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的日語學習方法
學習方法針對不同的同學,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今天學習啦小編就與大家分享:大神的日語學習方法,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大神的日語學習方法一
首先,不要停下來,一路學到高級,通過一路的學習,了解了整個日語的體系,和語言思維習慣,然后再倒回來你會發現:
(1)很多以前你覺得很難的語法現在理所當然
(2)很多你覺得難的單詞現在張口就讀出來
(3)很多你學的最基本的日常對話終于知道為什么要這么說,只有這樣你才具備了用語言來交流的能力,交流多少不管,至少你有能夠交流的思維,如果你以一個3歲日本人最高級語言能力去交流,還不如以一個20歲日本人最市井最低級的語言說話。
經過上面的論述,我想我的苦口婆心已經讓大家能夠理解我的思路了,那么我想接下來從微觀上討論一下具體的學習方法,我把它分為4步走,接下來我會論述一下,每一步的過程和注意的事項,讓你體驗從菜鳥晉級到骨灰的過程。
三.課前洗腦
很多人學了這么多年的語言,都沒學好,其實是有很多誤區的,讓我們先整理一次,以免之后陷入這些誤區影響學習。
首先,我們來討論什么是語言。
我把語言理解成三個邏輯。從遠古開始,語言的表達,包括肢體、表情、聲音等基礎方式,直至今天依然在沿用,人類以傳遞【感情色彩】為目的發明語言,請注意【感情色彩】,這個東西今后會貫穿我們課程的始終,它比語言抽象,但是卻是語言的靈魂,因為語言的存在就是講【感情色彩】具體化。我們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同一種感情色彩,我稱“蘋果”,你讀“リンゴ”,他說“apple,以此類推。感情色彩相同,只是約定的表達【規則】不同,這就是不同語言的真相,因此想要學好其他語言,請先把語文學好。
接下來我會用一些詞語來舉例,在此之前我要提醒大家注意兩點:一是字典必備,二學習詞匯時切忌想當然地理解,每個詞語都有它的【邏輯】,這個【邏輯】也是今后貫穿我們學習始終的東西,下文我會講到它。
我們來看這個詞,【纏める(まとめる)】,它有“組織;有機化;給予生機;布防;組合;采種;收聚集;征收;定形……”等一大堆意思,大家覺得它們之間有聯系嗎?我的回答是,有。聯系它們的就是邏輯。詞典上對【纏める(まとめる)】的解釋是,【ばらばらあだった物を一つの整った狀態にする】,其意思是“把亂七八糟的東西收集到一起,梳理成一個狀態”,注意,這個詞是個復合詞,是由兩個行為合成的行為——(1)把亂七八糟的東西收集到一起;(2)梳理成一個狀態——這就是它的【邏輯】。
舉個例子【資料を纏める】,意思是“整理資料”,資料是亂七八糟的吧,要收集起來后,再整理好吧?這個就是最初步的【邏輯】。我們再來看一個難一點的【紛爭を纏める】,意為“解決糾紛”,仔細想想,是不是兩個有糾紛的人坐到桌子上,把相互的不滿和紛爭放到桌上來梳理,哦這個是個誤會,哦那個是錯誤,哦我對不起你,哦我也對不起你,于是兩人調和了矛盾——依然是用這個邏輯推導出來的。
所以詞匯的【邏輯】很重要,我希望大家今后在學習單詞時不要上來就把它的意思背完,要搞清楚它的【邏輯】,根據這個【邏輯】,將單詞代入當前文章的環境里去具體分析,其義自現。前段時間我看了一部美劇,里面出現了【BIG】,大家都知道是“大”的意思吧,但是在那部劇里,這個詞是“懷孕”了的意思,難道我們還要去背【BIG】有懷孕的意思嗎?記住它的【邏輯】,一個妹子面帶羞澀地對她對象說“我肚子大了”,是個人都能理解這是懷孕的意思吧——這就是【邏輯】,日語也是如此,這樣就好理解了吧。很多單詞不是天生就是這個意思,而是因為【邏輯】而向下延展而來,所有語言都一樣。
下面我們來講講感情色彩。一直喜歡舉一個例子,“你吃飯”,根據不同的語氣意義不同,“【你】吃飯”、“你吃飯!”、“你吃飯~”、“你吃飯”(招手),大家都可以自己體會一下?!靖星樯省坎粌H存在在語氣和手勢,也存在在語言里,我說“你快吃飯”,多了一個“快”字,即使我的語氣平淡,你也一定能體會出其中督促的感情吧。今后的課文中,因為不會直觀地體會到語氣和手勢,所以更多地是通過帶有感情色彩的詞匯來體會看文章的情感,因此帶有感情色彩的詞匯都是我們需要重點學習的詞匯。
