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語文語感
1.示范美讀:重在以情感人,讀出情趣。
葉老認為“美讀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說些什么,而且與作者的心靈相通了,無論興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獲”。他又特別指出,教師在范讀的時候,要“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聲調(diào)里曲曲傳達出來,讓學生耳與心謀,得到深切的了解。”
2.理解朗讀:重在體會。
教師要引導學生理解語言對象的內(nèi)容。如溫庭筠的《望江南》,筆者在教讀時,引導學生反復的朗讀,借助豐富的想象,學生能體會到這樣的一種境界:一位女子獨自在樓上,憑欄遠眺,盼望所愛的人歸來,而太陽落山,思念的人兒不見蹤影,面對江水斜陽,更是愁腸寸斷。學生們也能體會到女子對親人思念的款款深情。
3.指導誦讀。
誦讀時要做到眼到、口到、目到、心到,調(diào)動全身心多種感官功能,這樣對語言材料的感受就會準確、細膩、真切。從而獲得審美感受。教師在誦讀中應發(fā)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有感情,有語調(diào),有節(jié)奏地投入誦讀。
提高語文語感的方法:加強語感分析訓練
語感分析就是讓學生在語感實踐中,就語言材料的內(nèi)容、形式和感受過程本身,以理性的方式作出分析判斷,“分析語言的語境意義(或隱含意義),分析語言的使用”,“而不是作語言表面特征的分析,如這是什么詞性、什么句式,這里用了什么修辭手法,用了什么表達方式等等。”(葉圣陶)加強語感分析能力的訓練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揣摩、品味語言。
葉老曾說“一篇作品只讀一兩遍,未必理解的透,必須多揣摩。”同時,他還說“讀者必須把捉住語言文字的意義和情味,才能有辨出真滋味來——也就是接近作者的旨趣的希望”。這些話都點出了揣摩、品位的重要性。
(1)依據(jù)語境,解讀語意。如《紫藤蘿瀑布》中的“香氣似乎也是淺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著我”,這里先將香氣與淺紫色聯(lián)系起來,賦予香氣以色彩,再將那香氣氤氳、紫氣彌漫的景象喻作夢幻,最后用“籠罩”將“夢幻”與“我”聯(lián)結(jié)起來構(gòu)成一種意境。
(2)調(diào)動生活經(jīng)驗,體會意蘊。語言是表達思想情感的,因而語感必然包含情感因素。要獲得真切的語感,就要切身體察,把眼前耳邊的語言文字同自己生活中已有的情感聯(lián)系起來。
(3)驅(qū)遣想象,意會言語。語感是基于生活經(jīng)驗,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產(chǎn)生的。葉圣陶先生曾以讀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為例,他分析說,“給‘孤煙加上個‘直’字,見得沒有一絲的風,當然也沒有風聲,于是更來了個靜寂的印象。
2.整體感知。
語感的整體性特征決定了語感養(yǎng)成需要對語感材料從整體上進行感知,既要入乎其內(nèi),評點分析,品味語句,又要出乎其外,綜合相關內(nèi)容,聯(lián)系寫作背景等從本質(zhì)上認識語言材料,它要求認知者有更高的立足點和廣闊的視野,只有這樣才能準確地把握文章主旨,深刻體會作家情感和語言風格,從而獲得強烈的語感。
(1)總體把握語言。如范仲淹《漁家傲》一詞。上片用“異”字來統(tǒng)領下文,下片著重寫邊關將士生活的艱苦以及思鄉(xiāng)報國之情。他們離家萬里只好借酒澆愁,但功業(yè)未建,怎么能回家呢?悠悠的羌笛聲使他們胸中涌起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難以入睡,再加上朝廷的對外政策,使他們不禁發(fā)出壯志難酬的感慨。把這些內(nèi)容聯(lián)系起來結(jié)合寫作背景來看,學生就會理解這首詞表現(xiàn)了作者決心守邊御敵的英雄氣概,也抒發(fā)了將士們壯志難酬的感慨和思鄉(xiāng)報國的情懷。這就從整體上感知了語言。
(2)品味文章的開頭和結(jié)尾。如《白楊禮贊》的開頭“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贊美白楊樹!”,結(jié)尾“讓那些……,我要高聲贊美白楊樹!”開頭一句就給我們奠定了全文抒情的基調(diào),結(jié)尾一句不僅呼應開頭,而且點名了散文的主旨,強化了中心。可見,把握了文章的開頭,就能感悟出全文的基調(diào);領悟了結(jié)尾的點睛之筆,則能把握全文的中心。
(3)了解作品中事件的背景,體會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如《孔乙己》中,孔乙己的故事是從“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幾聲”說起的,特別是兩次寫到“都哄笑起來:店內(nèi)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整篇小說簡直是用“笑”貫穿著的,這樣寫用義何在呢?這不是表明當時社會里人跟人冷漠無情到叫人窒息的地步嗎?為什么會冷漠無情到這樣的地步,小說里并沒有點明,可是我們從這一點想開去,就會明白:這無非是要我們從“笑聲”中去把握造成孔乙己悲劇的社會根源就是罪惡的封建社會以及吃人的并使人毫不覺悟的封建科舉制度。
總之,語感絕不是不可知的東西,它完全可以通過以上兩個方面的訓練為人們所掌握。在語文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能力,是一個值得重視的課題,它對于改革語文教學,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看過“提高語文語感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