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正可為青年當有為作文(7篇)
春秋代序,年光永延,歷史照亮了中國共產黨走過的百年崢嶸歲月,在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的偉大斗爭中孕育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鑄就了中華兒女心中永不褪色的精神豐碑,也見證著一個光明時代的到來。這是一個大有可為的時代,在全民共筑中國夢之際,我輩青年該如何追逐個人理想,才能不辱時代使命?答曰:“知其可為,勉而有為。”
何為“知其可為,勉而有為”?歌唱祖國的嘹亮歌聲后,是無數先烈用鮮血譜寫的旋律,而如今四海晏然的盛世中國,是在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帶來了這個大有可為的時代。所謂“知其可為,勉而有為”便要求青年固本浚源,以革命先烈為精神的滋養和激勵,繼承和發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失居安思危之慮,發憤圖強之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勉而有為,日就月將。繼承和實踐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有利于青年在自勉中實現自我人生價值,不斷自我充實。在焦裕祿的艱苦奮斗中,泡桐蔚然成林;在錢學森的默默治學中,兩彈舉世矚目;在袁隆平的無私奉獻中,水稻救濟蒼生。有太多偉人向我們詮釋了“有為”的含義,在他們的精神滋養和激勵下,我輩青年也必將耕耘于當下,披荊斬棘,贏得更偉大的勝利。
勉而有為,矢志報國。繼承和實踐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有利于青年將個人愿望融入到國家發展圖景中,助力時代夢想。為促進鄉村教育,支教老師離家辛勤育人,異鄉耕耘報國;為守護生命防線,白衣天使不計報酬出征,無論生死逆行;為捍衛祖國領土,邊疆衛士頂風冒雪堅守,傲然無悔屹立……他們無一不踐行著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正是這樣的青年人以無私的奉獻和堅定的信念推動著時代發展,為祖國的未來注入著源源不斷的動力。他們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標桿,用自己堅定的意志和頑強不懈的決心做到“有為”,勤勉致知,礪行致遠,鑄就著時代新夢想。
一世紀風雨兼程,九萬里風鵬正舉,在建黨__年之際,我們更應知其可為,勉而有為,傳承賡續中國共產黨偉大的革命精神,讓其綻放出新的時代光芒,為奮進新征程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唯其如此,我們才能在這個大有可為的年代,不揮霍了韶華,也不辜負了時代,承載國家的光明未來。
披荊斬棘,昂揚的是精神力量;擊鼓催征,不變的是追夢步伐。知其可為,勉而有為,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繼承和發揚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時代正可為青年當有為作文精選篇2
天下事可為者多矣。陳勝可久為傭工,忍受欺壓,無須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茲振聾發聵之抗爭強音,終老田園,雖子孫窮苦而無官府追殺之虞。邃料其揭竿而起,為秦王朝敲響滅亡喪鐘。太史公列傳相傳,陳勝呉廣,青史彪炳,此乃大有為也。
周公恩來,大江歌罷,法蘭西歸,黃埔軍校,黨國器重,蔣校長以高官挽留卻棄履,共產黨以艱難備嘗而獻身。
國民黨中央代理宣傳部長,其位何其煌煌,萬戶侯視若糞土。一襲襤褸衣,八百窮苦人,奔向井崗山,創立新中國!
毛周諸先賢不可為小家個人之成功,率千萬勞工有為大家新中國之建成,是知不可為而為之,大有為也!
或曰:上所述者,巨人之類,凡夫俗子何可仰之?
否!雷鋒其人,普通戰士,坐在車廂,可正襟危坐,亦可閉目養神,更可啜若茹飴,怡然自得,不失軍人風范。而其“出差坐車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平凡而偉大。人再普通,境界髙尚,服務社務,忠于人民,無論何地,誠大有為也。
亂曰: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此乃古訓,為利益奔波,可為是也,無可非也。然天下大同若爾虞我詐,以鄰為壑,貧富兩極,欺壓重演則遙遙無期矣。
唯陳勝"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之怒吼,周公"難酬蹈海亦英雄”之昂揚,“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之氣概,雷鋒"做共產主義的螺絲釘”之精神,新中國人民當家做主之社會主義制度種種,茲人茲家茲國茲民族,在一光輝思想引領下,方可大有為也,非有為一人一家一國一民族,將有為于世界之大同!
