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行測考試成語典故儲備
在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題型中,特別是片段閱讀部分,文字的閱讀量是很大的,很多同學逐字逐句在分析,最后導致相對簡單的言語部分成為考試中拖后腿的部分,拖延了時間。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關于公務員行測考試成語典故儲備。
公務員行測考試成語典故儲備【篇1】
表達方式都有哪些?通過常識我們可以指導有議論、說明、記敘,還有描寫、抒情。其中我們要特別關注議論、說明和記敘,因為我們都知道片段閱讀的材料大都來源于人民網、新華網、人民日報、半月談等新聞評論或媒體,他們最常用的表達方式就是議論、說明、記敘這三種,考察方式也是這三種最常見。
為什么要對這些表達方式敏感?因為這些表達方式直接決定出什么樣的題目,那么這種題目應該重點關注什么呢?比如:議論文是由論點、論證、論據組成的嗎,那是不是應該重點關注論點呢?所以表達方式不一樣,出的題目側重考察的重點也是不一樣,需要我們重點關注的地方也是不一樣的。
我們了解完體裁和表達方式敏感之后,為了提高閱讀速度,更加準確的抓住重點,我們需要找到關鍵詞。
【例1】地球上的巖石可以分為火成巖、沉積巖、變質巖。由硅酸鹽溶漿凝結而成的火成巖構成了地殼的主體,按體積和重量計算都最多。但地面最常見到的則是沉積巖,它是早先形成的巖石破壞后,又經過物理或化學作用在地球表面的低凹部位沉積,經過壓實、膠結再次硬化,形成具有層狀結構特征的巖石。在地殼中,在大大高于地表的溫度和壓力作用下,巖石的結構、構造或化學成分發生變化,形成不同于火成巖和沉積巖的變質巖。
這段文字主要介紹了地球上各類巖石的:
A.形成條件
B.結構特征
C.地質分布
D.化學成分
【解析】A。文段首先對地球上的巖石進行了分類,然后分別對火成巖、沉積巖、變質巖的形成條件進行了分析。由此可知,文段目的在于介紹地球上巖石的形成條件。故選擇A。
關鍵詞句敏感
①議論性片段(一般會涉及到邏輯性的關鍵詞句)
敏感點:首尾句、對策句、表達作者觀點或重點的詞:總之、在我看來...
②說明文片段(說明對象要注意)
敏感點:說明對象、特征、形成、原理、結論
③記敘性片段(總體考的較少)
敏感點:隱含作者觀點的詞句、評論句
抒發作者思想情感的句子
【例2】虛擬博物館興起于上世紀90年代,相比實體博物館,虛擬博物館可以展示所有的藏品,觀眾無需與藏品保持距離,只需輕點鼠標就可以從不同方位看到作品,并實現人機交互,因此不少人擔心實體博物館會逐漸失去魅力。而事實恰恰是,通過數字化的復制,人們了解到那些原作,便更想走進實體博物館接觸它們。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A.虛擬博物館與實體博物館并不存在沖突
B.虛擬博物館使藝術傳播的途徑更加簡單
C.復制作品不能取代原作給人的心靈震撼
D.博物館虛擬化能極大實現藝術教育功能
【解析】A。首句由虛擬博物館的優點引出人們對于實體博物館發展的擔心。第二句用“而”提示我們下文可能會出現內容的轉換。閱讀第二句,表明正是因為虛擬博物館的傳播作用,讓人們更想接觸實體博物館,故前后內容真的出現轉換,因而重點在第二句,同義轉述找選項,只有A選項貼近。
【例3】在知情同意方面,由于絕大部分沒有專業知識的受試者對基因治療的原理無法準確理解,因而很難真正完全知曉其所承擔的風險。另一個風險是由于很多基因治療所針的是嚴重的遺傳疾病,因而通常需要在病人嬰兒或兒童時期治療,但此時是否做基因治療的知情同意和選擇將取決于其父母或監護人。父母或監護人是否有權為病人選擇可能改變其體內部分細胞的基因目前也沒有明確的共識。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A.知情同意在基因治療中的實現難度
B.基因治療中醫患關系的特殊性
C.基因治療中醫療風險的特殊性
D.知情同意在基因治療中的觀念分歧
【解析】A。首句說明由于專業知識缺乏的問題,在知情同意方面受試者很難把握自身需承擔的風險。第二句用“另一個”提示我們下文會承接上文的話題,即“知情同意”。閱讀后文,確實延續話題,給出其他方面的分析,即治療需要在病人嬰兒期進行,這時候的知情同意取決于父母,而父母是否有權利為病人做選擇還沒有共識。故文段整體在說明在對患者進行基因治療時,知情同意不易實現。
公務員行測考試成語典故儲備【篇2】
1. 一個四位數能同時被15、12和10整除,且被這三個數除盡時所得的三個商的和為1365,問這個四位數中四個數字的和是多少?
A.17 B.16 C.15 D.14
【答案】C。解析:能被15和12整除的數定能被3整除。能被3整除的數,各數位上數字之和應該為3的倍數,C是惟一一個滿足條件的選項。
2. 花店購進一些康乃馨和玫瑰來包裝花束,若平均每束花使用6枝康乃馨、5枝玫瑰花正好使用完;若將8枝玫瑰花換成康乃馨,采用平均每束4枝康乃馨、3枝玫瑰的包裝方式,也正好都用完。花店共購進多少枝花?
