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800字5篇
高考作文800字范文一:安然相對不驚飛
很喜歡陸放翁一句詞:“沙鷗相對不驚飛。”這固然是說人要少機心,但人若能對環境毫無機心,不事窺看,自然想必也可與人安然相對不驚飛了。
高考作文800字范文二:非寧靜無以致遠
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全國掀起一陣莫言熱。而莫言本人在開完一場新聞發布會后便消失在大眾的視線,安靜創作新作品。
在我看來,莫言便是那只在人跡罕至的山洞中的美麗蝴蝶。人們借諾獎發現了這只蝴蝶,而蝴蝶選擇的是退居山洞深處,正如莫言選擇遠離公眾。因為那樣的安靜環境才適合這些美麗的精靈,適合莫言。
非寧靜無以致遠,偉人正是懂得尋找寧靜才能夠成功,而成功也必青睞內心安寧之人。
林徽因曾說:“真正的寧靜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內心修籬種菊,盡管如流往事,每天依然濤聲依舊。”因而真正的寧靜是內心的平和,這與“大隱隱於市”是一樣的道理。只要內心寧靜便能於車馬喧囂的繁華都市有一個寧靜之所。
前段時間,於丹北大被嗆一事鬧得沸沸揚揚。文化超女於丹在端了多年的心靈雞湯后終於被人轟下臺。這似乎很意外,可是卻又在情理之中。當年的於丹用心靈雞湯撫慰了無數人疲困的心,可是近年來她不斷商業化,只加湯不加料的心靈雞湯讓人們越來越難以接受。正是於丹在成為美麗的蝴蝶被人發現時,不懂得如何退居深處,如何來保持一顆寧靜的心,所以她只能遭到人們反感,最終失去成功。
與她不同的是,紅學癡儒周汝昌盡管著作等身卻仍躬耕於紅樓中﹔“國學大師”季羨林一直認為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楊絳先生從不開作品交流會,永遠都是默默關注這個社會。大師尚且如此,而我們又有何驕傲的資本?我們又憑什麼藐視一切?我們又怎能不屑那一顆寧靜之心?
反觀當今,當郭敬明充滿早戀、貪婪、頹廢的作品發行時﹔當韓寒“巴金文采不好”的言論風生水起時﹔當當時明月的著作爆棚時﹔當馬諾、芙蓉姐姐在網上受到熱捧時,誰能告訴我,我們那一顆寧靜的心在哪里?我們現在許多人正在慢慢地失去它,從而變得瘋狂與驕傲,變得目空一切。
讓我們找回最初的寧靜,讓我們在內心修籬種菊,讓我們懷抱謙卑寧靜的心走在社會上。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視自己為天地間的一粒塵埃,用寧靜平和的心看待世界。我相信,低到塵埃,便能開出花來。
高考作文800字范文三:一葉知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可見無論是一沙一木,還是一葉一花,總在細枝末節處隱現端倪。
小小的蠟燭竟會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它改變了整個山洞的環境,迫使那些斑斕的大蝴蝶只能另尋棲所。
一葉零落,便知秋天將至。的確,注重細節需要有如“塵”的心思。這是一門洞察世事的學問,并非機械地觀察記錄,也不是四處探聽偷窺,而是以一種至情至性的眼光來看待萬物。這幾位朋友,在進洞前只有對大蝴蝶的好奇和探索,全無對生命的尊重,因而他們貿然點燃蠟燭。如“塵”的心思是一種有血有肉的心靈探索,并不是高等生物對低等生物的征服。“鉤簾歸乳燕,穴紙出癡蠅。為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這是蘇軾對于生命的大度。這位執鐵板唱大江東去的真男兒,心中也有這種如“塵”的時刻。不過,此情并不令人費解,倘若沒有這等如“塵”的心思,又怎能留下“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綿綿無絕的佳句?
