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備考申論指導
1、 審題要“細”,題目問什么答什么
綜合分析題目作答對象比較多元:一個詞、一句話、一個社會現象、一個社會事物、某個人的觀點都有可能成為作答對象。而針對不同的作答對象所確定的答題思路也有很大差異,因此,考生切記審題時一定要精準的獲取題目給定的作答對象,可將題干中的關鍵信息進行圈畫以此提高審題的精準性,避免答非所問。
例如:多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
要求:全面、準確,解讀充分,條理清楚。不超過300字。
通過審題可知,本題作答對象為一句話,作答時首先需要結合材料信息解釋這句話的含義,之后圍繞著句子含義進行多角度分析,最后得出結論即可。部分考生錯將此題當成評論型綜合分析,作答時使用“我認為這句話是對的”等類似語言表明自己的觀點,很顯然作答的思路就有了很大偏差。由此可見審題的重要性。
2、 分析要“活”,材料有什么寫什么
作為客觀題之一,綜合分析題目的答案要點仍然遵從“材料為王”的原則。所謂多角度分析,無非是要求我們在閱讀給定材料時,將與作答對象有關的信息進行全面挖掘,例如原因、影響、合理性、不合理性、現狀、案例等內容都有可能成為作答的內容。千萬不要死記硬背所謂的作答公式,這樣只會局限我們的思維,極易漏掉重要得分點。仍以上述多省公務員考試這道申論真題為例,材料中闡述了當前一些企業(yè)扮演“我跟隨”的角色,習慣于從前的案例,這樣就難以突破獲得成功。同時,材料從正面進行闡述,以第一人稱角度闡述“從零開始,不依賴數據,反而能看到以前看不到的東西,帶來改變,找到新的挑戰(zhàn),產生創(chuàng)意思維。”綜合上述信息可知,作答時可以從正面、反面對比的思路進行分析論證。而如果做不到“活”,則會出現材料要點機械堆砌的情況,邏輯性方面無法保證。
公務員備考申論指導(精選篇2)
一、明主題:以主題突出為核心開頭要將主題引出,與題干、立意論點相呼應,讓閱卷老師知曉我們的立意主題是準確的,明確的。主題的引出方法多樣,若寫作基礎薄弱,在素材積累上略欠缺,可從材料入手進行直接縮句、修飾語言加以轉換;有寫作功底的可以從主題的背景、熱點事例、政策文件、名言警句等進行主題引入,發(fā)揮讓閱卷者眼前一亮的效用,提升自身作文寫作的檔次。
二、順邏輯:以邏輯順暢為紐帶文章開頭段落的書寫一定要保證邏輯的通順,即每一個句子之間要有連貫性,要上下相承接,句與句之間不斷層。按照“引出主題-過渡分析-亮明觀點”的主邏輯將句子完整呈現。在此基礎上可以適當修飾語句,優(yōu)化語言。
三、現開頭:以觀點清晰為歸宿觀點的亮明要注意需有主題詞,要有寫作角度方向的指引,直觀且明了。做到不虛、不空、不含糊其辭。
【分析】
轉換材料內容:對材料內容進行簡要凸顯關鍵詞、核心做法的概述引出主題,加以分析層現觀點,形成開頭。例如:
青年一代用頻繁的離職換崗來凸顯個性,適應社會,迷惘忙碌;而佛祖用一生堅守踐行著向眾生重復他在菩提樹下的覺悟,以此弘揚佛法,傳道授業(yè),教化眾生。禪師以此對比來告訴青年一代:簡單的事要重復做,才能成為專家;重復的事用心做,才能成為贏家。堅持簡單,用心重復,方能成就美好未來。
【分析】
引入社會熱點:熟知當下的社會熱點用到文章開頭的主題引出上,凸顯自身對時事政治的關注和自身知識儲備的積累,加之簡要分析原因、影響等給出觀點。例如:
“你從哪兒來,要到哪兒去?”“你路途中經過或是去過中高度風險區(qū)域嗎?”這是社區(qū)工作者在抗疫過程中日復一日,時時刻刻都在問詢的話語。簡單而重復的話語,執(zhí)著中透著堅韌,是我們打贏抗疫攻堅戰(zhàn)的防護屏障;細心且耐心的躬身,暖了寒冬也暖了人心,是守護我們安全無憂的牢固城墻。堅持簡單,方能初心不忘;用心重復,方能溫故知新。
【分析】
巧用排比句式:以主題詞或與主題相關的事例等串聯成排比句式放在開頭,凸顯語言的充實和流暢,并伴隨著內在分析的闡述,進而給出觀點形成開頭。例如:
簡單重復仿若年復一年孤傲盛開之梅,給了寒冬別樣的魅力;恰似好雨知時的場場及時之雨,給了萬物勃勃的生機;正如邊疆戰(zhàn)士風雪無阻中佇立的挺拔之姿,給了人民安定的家園。在這簡單的重復背后還需“用心”的澆灌方能開出芬芳之花,茁壯長大,守望累累碩果。堅持簡單,用心重復,方能收獲希冀背后的成功。
公務員備考申論指導(精選篇3)
首先各個基礎題型的特點和作答思路一定要搞清楚,根據不同的作答思路才能更快更好的圍繞作答對象找知識點,其次,掌握一定的材料閱讀方法,提高材料閱讀速度和信息提取的準確性,并將其科學合理的整理到答題紙上;最后,還要掌握一定的申論常用詞匯及規(guī)范表達,按點給分,提高得分率。
專注務實求真 提升有效訓練
首先專注于歷年試題,能夠讓同學們有更好的提升,歷年試題質量高、能體現出考試要求和趨勢,市場中有很多黃金卷、押題卷魚目混珠,但是質量最高的還是要數歷年試題卷,先做國考題,再做省考題;其次專注地投入訓練,看似最傻、最呆,但是卻是最能體現功夫,也是卻最容易出效果的;最后,將近五年的試題,規(guī)范、認真地練一遍并總結一遍,是對考試最基本的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