A.341 B.350 C.371 D.308
【答案】D。解析:每束花使用6枝康乃馨、5枝玫瑰花能包裝完,即每束花有11支,花總數該為11的倍數。每束4枝康乃馨、3枝玫瑰能包裝完,即每束花有7支,花總數該為7的倍數;花總數為77的倍數,答案為D。
3. 一個人騎自行車過橋,上橋的速度為每小時12公里,下橋的速度為每小時24公里。上下橋經過的路程相等,中間沒有停頓。問此人過橋的平均速度是( )公里/小時?
A.14 B.16 C.18 D.20
【答案】B。解析:設橋長為24,則上橋時間為2,下橋時間為1,平均速度=總路程÷總時間=48÷3=16。
4. 一批商品以70%的利潤出售,售出80%后,剩下商品全部以5折出售,求商品的最終利潤率?
A.50% B.53% C.46% D.48%
【答案】B。解析:設成本為100,總量為1。170×0.8+85×0.2=153。
5. 某年甲企業的利潤比丙企業少210萬元,甲乙兩企業的利潤之比為2:3,乙丙兩企業的利潤之比為4:5,問該年丙企業的利潤為多少萬元?
A.450 B.500 C.550 D.600
【答案】C。解析:甲:乙=2:3,乙:丙=4:5則甲:乙:丙=8:12:15。甲比丙少7份對應210萬,則每份30萬,丙15份對應450萬。
6. 一位富豪有350萬元遺產,在臨終前,他對懷孕的妻子寫下一份遺囑:如果生下來是男孩,就把遺產的2/3給兒子,剩下的給妻子;如果生下女兒,則女兒拿1/3,剩下的給妻子。結果妻子生下一對龍鳳胎,按遺囑她可得到()萬元?
A.50 B.100 C.150 D.200
【答案】D。解析:兒:妻:女=4:2:1,7份為350萬,每份50萬,妻子2份,為100萬。
7. 蜘蛛有8條腿,蜻蜓有6條腿和2對翅膀,蟬有6條腿和1對翅膀。現有三種動物共18只,有118條腿和18對翅膀,蜘蛛,蜻蜓,蟬各有幾只?
A.5、5、8 B.5、5、7 C.6、7、5 D.7、5、6
【答案】A。解析:帶入選項,首先有18只動物可排除B選項,再從翅膀有18對,故蜻蜓數×2+蟬數×1=18,只有A選項滿足。
8. 有粗細不同的兩支蠟燭,細蠟燭的長度是粗蠟燭長度的兩倍,點完細蠟燭需要1小時,點完粗蠟燭需要2小時。有一次停電,將這樣兩支蠟燭同時點燃,來電時兩支蠟燭所剩長度一樣,則此次停電共停多少分鐘?
A.10 B.20 C.40 D.60
【答案】C。解析:細蠟燭長度為粗蠟燭的2倍,且只可燃燒1小時,所以60分鐘后細蠟燭已燃燒完不可能與粗蠟燭剩下的一樣長。同理如果燃燒時間不足30分鐘,細蠟燭燃燒還不及一半,剩下的比粗蠟燭沒燃燒時還長,不符合條件,排除A,B。故答案選擇C。
9. 一個人到書店購買了一本書和一本雜志,在付錢時,他把書的定價中的個位上的數字和十位上的看反了,準備付21元取貨。售貨員說:“您應該付39元才對。”請問書比雜志貴多少元?
A.20 B.21 C.23 D.24
【答案】C。解析:由兩數的和與差奇偶性相同,由于兩書的價格和為39,是奇數,則兩書的價格差也應為奇數,排除A,D。
代入B:書+雜志=39,書-雜志=21解得:書=30,雜志=9,不滿足條件。故選C。
10. 甲乙丙三個蔬菜基地共存放了5200噸蔬菜,如果從甲基地運出544噸到乙基地后,乙基地的蔬菜比丙基地多800噸,且此時甲乙基地的蔬菜重量比為7:4,則甲基地原有蔬菜多少噸?
A.2256 B.2800 C.3059 D.3344
【答案】C。解析:設甲運出544后:甲為7x,乙為4x,丙為4x-800;則三者之和即7x+4x+4x-800=5200,x=400,7x=2800,甲原有3344。
公務員行測考試成語典故儲備【篇3】
一、洛陽紙貴之左思
中國古代成語,原來指的是西晉都城洛陽之紙,后來因為大家都爭相傳抄左思的作品《三都賦》,以至于一時供不應求,貨缺而貴,因此后來比喻作品為世所重,風行一時,流傳甚廣。
二、紙上談兵之趙括
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少時學兵法,善于談兵,父親也難不倒他。后來代廉頗為趙將,只照搬兵書,不知變通。結果在長平之戰中被秦兵打敗。后用以比喻只憑書本知識空發議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三、臥薪嘗膽之越王勾踐
越國被吳國打敗,越王勾踐立志報仇。據說他睡覺睡在柴草上頭,吃飯、睡覺前都要嘗一嘗苦膽,策勵自己不忘恥辱。經過長期準備,終于打敗了吳國(《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只有嘗膽事,蘇軾《擬孫權答曹操書》才有“臥薪嘗膽”的話)。形容人刻苦自勵,立志為國家報仇雪恥。
四、投筆從戎之班超
東漢班超家境窮困,在官府做抄寫工作,曾經擲筆長嘆說,大丈夫應當在邊疆為國立功,哪能老在筆硯之間討生活呢!(見于《后漢書·班超傳》)后來把文人從軍叫做投筆從戎。
五、退避三舍之晉文公
春秋時,晉國同楚國在城濮(在今山東鄄城西南)作戰,晉文公遵守以前的諾言,把軍隊撤退九十里(見于《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舍:古代行軍三十里為一舍)。后用來比喻對人讓步,不與相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