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
(一) 考題規范化
1、考題編制按照政府文件規定進行命題和組卷;
2、對擬任同一類職位的應試者使用相同的一組題目;
3、有統一的評分標準和評分量表。
(二) 考官規范化
1、考官由5-9人組成,其中1名主考官,一般由組織部門、人事部門、用人單位中具有三級以上面試考官資質的人員擔任;
2、問題一般由主考官發問,但也可由各考官輪流發問;
3、考官獨立打分,再去掉一個最高分、一個最低分,取剩余考官的平均分,保留到小數點后兩位。4、考官衣裝要得體。
(三) 考務規范化
1、統一嚴格的考試組織管理;
2、統一的面試程序;
3、每個應試者面試總時間相同,一般為題目數×5分鐘。
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篇2】
一、辯證思維法。
(1)定義解釋。
辯證思維是指以變化發展視角認識事物的思維方式,其特點是從對象的內在矛盾的運動變化中,從各個方面的相互聯系中進行考察,以便從整體上、本質上完整地認識對象。簡單來說就是看待和分析問題要全面、多角度,不僅要看到好的一面,也要看到問題的一面。
(2)舉例表現。
比如“對于大學生閃辭、裸辭現象,你怎么看?”,很多考生只看到問題的一面,比如不利于大學生個人長遠的發展,加大企業流失率以及進一步加深公眾對大學生高不成低不就、怕苦怕累的刻板印象,因而過度批判和否定大學生的擇業觀,看待問題比較局限、片面。
(3)應用說明。
我們可以結合社會現實去分析大學生辭職背后的好處,比如通過辭職才能更好地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行業、才能全身心的將興趣及時間投入到工作中、才能最大程度發揮個人價值等,以此體現考生對一個社會問題的客觀公正的分析,體現辯證思維。
二、主體分析法。
(1)定義解釋。主體分析法是指按社會問題中涉及到的不同主體入手進行的分析。比如分析網絡直播帶貨問題時常見的主體有平臺&主播、個人/受眾、媒體、政府部門;又比如分析大學生網貸的原因時常見的主體有大學生本人、學校&家庭、app&平臺、政府部門等。
(2)舉例表現。比如“對于各地紛紛組建醫療隊、組織捐款捐物馳援武漢,談談你的看法”,很多考生往往只能想到此舉能夠幫助武漢人民共度難過,共同抗疫取得抗疫勝利,要點發散不開,只能看到表面現象,話題深度不夠。
(3)應用說明。采用主體分析法,我們可以從湖北人民、社會大眾、國家進行分析。具體可以表達為:對湖北人民而言,使他們感受善舉與人間真情,強化抗疫信心;對社會大眾而言,傳遞社會溫暖,弘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也是積極踐行和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團結友善的具體要求;對整個國家而言,能及時補充醫療資源、救災資源,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不負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三、層面分析法。
(1)定義解釋。
層面分析法也即在分析問題/目標/決策時,將相關因素按照一定的內在邏輯,通過整理歸類,概括出精簡的分析維度、層次。常見的層面比如有思想-行動,主觀-客觀,五位一體(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
(2)舉例表現。
比如分析地攤兒經濟的積極意義時,很多考生往往局限在提高經濟收入,刺激經濟回暖,維護國家的平穩運行等,不深入展不開,且很容易造成考生撞車重復的問題。
(3)應用說明。
如果采用層面分析法,就能從經濟、文化、政治等不同方面深入分析。比如在經濟方面,保障解決低收入人群的就業問題,保障居民收入,促進買賣交易活動,刺激經濟回暖;在文化方面,通過地攤兒活動所承載的城市特殊魅力,例如吆喝、討價還價,提升城市生活氣息,塑造城市文化內涵;在政治方面,顛覆了城管對小商小販追、趕、驅逐的刻板印象,取而代之的是引導、鼓勵、支持,極大地拉近干群關系,創新政府職能。
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篇3】
要求你開展一個學習新稅服務發展的主題講座,目的是為了提高干部熱情和那個業務水平。
講座呢,是兩個小時,總共三期,你是第三期的,并且要在下個月開展然后他有要求,第一個要求是計劃在下個月開展,第二要求是能選擇的師資。
第一個是李教授,他是稅務學校專業的,發表過很多學術論文。
第二個是張博士,他是一個會計事務所的,業務能力比較強,第三個是你們單位的丁處長,但是他下個月要到外省去出差,但是他熟悉本系統的情況第三個要求就是滿足干部需求,符合這個活動標準,問你是小張,你要你認為這次活動的開展重點有哪些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