時代正可為青年當有為作文精選篇3
曾聽人問道:“有為是才,無為也是才,那么有為無為,孰優孰劣?”欲答此疑,必先知道何為有為,何為無為。古人云:“為無為,則無不治”、“夫唯不爭,故無尤”。清靜無為,是道家的思想,講求“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的治世之法。與儒家相比,道家治世或許顯得較消極一些,但是,上至漢文帝“半壁江山一紙書”,下至曾國藩寫給曾國荃的“低頭一拜屠羊說”——又有多少可在史書上留名的英才是不諳道家“無為”妙學的呢?所以,有為不如無為。
漢代名儒賈誼,可謂是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了。他年少即入仕為官,且官居博士,是當時眾博士中最年輕的一位,正所謂“年少得志”。但后來。他只因時政問題多次向皇帝參本奏折、盡忠上諫卻不被皇帝采納就一時憂郁憤懣、志氣消沉,以致最后郁郁而終,年僅三十三歲。昔日凌云壯志一朝湮沒,徒留千年后蘇軾的一篇《賈誼論》在為他嗟嘆哀惋。
賈誼,有為也。才思敏捷、名滿天下,但是,他仍停留在“有為”境界。他鋒芒畢露、急于求成,想把所有的宏偉抱負付諸行動,于是在此時得罪了當時的權臣周勃、灌嬰等人;他想有所作為,可最終他因人誣陷中傷而失敗,被貶長沙。而且他敗得徹底:他輕易地輸掉了最寶貴的籌碼——生命,他只因一次碰壁就放棄了全部,讓人惋惜也讓人憐憫。他忽略了最重要的方面:無為。
那么,何謂無為?
漢文帝剛即位時面臨著相當嚴峻的內憂外患,其中最大的隱患是雄踞長江以南地區、對帝位早存覬覦之心的南越王趙佗。若為了消除隱患而發兵大動干戈,那么剛安穩下來的大漢社稷不免要再遭戰亂之苦,且這一場戰爭的勝算至多不過五五之數。于是,后來深諳道學的漢文帝僅憑與趙佗的兩封往來書信就平息了這場看似避無可避的戰爭。那信中無絲毫威逼之意,也只字未提讓南越王放棄發兵,反而是對南越王加以慰勞:“朕以王書,罷將軍博陽侯,親民在真定者,已遣人存問,修治先人冢”,但確實是使南越王承認了漢文帝的天子之位,并且臣服于文帝。真可謂是“半壁江山一紙書”。
漢文帝劉恒,無為也。當時的他麾下兵力并不雄厚,卻能于在位期間北定匈奴、南平南越,且都是只用一封僅有幾百字的信就完成了一項看似無法完成的外交任務,他以勸慰為主,但總是能達到平息邊亂的目的的話語中每每盈滿著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并不直接說明目的,也不在話語中透露出任何鋒芒,不以武力壓人,而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徐徐圖之。反觀漢武帝時,縱然有北征匈奴每戰每捷的衛青和馳騁疆場勇冠三軍的霍去病,不也一樣未能徹底平息匈奴邊患嗎?
