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員鄧清明事跡作文素材
2022年11月28日,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經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鄧清明將執行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行任務。[11月29日23時08分,搭載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10分鐘后,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航天員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航天員鄧清明事跡作文素材篇2
1998年1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成立,鄧清明成為14名首批航天員之一。那一天,他莊嚴宣誓,“英勇無畏,無私奉獻,不怕犧牲,甘愿為祖國的載人航天奮斗。”
這句誓言,是身為航天人堅定不移的信念。鄧清明一直在堅守,目前已23年。
2010年,鄧清明被選入了強化訓練隊,成為神舟九號飛行任務備份航天員。
作為一名航天員,備份和主份訓練的科目、時間、內容、強度以及考核標準,都是一樣的。要想具備獨立執行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能力,航天員需要通過8大類、上百個課目訓練的嚴格考核。鄧清明說道:“在訓練過程中,必須始終保持非常優異的成績,最佳的狀態,最后才能夠進入去執行任務的梯隊。”
遺憾的是,鄧清明落選了。“神九”發射升空后,鄧清明在地面按照手冊,跟天上的航天員一起把所有程序都走了一遍,做到哪一步就打一個勾。他說:“作為備份的任務,不是從基地回來了,任務就結束了。我的戰友安全回來了,這才是做備份的結束。”
航天員鄧清明事跡作文素材篇3
2013年體檢的時候,鄧清明身體里查出一個非常細小的結石。對于普通人來說,這種小結石通常是不用管的,但航天員不行。為了能夠繼續追尋航天夢,鄧清明毅然選擇接受手術。
沒想到的是,第一次手術時結石沒能完全取出,后來醫生只能在他腎臟里埋了一根管子。一個多月的時間,鄧清明一直帶著管子,也尿血了一個多月。直到第二次手術鄧清明的結石才被成功取出,“我的夢想重新又點燃了”。
2014年,航天員大隊有五名航天員因為年齡原因停航了。停航停訓儀式后,同是“神九”“神十”飛行任務備份的陳全對鄧清明說:“不管主份備份,都是航天員的本分。老鄧,你要努力,不要放棄。”
鄧清明說,這輩子,他都忘不了這句話。不管飛天之路多么艱難,他從未想過放棄。每一次任務過后,他都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讓自己“歸零”,拋開過去,以積極的心態去迎接新的挑戰。
航天員鄧清明事跡作文素材篇4
在接受“飛天”任務之后,鄧清明表示:“很多人問過我,當了20多年的陪練,為什么還要堅持呢?我想說,無論是主份還是備份,都是航天員的本分。任務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這些年來,鄧清明目送一個個隊友脫離地心引力、遨游太空之間,他見證了祖國的載人航天事業從無到有、由弱變強。與此同時,鄧清明始終勤勤懇懇堅守于一個航天員的本分,因為他的心里始終揣著一飛沖天的豪情與壯志,恰如他掛在書房里的那幅字——“清寒枯苦飛天路,明凈堅貞報國心”。
20多年前,鄧清明還是一個英姿勃發的年輕人,他用24年10個月的時間呵護夢想的種子不斷向上生長。如今,鄧清明即將以最璀璨的方式綻放出夢想之花。回首過往,每一份堅持都是值得的,每一種歷練都是一種成長,鄧清明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不必在意留下逆行的背影,因為我們始終在逐光而行;夢想一定要有的,只要我們堅信它一定會實現。
壯志滿懷逐夢蒼穹,歸來仍是翩翩少年。“飛天”在即,讓我們為鄧清明和他的隊友們送上最深沉的祝福,同時向那些“影子航天員”們致以最真切的敬意:祖國航天事業的每一步躍升,都凝聚著他們不可磨滅的貢獻。無論他們的工作分屬臺前還是幕后,逐夢前行的他們都是當之無愧的真心英雄。
航天員鄧清明事跡作文素材篇5
11月28日,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航天員乘組確定,費俊龍、鄧清明、張陸3名航天員將執行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行任務,于29日出征。其中,航天員鄧清明為圓航天夢堅守24年,如今終圓夢!
