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2023年招收定向培養軍士公告
一、報考條件
報考定向培養軍士的考生,應當參加202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未婚,年齡不超過20周歲(2003年8月31日以后出生),志愿至少服役滿5年,其政治和身體條件按照征集義務兵的規定執行。
二、招生計劃
在國家核定的定向培養高校2023年高職(專科)層次招生計劃內,面向我省生源為解放軍和武警部隊招收定向培養軍士565人(含女軍士10人,詳見附件)。
三、招生辦法
定向培養軍士志愿填報安排在7月27日至28日進行(截止時間為7月28日17時),其中,備注為水面艦艇人員合格的專業僅限體檢結果為水面艦艇合格人員填報。定向培養軍士招生,納入普通高校招生統一組織實施,預報名、體格檢查和政治考核工作于7月24日前完成。
01
宣傳報名
考生須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并填報有關高校“定向培養軍士”專業組志愿。有關單位和高校要提前做好定向培養軍士招生的宣傳工作,通過印發簡章、發布信息、開展咨詢等形式,向考生及教師、家長介紹報考的條件、程序、專業、數量、培養目標、待遇、未來工作方向等相關信息。考生于7月8日18時前,在“江蘇征兵”微信公眾號“我要當兵”端口上完成預報名工作。
溫馨提示
報名端口于6月25日上午8時開放,7月8日18時關閉。
02
體格檢查和政治考核
7月8日18時報名截止后,省征兵辦將考生名單匯總下發至各設區市征兵辦,由各設區市、縣(市、區)征兵辦組織體格檢查和政治考核,體格檢查按照義務兵征集條件標準執行,體檢結果要區分陸勤人員合格、水面艦艇人員合格、不合格三種類型;政治考核按照《軍隊征集和招錄人員政治考核規定》執行。7月24日18時前,由各設區市征兵辦將“雙合格”人員的《應征公民體格檢查表》和《應征公民政治考核表》原件送至省征兵辦。
03
志愿填報
通過體格檢查、政治考核的考生可在“定向培養軍士”欄填報志愿,填報時間為7月27日至28日,每名考生最多可填報40個定向培養軍士院校專業組志愿,每個院校專業組設置6個專業志愿和1個專業服從調劑志愿。考生的體檢結果須滿足招生專業的體檢要求,方可填報相應專業志愿。填報定向培養軍士志愿的考生可同時填報普通類專科批次的院校專業組志愿,但不得兼報體育類、藝術類專科志愿。
04
錄取
定向培養軍士的錄取安排在普通類本科批次錄取結束后、專科批次批量投檔前進行,省教育考試院依據省征兵辦提供的體格檢查、政治考核合格考生名單,綜合考生分數、報考志愿、體檢合格類型進行專項排序,按照招生高校提出的調檔比例等要求投檔,由高校擇優錄取,按規定發放錄取通知書。當平行志愿線上考生數量不足時,從體格檢查、政治考核合格的線上考生中征求志愿并投檔錄取。8月10日前,省教育考試院將錄取名單抄送省征兵辦。9月底前,省征兵辦將錄取名單抄送招收部隊,將《應征公民體格檢查表》《應征公民政治考核表》移交招生高校裝入學生檔案。
四、聯合培養
定向培養軍士學制3年,畢業后取得大專學歷。前2.5學年由定向培養高校負責培養,招收部隊應當協助做好專業課教學工作;后0.5學年組織入伍實習,包括入伍訓練和崗前培訓,由招收部隊負責。
01
教學管理
定向培養高校應當單獨組建定向培養軍士對象教學班次(每班不超過50人),依據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組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軍事技能訓練、基礎體能訓練和日常管理;招收部隊應當指定教學指導機構加強培養跟蹤,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兵役機關應當加強對有關定向培養高校的指導督促。
02
淘汰
定向培養軍士對象入學后,定向培養高校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征兵辦應當指導定向培養高校,按照有關規定組織身體復查;不符合條件的,取消定向培養資格,由所在定向培養高校按照普通地方生調整至其他班次學習。定向培養軍士對象在校學習期間,因身體原因不適宜服現役的,由定向培養高校按照普通地方生調整到其他班次學習。因個人原因未完成在校課程、考試不合格,違反校規校紀受到處分或者違法犯罪,以及拒絕入伍經教育無效的,取消其定向培養資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所在定向培養高校學生管理規定予以處理。
03
畢業
定向培養軍士完成入伍訓練的,準予畢業,畢業時不返回定向培養高校,由招收部隊通報定向培養高校直接為其辦理畢業相關手續;未完成入伍訓練,或者入伍實習期間因政治、身體等原因不適宜服現役的,經招收部隊具有相應批準權限的政治工作部門批準,由定向培養高校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征兵辦公室注銷其入伍手續,定向培養高校負責接回并按照普通地方生予以復學。
五、入伍辦理
定向培養軍士對象完成規定課程、修滿規定學分,由定向培養高校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征兵辦會同招收部隊結合上半年義務兵征集組織體格檢查和政治考核;符合服現役條件的辦理入伍手續,入伍時間為畢業當年3月1日。招收部隊派出接兵人員,會同定向培養高校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征兵辦完成檔案交接,將招收的軍士統一接入部隊。