晚唐名將郭子儀也是懂得“無為”的人。唐肅宗平靖安史之亂時拜郭子儀為兵部尚書,后怕郭子儀同廣平王李豫統率十五萬大軍收復長安,此時肅宗親贊郭子儀:“國家再造,卿力也。”但之后用兵敉平時,卻又怕郭子儀功高震主,故不設元帥遣宦官魚朝恩監軍。開戰后,魚朝恩對郭子儀的命令處處加以阻撓,致使軍隊進退失據,不得已,肅宗詔郭子儀為元帥,引得魚朝恩更加妒忌,故向肅宗密告郭子儀的諸多不是,又致使肅宗詔郭子儀交卸兵權,回歸京師。郭子儀接到命令后不顧將士的反對,瞞過部眾奉命回京,毫無怨尤。并且閑居在家,不理軍務,活脫脫一個忠守皇命的“老實人”;可不久后,肅宗又任命郭子儀為諸道兵馬都統,賜爵汾陽王,重握兵權。
郭子儀,無為也。他不曾為自己辯護過一字一句,不曾據理力爭違抗皇命,亦不曾為讓自己重掌兵權而趨炎附勢,更不曾因一時罷黜而郁郁終生。因為他知道,一旦他這樣做了,只會在魚朝恩手中落下更大的把柄,更會招使肅宗加深對自己的猜忌與厭惡,結果只會適得其反。還不如徹底放下一切,表現出事不關己、自在逍遙的樣子,如此一來可在最大程度上削弱肅宗的疑心,二來瞬息萬變的戰場不容耽擱,沒了自己的指揮,軍隊潰敗得會更快——便可逼得肅宗自己撤回詔令。郭子儀本人也是中國歷史上極少數曾經位極人臣最終還能全身而退的人。原因何在?因為他深諳君臣之道、懂得如何“和光同塵”,以“無為”來“有為”。正如《道德經》所說的:“功遂身退,天之道。”
有為無為孰優孰劣,憑此高下立判:有時以退為進、無為而為比鋒芒畢露、急有作為好很多。
平時生活亦是如此,急躁冒進、總想做些什么來“激流勇進”的人經常會栽大跟頭,而從容不迫、看似什么都沒做的時常會取得最終的勝利。此或可謂是“大智若愚”。
時代正可為青年當有為作文精選篇4
午后的陽光照進屋中,是那樣的溫暖。我照例去病房探望姥爺。六號病床上的老婆婆已經搬走,又住進來一個中年女子,她面色發白,神情有些憔悴,因為患了白血病的緣故,頭發都掉光了,與病房的陽光有些不搭。但總是不見她像其他身患重病的人一樣神情凝重,很多時候她都會報人以微笑,把病房中的陰霾驅散開,給病房中的病人帶來一些溫暖。
“媽媽,媽媽!”中午時分,一個衣著帶些泥濘的中年男子領著一個小男孩來探望她,中年男子手里總拿著飯盒,然后小心翼翼的把飯菜擺在小桌板上,三個人圍在病床前默默吃著午飯。飯盒里的肉總是寥寥可數。可以看出來他們生活并不富裕。我看到這樣的情景,靈魂仿佛被打了一棒子,心里說不出的難過,卻也幫不了什么。只能幫她做一些很小的事情,在空閑時候多幫女子打來一瓶熱水,卻給女子帶來莫大的溫暖。
“姐姐,你看!”我很好奇,便問小男孩:“你弄了這么多蠶蛹是作何用?”小男孩如實的告訴了我:“這蠶蛹能賣錢,我和小伙伴找了些來,等賺了錢,就能讓媽媽每天吃的更好一點…。”五號病床上的男子聽過后,把小男孩招了過去,仔細詢問了價格,竟把一袋蠶蛹全部都買了下來,一連幾天都如是。我問他緣由,他只說喜愛吃蠶蛹,恰好小男孩心靈手巧,能捉到蠶蛹,也不用專門到市場上去買了。
小男孩一家的生活漸漸好起來。跟著好起來的,還有我姥爺的病。等到我姥爺出院那一天,我去倒最后一次垃圾,剛好碰到了五號病床的中年男子也去扔一大包東西。
等走近了看,竟是一大包一大包的蠶蛹。我吃驚的問:“你既然不喜歡吃蠶蛹,為什么還要一次接著一次買?”中年男子用手撓撓頭,不好意思的說:“小男孩一家的經濟狀況,咱們也都看在眼里。你一個小姑娘都可以幫助小男孩一家,我又何樂而不為呢?”
