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階級代議制在歐洲大陸的發展教學設計
《資產階級代議制在歐洲大陸的發展》教學設計
⑴掌握重要概念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德意志帝國憲法。
⑵結合歷史材料分析法蘭西共和制政體曲折和復雜的發展歷程,理解造成這一局面的歷史背景。
2、過程與方法:
比較分析、情景再現、討論探究等。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比較德意志帝國君主立憲制和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從中理解影響各國政治發展的歷史原因。
二、教學過程:
1 艱難的法蘭西共和之路
1.法國共和制的確立
(1)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幾年后大革命成功,封建的波旁王朝被推翻。之后,建立起法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
(2)法國資產階級和封建復辟勢力之間、共和派與帝制派之間進行了長期的斗爭,政權在兩者間反復易手,七十余年間先后出現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第一帝國、第二共和國和第二帝國。
(3)1870年普法戰爭失敗后,法國建立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新政權選出新的國民議會,帝制與共和制之間又進行了激烈的斗爭。
(4)1875年,國民議會以一票的微弱優勢通過法案,頒布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共和制度最終確立。
2.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的內容與法國代議制度
(1)憲法規定行政權力歸于總統。總統是國家元首和軍隊最高統帥,他由參眾兩院聯席會議選出,任期7年,可連選連任。他有權任命部長和一切軍政要員,締結并批準條約,有特赦權,且在參議院贊同下有權解散眾議院。
(2)立法權屬于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的兩院制議會。參議員由地方參議會代表間接選出,眾議員由普選產生。眾議院可以提出并通過法案,但受到總統和參議院的控制。
3.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頒布的意義
憲法的頒布適應并推動了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它為工業資產階級提供了分享政權的機會,促進了法國工業資本的發展。
2 德意志帝國的君主立憲制
1.德意志的統一
19世紀六七十年代,在俾斯麥的領導下,普魯士通過王朝戰爭完成統一。1871年初,德意志帝國建立起來,結束了德國結束四分五裂的局面。
2.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時間:1871年春天,《德意志帝國憲法》通過。
內容: (1)憲法規定德國為聯邦制的君主國家。中央帝國政府控制各邦的軍、政、立法等大權,各邦只保留了教育、衛生、地方行政權力,也保留了邦的君主政府和議會。
(2)憲法授予皇帝巨大權力。他是國家元首,統帥三軍,任命宰相,召集和解散議會,在帝國中占有統治地位。
(3)宰相是內閣首腦,他主持政府工作,擁有絕對權力,內閣大臣都服從宰相領導。宰相由皇帝任命,對皇帝負責,不對議會負責。
(4)憲法規定了兩院制議會。聯邦議會由各邦君主和自由市任命的代表組成,掌握議會實權;帝國議會權力較小。
3.對德意志君主立憲制的評價
(1) 德意志帝國的君主立憲制是一種不徹底的和不完善的代議制。君主制被保留,帝國的全部軍政要職被容克地主包攬。普魯士的軍國主義傳統得以延續,這都阻礙了資產階級民主改革的徹底完成。
⑵ 但是,代議制標志著具有資產階級性質的帝制國家建立起來。它沖破了封建束縛,適應了資本主義工業的迅速發展,到19世紀末德國已躋身世界強國之列。
4.德意志帝國的君主立憲制有什么特點?
特點:皇帝是國家權力中心和最高統治者;憲法是君主意志的反映,議會的立法權是形式的;內閣己是皇帝行使行政權力的機構,首相由皇帝任命。
[課堂小結]
本課我們學習了解了歐洲的兩個重要國家德國與法國的代議制,可以就近代的西方代議制進行概括與歸類。
《資產階級代議制在歐洲大陸的發展》知識點
知識點一:艱難的法蘭西共和制之路
1.18世紀的法國
(1)18世紀時,法國是歐洲典型的君主專制國家,社會矛盾尖銳。
(2)封建勢力竭力維護君主專制的統治,資產階級反對封建統治階級的斗爭日趨激烈。
(3)一些資產階級思想家公開反對君主專制,宣揚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
2.法蘭西共和國的更替
(1)1789年,法國爆發大革命,1792年,法國廢除君主制,建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2)1804年,拿破侖稱帝,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1815年第一帝國覆亡。(3)1848年,法國再次爆發革命,成立了法蘭西第二共和國。
(4)1852年,路易·波拿巴發動政變,建立法蘭西第二帝國。(5)1870年,普法戰爭中法國戰敗。法蘭西第二帝國覆亡,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建立。
知識點二:德意志帝國和君主立憲制.
1.德意志帝國的建立:(1)19世紀中期,德意志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成為資本主義發展的嚴重阻礙。(2)19世紀六七十年代,“鐵血宰相”俾斯麥實行“鐵血政策”,領導普魯士通過幾次王朝戰爭,完成了統一。1871年德意志帝國建立。
2.《德意志帝國憲法》(1871年春頒布)內容:(1)規定德國為聯邦制的君主國家。:皇帝是國家元首,擁有宣戰、媾和、締約、召集和解散議會、統率全國軍隊的權力。(2)帝國宰相是內閣首腦,擁有絕對權力,主持帝國政府工作;宰相由“皇帝任命”,只對皇帝負責。內閣大臣并非各部的首腦,只是宰相的助手。(3)帝國設兩院制議會。聯邦議會作為立法機構(上議院)是帝國的最高權力機構,權力巨大,議長由帝國首相擔任;議員不經選舉,由各邦君主和自由市任命的代表組成,均來自保守貴族和大資產階級。帝國議會(下議院)權力較小,憲法雖規定它有立法權,但無法通過一項不利于政府的法案。
3.《德意志帝國憲法》的影響:(1)憲法將君主制保留下來,容克地主的政治經濟利益沒有受到根本觸動,使普魯士的軍國主義傳統得以延續。這些都阻礙了資產階級民主改革的徹底完成。(2)憲法使資產階級性質的帝國建立起來,促進了德國資本主義工業的迅速發展。
4.德意志帝國政治制度的特點:是一種不徹底不完善的資產階級代議制
看了“資產階級代議制在歐洲大陸的發展教學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