定向培養軍士檔案材料主要包括:《招收軍士入伍批準書》、《應征公民體格檢查表》、《應征公民政治考核表》,以及入伍之前建立的學生檔案、黨(團)員材料等。
六、任命和待遇
定向培養軍士入伍實習結束后,由所在部隊按照招收軍士首次授予軍士軍銜(含警銜,下同)級別有關規定,授予軍士軍銜,軍銜時間自畢業當年9月1日起算。定向培養軍士批準入伍后至首次授予軍銜期間,按照第一年度義務兵標準發放津貼、保障伙食,享受相應醫療、保險和撫恤等待遇;授予軍士軍銜后,自軍銜起算之日起執行軍士工資及相關待遇標準。
附件:江蘇省2023年定向培養軍士招生計劃
2023江蘇高考志愿批次有哪些
1、江蘇本科提前批次
包括軍事院校等部分普通類本科院校(專業),體育類本科院校,藝術類本科院校。強基計劃、綜合評價(A類院校)等類型的錄取,安排在本科提前批次之前進行。
2、江蘇本科批次
其中,高校專項計劃、綜合評價(B類院校)、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等特殊類型招生的錄取安排在本科提前批次之后本科批次開始之前進行。
3、江蘇專科批次
其中,體育類、藝術類、定向培養軍士等在普通類批量投檔前完成錄取。
江蘇高考能填多少個志愿
一、江蘇普通類批次安排和志愿設置
本科提前批次,設置20個院校專業組志愿;本科批次,設置40個院校專業組志愿;專科批次,設置40個院校專業組志愿。江蘇考生每個院校專業組可填報6個專業志愿和1個專業服從調劑志愿。
二、江蘇體育類批次安排和志愿設置
體育類錄取共二個批次,本科提前批次和專科批次;分別設置20個院校專業組志愿。江蘇考生每個院校專業組可填報4個專業志愿和1個專業服從調劑志愿。
三、江蘇藝術類批次安排和志愿設置
藝術類錄取共二個批次,本科提前批次、專科批次;按專業考試類型分為兩類:
1、使用招生院校自行組織的校考成績錄取,實行傳統(順序)志愿方式,設置1個院校專業組志愿,包括本科提前批次中的第1小批、第3小批,和專科批次中使用校考成績錄取的專業。
2、使用江蘇全省統一組織的省統考成績錄取,實行平行志愿方式,設置20個院校專業組志愿,包括本科提前批次中的第2小批,和專科批次中使用省統考成績錄取的專業。
江蘇考試課每個院校專業組志愿可填報4個專業志愿和1個專業服從調劑志愿
2023高考志愿模式有哪些
平行志愿,即一個志愿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是指考生在填報高考志愿時,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時填報若干個平行院校志愿。錄取時,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進行投檔。省級招辦按上線考生成績從高到低進行排序,分數高的學生先投檔。
順序志愿是指在同一個錄取批次設置的多個院校志愿有先后順序,如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等,每個志愿只包括一所院校。順序志愿的投檔原則是“志愿優先,從高分到低分”,把考生的高考志愿作為錄取投檔的第一要素,最大程度地滿足考生的志愿要求。
“院校專業組”由院校根據人才培養需要和不同專業(含專業或大類)的科目要求設置,是部分高考改革省份本科志愿填報與投檔錄取的基本單位。其特點是,一所院校可設置一個或多個院校專業組,每個院校專業組內可包含數量不等的專業。
專業(專業類)平行志愿,是新高考招生同一類別、同一批次中若干具有相對平行關系的專業(專業類)志愿,以一所院校的一個專業(專業類)為志愿單位,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進行投檔。
2023高考志愿如何填報
一、政策熟悉。
考生及家長需要提前對于中意城市的歷年高考政策要有一個詳細的了解,究竟哪些與切身利益密切相關,以及政策是否有變化。志愿填報前特別需注意的是中意省份高考有幾個批次志愿,而每批志愿又可以填報幾所學校,同時還可以報幾個專業等。
二、信息收集。
對于家長及考生而言,信息與渠道的來源也十分重要。一般來說可以選擇權威的網站,一類是高校官網、微信公眾號、微博等,一類是廣播電視節目、高招類報紙;另外還有一些專業高考志愿填報網站,比如京威商務等。通過多方位去收集相關高考志愿填報重要信息。
三、定位明確。
眾所周知高考錄取規則是將在一定范圍內的學生,按照高考成績和填報的志愿進行排位,從高至低開始錄取。所以考生可以依據平時成績來定位,看看自己所處的位置大致在哪里,然后再重點去關注相關政策。
四、知己知彼。
考生志愿填報前需提前知道自己想學習的專業是什么以外,還需要提前弄清楚心儀學校的招生計劃、招生章程、歷年專業線、提檔線、專業設置、師資力量、學科特長、就業情況等等。這樣才能做到百戰不殆。
五、初選志愿。
主要根據自己成績定位來確定目標院校。一般來說選擇與自己分數、批次、興趣相符合的院校即可。
六、模擬填報。
由于以外高考志愿填報過程中會遇到操作失誤、密碼丟失等問題,為了有備無患,建議提前進行一次真實的模擬填報。主要是根據該省市的志愿設置情況,將高考志愿草表完整的展示出來,讓考生可以進行模擬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