事雖小,亦可為。有些舉動雖然看起來微不足道,卻帶給了別人莫大的溫暖。
時代正可為青年當有為作文精選篇5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那略顯沙啞的聲音自歷史長河深處傳來,為我們詮釋中華傳統美德“敬老”的真諦。
讓座
一輛公交車的車門緩緩打開,走上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嫗。看著那些早已物有所屬的座位,輕嘆一口氣,走到一旁。
“老人家,這邊坐?!币粋€滿臉童真的小孩注意到了,站起身讓座。老人家笑著拒絕了。小孩卻是不依,一臉的固執,胸前的紅領巾隨風飄揚。老人拗不過他,坐在了位置上。孩子見到了,嘴角露出了一絲微笑。
一旁的一個年輕人站起身來,走到一旁,雖未多說什么,但動作中的意思不言而喻。孩子笑 了笑,道了聲謝謝,坐了下來。
這一刻,寂靜的公交車廂內似乎發生了什么變化。喔,原來是人們的臉上多了幾分微笑。
攙扶
在一個普普通通的農貿市場里,大清早,人擠人,十分熱鬧。一個老人不知為何,突然跌倒。人們迅速散開,又圍了過來,人人臉上寫滿了擔憂,卻沒有一人上前。
這時,一對母女從人群中走出。母親快步上前,扶起了老人,拍盡了她身上的塵土,一邊詢問她的情況。在得到肯定的答復后,才攜起女孩的手離去。
不久,女孩天真浪漫的聲音響起:“媽媽,你就不怕碰瓷嗎?”“女兒,我們不能因為害怕碰瓷就拒絕扶起老人,不能因為欺騙,就拒絕行善?!?/p>
這一刻,繁忙的農貿市場里似乎發生了什么變化。喔,原來是人們的心不再冰封。
推車
這是一個兩鬢蒼蒼的老人,在烈日驕陽下,推著車。車上捆著滿滿的折疊得整整齊齊的硬紙板。手上青筋條條突起,額上豆大的汗珠粒粒滾下。
他的步伐逐漸沉重,呼吸變得粗重。可視線所到之處,是一張張冷漠的臉。搖搖頭,嘆嘆氣,繼續前進。這時,一個天真清脆的聲音響起:“我來幫幫你吧!”抬起頭,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小小的系著紅領巾的身影。那個身影像小鳥一樣歡快輕盈。兩個人,一個推,一個拉?!拔襾戆?”一個中年人的淳厚的聲音響起,“我也來!”,“還有我。”……聲音不斷響起,人越來越多,車越來越輕,速度越來越快……老人眼里滿是感激,只有不停地說著:“謝謝!謝謝!”“走!”“一起用力!”一聲聲吆喝響起,伴著那車貨物,飄向遠方。
這一刻,驕陽下的路上似乎發生了什么變化。喔,原來是人們表情不再冷漠。
點滴之水,匯成江流大海;細小關懷,便是世間大愛。
愛,無處不在。敬老,處處可為。
時代正可為青年當有為作文精選篇6
頭頂的風扇無力地轉著,沖不散教室內悶熱渾濁的空氣,聒噪的蟬百無聊賴地叫著,與風扇的嗡嗡聲混雜在一起,使得屋內垂頭喪氣的我們更加煩躁。沉默成了這個時候最好的對話。
籃球聯賽我們第一場比賽就抽簽遇上了不可擊敗的對手,現在班里每個隊員都有些絕望。我們都深知,相較于對手我們真是太小了,身高體重都處于絕對劣勢,我的腦海中一遍遍地想象與他們打比賽的畫面,無異于蚍蜉撼樹。這樣的場面讓每個隊員幾乎喪失了拼搏的斗志。
窗外蟬依舊聒噪,我們的沉默正等待著有人來打破,心中升起的那么一點點想試一試的勇氣讓我緩緩地站起來,我剛剛張開嘴準備動員大家出去訓練,可悲的是此時此刻竟然沒有一個人愿意拿出點勇氣來面對這場比賽,我尷尬地合上了嘴巴,轉身走出了教室的門。隊友們仿佛察覺到了這一點,也默默無言地跟了出去。