說到這里,我再談談【邏輯】的重要性。但凡語言共分三層邏輯,第一層邏輯是最基本的【感情色彩】表達,第二層邏輯是人們約定俗成的一些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表達,第三層邏輯是根據社會分工,不同層次的人之間所說的話。我們常說的話,是一層和二層,舉個例子,一個通曉一萬個漢字、八千個成語的人和你見面,開口就說“今日晴空萬里、鳥語花香,實在是令吾心生怡然,暢快不已~”,你覺得他說的是漢語嗎,是中國人日常說的漢語嗎?同樣,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自己學日語學得很好,單詞也多,語音也不錯,但是你說的就一定是日本人說的日語嗎?我們讀高中時英語老師總是讓我們在作文里用上從句、虛擬語氣,其實這些在真正使用英語的人看來很做作,語言是用來交流的,不是用來炫技的。所以要注意【邏輯】,不必刻意地追求辭藻的華麗,把握好邏輯的簡單語句永遠比浮華的文言文更適合交流。
接下來我們來講講敬語。我們漢語里也有敬語,最為人熟知的就是“您”。“您”字不是因為它在“你”下面加了一個“心”而成為敬語的,而是因為它的不常用性。我們平時都被別人稱為“你”習慣了,突然有個人把你稱作“您”,是不是瞬間有一種被區別對待的感覺,是不是覺得被別人重視了呀?日語的敬語也是這樣的,【ありがとう】【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這三者都是“謝謝”的意思,但是人天生都是很懶的,同一個意思,能少說幾個字就絕不多說。所以在對待熟悉的人時,日本人通常只說【ありがとう】。而【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和【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都要花額外時間和體力去說,如果這時有個人用這兩句話來代替【ありがとう】,以表達他對你的謝意,是不是顯得你在他心中比別人更加重要呀?同樣的意思,說得越多就顯得越尊重,這就是敬語的玄機。
最后希望大家在準備考N1之前,不要開說日語,不要隨便寫日語文章和日記。(我的建議而已)我把人類比作一個水池,這個水池有一個進水口(學習)和一個出水口(練習),水就是我們學到的知識。而這個水池天生很奇怪,它的進水口和出水口是連著的,從這個水池流出去的水是會流回水池的。如果在學習的過程中你出現了一些理解誤區(比如你發音錯誤),就如在水中夾雜了泥沙污物,而這些污水又會流回水池,鞏固你的記憶,造成一種惡性循環,最終污染滿池清水。這并不是危言聳聽,如果你不信可以試試,這種情況我見過許多。至于怎樣盡量保持池水的清澈性,這必須等到我們的日語體系已經構建,各種語法知識已經基本熟知,并足以應對N1考試時,再來進行相應的練習。當然人是不可能不犯錯的,只有盡量地減少錯誤才能盡量地防止惡性循環,畢竟,錯誤越少越好糾正。
大神的日語學習方法二
(一)我想從大家的普遍學習方法和老師普遍的教授方法來談,大部分的學生學習日語就是從標日一課一課的學習,老師也是一課一課的教授,而且是仔仔細細一課一課的學習,每課先學詞匯,再學語法,然后用詞匯套語法各種練習,然后學課文,我想說,這純粹是浪費時間,也是浪費精力。
因為沒有任何意義,你就算學會了所有的單詞,和語法,你也不知道怎么去用,就算你知道什么時候該用,你到了時候也用不出來,原因很簡單,你沒有日本人的思維,你沒有對這個詞語或者語法的體會,你就算對他精通也毫無意義比如結構(けっこう)這個詞,我相信大多數人都見過,但是如果你要在初級那篇簡單的課文掌握這個單詞,我想說你是白費力氣,因為你如果當時就去查這個單詞,好家伙,無數個意思,有可以,有不錯,有不需要了,有吃飽了等等意思,就算你記住了它有這些意思,請問你知道什么時候用嗎?你可以說,單詞后面肯定給了例句,那我請問你背的完嗎?看懂了例句你就真正能用嗎?
