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行測判斷推理技巧分析
公務員行測判斷推理技巧分析篇1
例題:科學家進行了一組觀察實驗,從不同年齡段不同職業人群中隨機選取了30名志愿者,分兩組,第一組15人睡前喝牛奶,第二組15人不喝,一個星期后發現,第一組的志愿者睡眠質量顯著高于第二組,而且實驗開始前兩組志愿者睡眠質量相同,因此,研究人員推測是睡前喝牛奶導致了第一組志愿者睡眠質量好。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削弱研究人員的觀點:
A.第一組喝的是加了糖的牛奶,而先前研究表明,睡前攝入糖分有利于提高睡眠質量。
B.第一組還服用了安眠藥。
C.研究證實,工作壓力、飲食習慣、遺傳因素等多種因素影響著睡眠質量。
D.第一組的志愿者都是程序員。
大家覺得這個題目正確答案是什么呢?
正確答案:A。是不是很多同學在A和B兩個選項中糾結好久,甚至還有同學覺得D也有一定道理,大家且看:題干通過對比實驗
一組 睡前喝牛奶 睡眠質量好
二組 不喝牛奶 睡眠質量不如一組好
結論:睡前和牛奶導致了一組睡眠質量好,結論為因果關系,此時A項指出糖這個他因,而且補充說明糖確實有促進睡眠質量的效果,這是完整版另有他因——指出一個其他因素且此因素確實會影響結果;再看B項指出安眠藥這個他因,但是沒有說明安眠藥對睡眠質量的影響,不過,根據常識可以知道安眠藥確實有助于提升睡眠質量,相比A,B不如A直接;再看C項,指出存在多種因素影響睡眠質量,說明存在他因的可能性,但是不知道題干中的兩組志愿者之間是否存在這些因素上的區別,所以力度更弱一些;最后看D項,說明第一組為特殊群體程序員,但是缺少程序員這份工作和睡眠質量之間的關系,而且根據常識也無法判斷,所以我們判定D項為無關選項。故本題選A。
到這里各位同學應該是知道了另有他因的表述形式有四種,只有前三種起到削弱作用,而且前三種的力度強弱之間也是A項最強,B選項次之,C更弱之,D則認為是無關。
總之:完整版另有他因表述(最強)——指出其他因素,且明確說明此因素影響結果
不完整版另有他因表述(第二強)——指出其他因素,雖未明說此因素和結果關系,但根據常識可得
不完整版另有他因表述(第三強)——說明還有其他多種因素影響結果,但不知道題干中的研究對象是否含有這些因素
無關選項——指出其他因素,且此因素從常識角度也無法得知和結果的關系。
關于另有他因家族四兄弟相信大家了解清楚了已經,我們做一做練習實踐一下!
【題目】合理、精簡的機構設置使得甲縣衛生局的工作效率非常高,甲縣衛生局的部門結構和乙縣衛生局十分相似。因此乙縣的衛生局工作效率也會很高。
下列哪項最能反駁上述結論的是:
A.乙縣衛生局的部門結構未必與甲縣的相同
B.兩院衛生局的工作人員數量有較大的差異
C.工作流程的設置對工作效率有重要影響
D.甲縣衛生局的不同部門的工作效率有高有低
正確答案:C。題干是認為機構設置精簡使得甲縣工作效率高,甲乙兩縣機構設置相同,所以認為乙縣工作效率也會高,其實默認機構設置精簡導致了工作效率高這一關系讓我們找削弱項,A項說乙縣部門機構未必如甲縣相同,和題干中的十分相似并不沖突,不能削弱,D項甲縣不同部門間工作效率的差異和乙縣沒關系,主要對比B和C兩個選項,B項指出了人員的不同,但是人員數量上的差異與每個人的工作效率沒有關系,反觀C項指出還有工作流程這一因素會影響工作效率,對應我們剛講的第三種另有他因,當選,故本題選C。
公務員行測判斷推理技巧分析篇2
做這種題需要我們注意的核心點有幾個;第一就是要明確本段話描述的話題是什么,因為整段話基本上就是圍繞這個話題去講,空缺處的句子自然也是圍繞這個話題去講,所以就需要填入一個句子保持整段話的話題一致;第二就是要梳理好這段話的寫作思路,因為只要弄清楚整段話的行文邏輯,我們才能知道空缺處應該填入什么樣的意思,從而選擇合適的句子保持思路的一致。緊緊把握這兩個點,我們就能輕松找到合適的句子填入空中。接下來小編就通過一道例題具體感受一下這種情況。
