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語學習計劃
只要你決定了要考研,英語就是你逃不開的必考科目!那么英語詞匯,永遠都是你攻下英語的第一關,下面小編整理了考研英語學習計劃,供大家參考!

考研英語學習計劃
1、做完這一步,考研大綱詞匯5500個,基本大學里混個幾年,起碼得有1000個上下是本來認識的吧,不然就白混了。假設不認識的是4000到4500個,應該能代表很多人的情況了。接下來在每天不復習的空余時間,把發呆、上網、打電話、看電視的時間省出來,買幾疊硬的白卡片,以一周為一個循環,每天第1步總結出的亂序把不認識的單詞抄到白卡片上,每張抄20個詞,正面英文,反面中文,中文可以抄2-3個最常用的意思。一天抄10張,一天就能抄上200個單詞,這4000個詞在20天左右里就從大綱上轉移到了電子文檔里,又轉移到了屬于你的單詞卡片上。記得把這些卡片編好號,以后有用的。
2、當你抄了一遍的過程結束以后,實際已經是對這些單詞有了一個強記的過程,寫下來的東西印象是挺深的,為以后的背誦已經打下一定的基礎了。把這些卡片每天抽五張帶在身上,在車上在樓梯在圖書館在食堂,任何閑暇時間都可以抽出來看看,忘了中文就翻過背面看看,一天下來這五張卡片的100個單詞至少可以看上四五遍。每天晚上回到宿舍睡前把昨天的五張再翻出來看看復習下。這樣一天100,一個月下來能夠輪轉3000個單詞,這一個月時間里,這些單詞實際每一個都已經見過五次以上,能夠見到英文想起中文的幾率已經很高了;如果每個周末能夠在一個固定的時間把前幾天用過的卡片拿出來,像洗撲克牌一樣洗一下,重新再亂序回憶一遍,會記得更牢靠。
3、按照自己常規的計劃復習閱讀、英語知識運用和寫作的時候,遇到任何前幾天記得的單詞就在做題時檢驗一下,選對了就好好鼓勵自己,錯了沒關系,再仔細回憶強記一下。 按照上述方法,把5500個詞可以化整為零到200張卡片,再變為每天5張,大大化解了大量單詞的恐懼感,演變成每天一個持之以恒的簡單任務,容易堅持,也容易收到成效。堅持下來的話,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結合做題,基本可以把考研單詞做到一個中等熟練的水平。
考研英語學習計劃
1、投資我們的時間和心智。我們并不傻,有足夠的智慧和大腦空間來消化儲存那些abcd。別人能學會,我們也能學會,只要我們善于投資自己的時間。上帝賦于我們每日24小時,上班8小時,睡覺7小時,三餐飯2小時,莫名其妙kill2小時,無論如何應有1小時來學習。越忙的人,越有時間做事;越閑越懶散的人,越找不到時間來做事。
2、要從心底滋生出一種對英語的喜愛之情。把學英語當成一個開心而愉快的美差,而不是硬著頭皮、頭懸梁、錐刺骨的苦力。因此,先要從簡單的入手,找一本好教材或一本故事書(生詞量不超過30%)悉心研讀,默識揣摸,就會有收獲感,嘗到甜頭,進而信心更足。如開始就啃一本詞匯量太大,沒有詞典看不下去的書,只會扼殺學習興趣,降低情緒,最終放棄。
3、要有自我約束力,且稱之為“心力”吧。“春來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來蚊蟲冬又冷,背起書包待明年。”總有一些理由不學習。這樣下去,我們的英語之樹永遠長不大。古人云:“人靜而后安,安而能后定,定而能后慧,慧而能后悟,悟而能后得。”很有道理。在四川大足佛教石刻藝術中,有一組大型佛雕《牧牛圖》,描繪了一個牧童和牛由斗爭、對抗到逐漸融合、協調,最后合而為一的故事。佛祖說:“人的心魔難伏,就象牛一樣,私心雜念太多太多;修行者就要象牧童,修煉他們,馴服他們,以完美自已的人生。”
我們學英語也一樣,要能夠馴服那些影響我們學習的大牛、小牛,抵制各種誘惑,集中精力,專心學習。
考研英語學習建議
有幾個問題,為什么學語言?為什么學中文?為什么學英語?語言是什么?(這些問題很重要,并且也與本文息息相關,所以在此提出。)答案有許多,但在這里本人的答案是:語言是用來表達想法(或思想)(idea)的工具,學習語言是學會一種工具或方法,或中文,或英語,從而用它來表述你自己的想法,因為你總是隨時隨地`、不可避免地有各種各樣的有法,就象矛盾時時處處事事存在一樣,除非你睡著或是象偉大的思想家馬克思一樣已經永遠地停止think。 所以本文的寫作基礎或核心內容就是:語言是用來表達思想的,你的思想水平或知識水平有多高,你的中文水平就該有多高,英語亦然,這是符合邏輯的。
“一個中心”,也即一種習慣: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盡可能地(try to )將你的想法用漢語表述的同時也用英語來表述。表述你考研的目的,前途的憧憬(better futrue),你的痛苦,你的決心,你的毅力;新年時歡樂與憂慮的混合滋味(mixed feeling of happy and worry),來年浴血奮戰(work hard)的激情,等等。或許你會說,我們沒有環境,沒有交談的對象,的確如此,但你不能說,或不好意思說,但總可也想吧。想一想可以怎樣用英語表達你剛剛說過或想說但還沒說的想法。調用你學過的3000個單詞,或簡或難,或準確或不準確,或地道或不地道地表達。3000個單詞(研究表明,3000個單詞可以表達非常非常豐富的想法),你肯定學過,但可能還不會用,或不會熟練用,通過無處不在的想將它們熟練應用吧!果真如此,那么你不會再抱怨學了多年英語卻不會用,并且考研中,作文寫作你幾乎就不用復習,并且你也不用再抱怨單詞記不住,每天都在用,都在你的大腦中想的單詞你會記不住?至于不用的單詞,你記它干什么。所以,英語是想會的,而不是學會的。因為你每天都在不學而學。
“兩個基本點”,也即兩個過程,“用而學”與“學而用”。因為英語對我們有用,或者說是我們因為要用英語,用它來表達我們的所見,所聽,所學(通過中文學習),所以才學習,花大量的時間與精力。通過學習,使不會表達的變成會表達的,表達簡單想法變成表達復雜想法(簡單句-----復雜句-----復合句),表達不準確的變成表達準確的,表達不地道的變成表達地道的。這是“用而學”。何為“學而用”?這是說如何對待教材,要將學過的內容及時應用,也即及時想一想,我通過教材學習到的信息(就象是你用中文獲得的一件有趣的事),如何用英語講述給我周圍的同學,或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我如何用英語向老師提出問題,等等。總之,英語教材不再僅是學習單詞,短語,句型,而且更是你獲取信息,提出問題,逐漸學會用英語思考的有用的,有趣的,豐富的材料。孔子不也曾說過,“學而不思”會怎么怎么樣,“思而不學”會怎么怎么樣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