我覺得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怎么用因為你沒思維,你如果學一課就要把這一課學到極致,那你花費了很多功夫,因為你學到的全部是碎片,不同的是,成績好的得到的是比較漂亮的殘片,成績不好的是得到的是破磚爛瓦,但是我想說,無論你對這課掌握的怎么樣,你都是得到的碎片!!!
(二)我想說如果這樣學習,大部分人花半年到1年時間才學完初級全部課程,并且狀態是,學完忘完,原因不是你笨!大家知道初級水平是什么嗎?我覺得大概就是日本3歲小孩的水平,語言是拿來交流的,你把一門用來交流的學科,花那么久時間學習也不能進行運用,那么結局當然是遺忘和灰心,其實和小學的時候學數學是一樣的道理,如果你因為1年級的時候成績不好,選擇不停的留級,我勸你一路學下去,因為成績再差,你6年級只能考60分,但是給你1年級的題你也會得100分,因為你的角度不同,思維也不同了,你的起點高了同樣的道理,你學日語的時候也一樣,你一直糾結與某一課的內容,無疑就是一直在小學一年級學1+1=幾,而任何一個一路成績差到高中,大學的人也能夠把一年級的數學做到100分,這個就是我想闡述的學習理念,不要糾結于你學習過程中各種細節,要加足馬力的往前學,不要停,不要一直學初級,不要管初級到底學的怎么樣,不要計較今天是否把這課單詞都弄懂了,語法都弄懂了,沒有任何意義!你應該一鼓作氣的向高級學 至于怎么學,我將接下來仔細討論,但是前提是你把自己變成一只野馬,不管前面是西瓜還是芝麻,請你狂奔一路后,大致了解了這片大地到底有多少西瓜,那些地方又是西瓜,到底有多少芝麻,那些地方又是芝麻。我覺得不要丟了西瓜撿芝麻這句話是有前提的,就是你知道西瓜比芝麻大,但是很多時候,我們是不知道西瓜到底比芝麻大還是小,也不知道,現在面前這塊地的西瓜到底是最大的還是最小的 所以我想告訴大家,在你決定撿西瓜丟芝麻的時候,輕花一段時間搞下偵查,看哈那些地方是西瓜,那些地方是芝麻,如果你花了一段時間瀏覽了整塊地,那么第一你對整個環境都了解了,如果你夠聰明,還可以從宏觀考慮為什么這塊地種西瓜,那塊地種芝麻,是不是和環境,氣候,土壤,陽光朝向有關系,同時你可以準確的判斷自己的選擇,正確的抓大放小,這樣的學習過程才是全面的,有高度的。
學習日語就應該如此,首先,不要停下來,一路學到高級,通過一路的學習,了解了整個日語的體系,和語言思維習慣,然后再倒回來你會發現(1)很多以前你覺得很難的語法現在理所當然(2)很多你覺得難的單詞現在張口就讀出來(3)很多你學的最基本的日常對話終于知道為什么要這么說,只有這樣你才具備了用語言來交流的能力,交流多少不管,至少你有能夠交流的思維,如果你以一個3歲日本人最高級語言能力去交流,還不如以一個20歲日本人最市井最低級的語言說話。
經過上面的論述,我想我的苦口婆心已經讓大家能夠理解我的思路了,那么我想接下來從微觀上討論一下具體的學習方法,我把它分為4步走,接下來我會論述一下,每一步的過程和注意的事項,讓你體驗從菜鳥晉級到骨灰的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