【例題精講】在經濟學領域有“后發劣勢”的概念。這指的是落后國家由于發展較遲,因此對發達國家進行模仿,模仿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模仿制度,另一種是模仿技術和工業化模式。由于是后發國家,所以可以在沒有基礎制度的情況下通過技術模仿實現快速發展。然而,這一模仿雖然相對容易實現,但會給長期的發展留下許多隱患。事實上,當前我國老工業基地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句是( ):
A.正是我國在工業化進程中后發劣勢的體現
B.僅僅依靠市場這只無形的手是無法解決的
C.意味著我國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必須走向縱深
D.可通過淘汰落后產能和行業兼并重組等政策加以實現
【解析】A。文段空白處出現在結尾,表達對前文的總結。前文所提及的內容均是圍繞著“后發劣勢”展開的話題,指出后發劣勢會引起隱患,然后轉到我國的這些問題出現的原因,因此保證內容連貫,填入空白處的內容也應與“后發劣勢”保持一致。故本題選擇A項。
這道題就是一道典型的“話題一致”的考查,我們會發現,明確本段話的描述話題后,去找對應的選項就非常好確定了。所以,在以后的做題過程中,大家遇到這類題,就可以查找這段話所描述的話題,結合整段文字行文思路的分析,去選擇合適的句子。當然,大家必須要清楚的是,這種題目必須要依托于文意的分析,完全拋開意思去單純查找話題,也不見得就能屢試不爽,文意的分析結合相應的技巧,才能“以不變應萬變”。
公務員行測判斷推理技巧分析篇3
主旨觀點題是歷年國考考試的必考題目,也是令許多考生頭疼的題目,考生們經常反映,在做主旨題的時候,往往翻來覆去讀了好幾遍原文,依然沒有抓住作者的重點。其實,只要掌握了正確的閱讀方法,主旨觀點題的中心內容自然就很好把握了。考生們可以通過行文脈絡分析法來準確把握主旨。今天小編介紹并列文段的解題思路來給大家分享一下。
知識點鏈接
首先,可以先通過一些判定標志,來判斷文段是否屬于并列文段。并列文段的判定標志,可以找并列詞(并且、同時、此外等)、標點符號(分號)以及一些并列句式。再分析行文脈絡:并列文段中,句與句之間內容的重要性都是平等的,所以,要想抓文段的主旨,需要提煉概括一個共同的話題。
【例題精講】20世紀是科學家大展宏圖的世紀。只要我們稍微想一下就會發現,人類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科學家的參與:從曼哈頓工程到阿波羅計劃,從核能發電到信息高速公路,等等,無不與科學家的參與有關,所有這些都使我們對科學家充滿了敬慕之情。同時,我們也都清楚地知道:從二戰后期的原子彈事件到兩伊戰爭,從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對南斯拉夫的野蠻轟炸到克隆羊的誕生,從溫室效應到全球生態環境的惡化,無不涉及科學家的研究成果。
對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準確的是:
A.科學家的不少研究成果是一把雙刃劍
B.告誡人們科學研究成果可能帶來災難
C.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D.強調人類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科學家
【解析】A。文段首先介紹了20世紀科學家們的一些積極貢獻,“同時”之后,開始描述科學家的研究成果也同樣給人類造成了巨大的傷害。概括“同時”前后的內容,可知,作者在這里是想強調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既能帶來好的影響,也會造成負面影響。再分析選項,A選項,“科學家的不少研究成果是一把雙刃劍。”符合作者的表述,保留。B選項“告誡人們科學研究成果可能帶來災難。”只說到了后半段的內容,表述片面,排除。C選項,“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沒有像A項說的那么具體,到底如何改變,表述籠統,排除。D選項,“強調人類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科學家。”文中并未提及,無中生有,排除。故選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