鄧清明是我國首批14名航天員中的一個特別存在,其被稱為“影子航天員”。我國首批航天員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選拔,如今20多年過去,這批航天員中8人已飛天,5人光榮退役,鄧清明是唯一沒有執行過飛天任務的首批現役航天員。20多年的時光中,鄧清明4次入選備份乘組,卻4次與飛天失之交臂。不管是備份還是主份,都是航天員的本分,鄧清明始終將這句話記在心上,不管飛天夢想有多遙遠,他從未想過放棄,始終在堅持著高強度的訓練,為夢想而不懈奮斗。
鄧清明的此次圓夢并非偶然,機會從來都是留給始終準備著的人。近25年來,無論訓練有多累有多辛苦,鄧清明都堅持多練一會,始終保持著高強度的訓練。2016年神舟十一號任務,鄧清明再次成為備份航天員,在最具挑戰的33天模擬驗證實驗中,他與另一名航天員在不足10平米的密閉艙中生活了33天,完成了大量驗證實驗,取得了寶貴的數據。這是鄧清明距其飛天夢最近的一次,然而其再次遺憾落選,但仍舊堅持高強度訓練。他寧愿做一塊默默無聞的基石,也絕不容忍自己在號角催征時還沒有準備好。
航天員鄧清明事跡作文素材篇6
執行神舟十二號飛行任務的聶海勝在天宮號空間站展示了一張我國現役共34位航天員的合影。其中有一個人顯得很特別,他是我國第一批航天員中唯一尚未執行飛天任務又仍在現役的鄧清明。因為微弱的差距,他先后錯過了成為神舟九號、十號、十一號執飛航天員的機會,并數次進入備份乘組。
如今,55歲的鄧清明依然堅持訓練。他說他永遠記得,和自己同為第一批航天員的陳全說過,不管主份備份,都是航天員的本分——“我絕不容忍自己在號角催征時,還沒有準備好。”人們了解了鄧清明的故事,給予了他不亞于任何飛天航天員的贊揚和肯定——“雖未披甲征戰,已是鞠躬盡瘁。”“鬢微霜,又何妨?”“你同樣是中國航天的英雄。”
事實上,除了鄧清明,在中國航天史上,還有包括陳全等在內的5名直到退役也沒能飛上太空的航天員。然而,正是有了他們與戰友間相互督促、你追我趕的訓練,才讓我國擁有了各方面素質均過硬的飛天好手;正是因為他們堅持多年一絲不茍地執行備份任務,才讓所有參與發射任務的人既踏實又安心。
這樣的“備份英雄”,同樣存在于其他領域。在2015年的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儀式上,經過嚴格訓練的女飛行員陶佳莉作為備份和編隊戰機一起起飛,但沒有通過天安門廣場。她說,這也是一種受閱,檢閱的是集體主義精神和對待不同分工的工作標準。
任務或有主份備份之分,對待任務的態度卻沒有主份備份之別。今年的東京奧運會上,作為P卡(替補)選手的王曼昱在隊友因傷退出后臨時出戰,以出色發揮幫助中國女乒拿下團體金牌。在不被聚光燈照亮的地方,為實現國人對浩瀚宇宙的探索貢獻著力量。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一代傳一代、一代接一代,正是因為在每一個行業、每一個領域,有諸多像鄧清明這樣的基石一般的存在,我們的國家和社會才能一次次觸摸新高度、實現新突破。而對于每一個個體而言,面對榮譽競而不爭,面對機會時刻準備,只要盡到最大努力,無愧于最開始對夢想的承諾和執念,即使一生都在備份著,也同樣值得被尊重,同樣應該獲得鮮花和掌聲。
航天員鄧清明事跡作文素材篇7
199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成立,鄧清明成為14名首批航天員之一。時間一晃就過去了將近25年,在這首批14名航天員中,有一名航天員沒有擔任過飛天任務,又仍在現役,他就是鄧清明。
今年已經56歲“高齡”的鄧清明,為了飛天,他已經等了將近25年。25年間,他做了4次“備份航天員”,與神九、神十、神十一、神十二一一擦肩而過。25年,在歷史的長河中,彈指一揮間;25年,在漫漫人生路上,彌足珍貴。
“寧可備而不用,決不用而無備!”25年來,鄧清明就是這樣,一直抱守著堅定的信念!人生有幾個25年!
2010年,鄧清明被選入強化訓練隊,成為神舟九號飛行任務備份航天員。備份和主份訓練的科目、時間、內容、強度以及考核標準都是一樣的,航天員在訓練過程中必須始終保持非常優異的成績和最佳的狀態,才能夠進入執行任務的梯隊。遺憾的是鄧清明落選了。神舟十號任務,鄧清明最后也因微乎其微的分差,再次止步發射塔前。2013年體檢時,鄧清明身體里查出一個非常細小的結石,為了能夠繼續追尋航天夢,鄧清明毅然選擇接受手術。戰友們紛紛寄語,給他安慰和力量。當結石被成功取出,鄧清明高興地對戰友們說“我的夢想又重新被點燃了,這輩子都忘不了戰友們所給予的關心支持,不管飛天之路有多難,自己決不言棄!”2016年,神舟十一號任務,鄧清明再次作為備份航天員,來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然而他以極小的分差再次與飛天夢失之交臂。落選后的鄧清明毫不氣餒,依然堅持訓練,時刻準備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