作為班里的體委,我決定帶著他們到這炎熱的天氣中繼續訓練。剛剛右腳踏上了籃球場的膠皮,我便后悔了:鞋底似乎已經承受不了這艷陽的炙烤,軟綿綿地依附在腳上,仿佛化了一般。我咬了咬牙,攥緊了雙拳,把左腳也邁了上去,迅速地跨開雙腿跑到了籃筐下面。
隊友們只是慢慢地蹭到了可憐的一絲陰影下,不愿暴曬在正午太陽的盛怒之下。的確,現在連蟬都了無生氣,校園里是難受的寂靜,沒有一片白云的遮擋,狂野的日光肆無忌憚地砸在地面上,將那樹冠高大的梧桐都烘的綿軟無力下來,教學樓的玻璃反射著刺眼的白熾。豆大的汗珠從我的額頭浸出,加速從鼻翼側滾下,落到地面上瞬間就消失了,騰起了一層略帶汗臭的白霧。
我仿佛要被蒸干了,但是我抬手抹掉了汗,從喉嚨中擠出了幾滴唾液,干澀地說道:"我知道大家都很難受。但是球場上只有我們一隊人,我們可以通過快速的橫移,積極的拼搶戰勝他們!"我的情緒已經很激動了,雙手在激動地上下揮舞,"我承認我們是‘小’,但是小亦可為,我們只要努力就能成功!"我咆哮道。隊友也都收到了感染,情緒高昂地開始鍛煉,將如雨般的汗水傾瀉在這籃球場上。
不斷的邁腿,機械地傳球,投籃,直到入夜籃球場上仍然有不間斷的運球聲,吶喊聲。當比賽前一天晚上,我宣布訓練結束時,我看到了我們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斗志與團結,我幾乎要潸然淚下。
比賽當天,我們每個人眼中噴出了比阿波羅更為熾烈的怒焰。比賽開始了,我們都用如火的激情來打球,我就感到了團結的力量,已不可阻擋。因為無論結果如何,我們都拿出了自己的勇氣來勇敢面對這場比賽,我想這才是"小亦可為"的真諦!
時代正可為青年當有為作文精選篇7
一段崢嶸歲月,化為起伏變化錯落的歷史光影,如風景在身邊閃動。成就無數。
當帝國主義敲碎了千年的美夢,當封建主義榨干了人民的血汗,大地的胸膛里傳來了一個民族的呻吟。十月的思潮翻涌而至,于是你率先舉起了救國屈辱的旗幟,發出了“還我青島,還我中華”的吶喊。歷史的舞臺從此寬闊,民族的命運從此改寫。
你以無悔的青春翻開了時代的篇章,你以無悔的青春塑造了不屈的歷史,你以無悔的青春傳承了閃亮的五四精神。
青春,是一曲動人的旋律。無悔,是因為它歌唱祖國,歌唱信念,歌唱理想,歌唱自由。
五四青年,當你的事跡鐫刻在中華民族爭取自由和解放的豐碑上,就注定了責任與使命的代代傳承。
我以為青春易逝,循望它的蹤跡,革命年代,它在戰場上的鮮血里流淌,和平年代,它在開拓創新的事業中飛揚。原來青春不滅,哪里有需要,哪里就要準備奉獻的青春。
是誰在祖國的邊疆上堅定的駐守?是誰在雪災中修路掃雪,維持治安,日以繼夜?是誰在汶川地震中不顧生命安全向受災的同胞伸出援手?在那些晃動的身影中,我看到閃亮的青春。這些,不正是五四精神的縮影嗎?不求揚名,只為奉獻。
成長的道路或許曲折,但我們用博大來釋懷憂愁,用無私來獲取快樂。信念是青春的指路燈,理想是青春的導航標。
沒有信念的青春是迷茫的,沒有理想的青春是空虛的,沒有奮斗的青春是毫無意義的,作為當代的青年人,理應承擔起振興興祖國,繁榮民族的職責,而唯有充實的自己,才能貢獻更有價值的青春。所以一腔熱血不是紙上空談,行動,才是實現自我價值的最大體現。
人生的五月,我們乘風破浪,人生的五月,我們展翅翱翔。我用青春描繪時代的畫卷,我用青春唱響時代的旋律,我用青春揚起時代的風帆。奉獻,是我無悔的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