廉潔從政、勤政為民的良好形象。
七是加強作風建設,強化“三個意識”,“三個意識”是指憂患意識、宗旨意識、節(jié)儉意識。憂患意識、公仆意識、節(jié)儉意識是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表現在政治上是一種高度的覺悟,表現在思想上是一種崇高的境界,表現在工作上是一種良好的姿態(tài)。憂患意識、公仆意識、節(jié)儉意識三者既有明晰的邊界,又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其中,憂患意識是公仆意識、節(jié)儉意識的重要基礎,公仆意識是憂患意識、節(jié)儉意識的重要條件,而節(jié)儉意識則是憂患意識、公仆意識的體現和反映。魏經理在管理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會議上強調要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始終保持開拓進取的銳氣;要進一步增強公仆意識,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要進一步增強節(jié)儉意識,始終發(fā)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團結帶領廣大群眾不斷奪取生產建設的新勝利。我們中層干部要牢記“三個意識”,自覺適應目前形勢發(fā)展需要,認真開展“三反”活動關注企業(yè)發(fā)展,不斷增強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提高自身能力素質和調整好精神狀態(tài),為公司的發(fā)展獻計獻策,貢獻力量。
總之,通過這次培訓,既增長知識,拓寬了工作視野,又學會了諸多工作方法,明確了今后的工作重心和工作思路。我將通過這次培訓,不斷加強政治理論和業(yè)務技能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努力工作,開拓創(chuàng)新,務求實效,盡心盡力做好本職工作,為公司的發(fā)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