心思如“塵”,不僅需要“憐蛾不點燈”的大度與包容,還需要我們有觸動事物核心的敏感。
當我們有了觸動事物核心的敏感時,才真正明白細節給我們帶來的巨大力量,因為它可以使我們看得更多,看得更遠。佛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佛獨具慧眼,從一花一葉之中,看到比凡人深得多也遠得多的東西。懂得細節的人,往往能占盡先機。但凡有智慧的作家,在他們的作品中總會表現出一定的先知性。同為凡人,為何他們會有這種先知性?究其原因,是他們觸碰到時代的脈博和神經,從細節出發,觀凡人之不能觀,悟常人之不能悟。
細節,總是腐朽事物的報喪者、新鮮事物的召喚人。當宗法制度在第一個諸侯國被破壞時,當文字獄興起、抓起第一個書生時,當官僚資本主義壓迫第一個民眾時,當中國國門第一次被外國列強打開縫隙時,這些細小的跡象都預示著某種地覆天翻,而有智慧的中國人會毫不猶豫地見微知著,迎接變化,抓住機遇,從而成為一個時代的先驅者。
常言道:“細節決定成敗。”這話一點也不夸張。但凡心中懷有大愛又能關注細節的人,必能為時代所成就進而成就一個時代。
高考作文800字范文四:拒絕平庸
海燕拒絕平庸,它不安享溫暖的小屋,在暴風雨中任意穿梭;雄鷹拒絕平庸,它不棲息于安全的枝頭,在蔚藍的天空中自由飛翔;臘梅拒絕平庸,它不祈求陽光的呵護,在寒冷的冬天毅然綻放。
正是有了這些生靈拒絕平庸的精神,才會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生命奇跡,構成了我們豐富多彩的世界。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如此豪邁又帶有些叛逆精神的詩句也只能出自那詩仙之手了。李白不像杜甫那樣一生憂國憂民,他活得更輕松自在,更有尊嚴。
李白沒有和那些平庸之人一樣,迎合上司,討好權貴,阿諛奉承,出賣自己的人格和尊嚴。他看不慣統治階級內部的腐朽和沒落,于是便“仰天大笑出門去”,發出了“我輩豈是
蓬蒿人”的感嘆。此后他游歷名山大川,留下了千余篇佳作。“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等名句至今仍被傳誦。李白拒絕平庸,他選擇了一條自己的路,鑄就了自己多彩輝煌的人生。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如此閑適安逸的田園生活也只有陶淵明的詩句中才尋的見。晉朝,一個瘋狂的朝代,八王之亂,亂到天昏地暗。陶淵明在宦海之中浮浮沉沉幾十年,他倦了,累了,他不想與那些平庸的人同流合污,因為那些做法違背了他內心的向往與原則,會讓他喪失自己的人格與尊嚴,于是他決定歸隱山林,在靜謐田園生活中去尋找藏于濁世的清流。在山中的日子真是好啊,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自己種植,自己收獲,還能時不時的去桃源看看落英繽紛的美景。陶淵明拒絕平庸,拒絕世俗的理念,在田園生活中完成了對自己靈魂的洗禮。
小草甘于平庸,于是它只能默默地生長,沒人在意它的感受;野花甘于平庸,于是它只能成為萬紫千紅中極其渺小的一朵,無人留意它的存在。綠葉甘于平庸,于是它只能給花作陪襯,沒人注意它的犧牲與奉獻。
人們沒有辦法選擇自己的出身、家庭,平凡不可避免,但我們一定選擇一條拒絕平庸的路。當我們踏上這條路時,我們的創造心,進取心將全部調動起來,保持自己高尚的節操,堅持自己的原則,勇敢的追求自己的目標。在人生的路上恣意揮灑自己的豪邁,擁有的便是一個不平庸的,輝煌的人生。
高考作文800字范文五:天平和七弦琴
理智和情感是人類生活中的兩只腳印,人類在認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長都和他們的理智私感情有關。
認知事物當然必得有嚴格的理智,不能縱容自己的感情和好惡。如果僅僅以感情的親疏遠近來下結論,大多數情況下會得出錯誤的判斷,正如《韓非子》里那個宋國的富人,他的兒子與老人說的是相同的話,而他聽憑感情的親疏遠近卻得出了不同的結論,這當然是沒有道理的。又如《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鄒忌的妻子私他,姬妄畏他,而客有求于他,都說他美于城北徐公。鄒忌最后排除了感情因素的干擾,悟出了一番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
“禍患常積于忽微,智勇常困于所溺。”因為有所溺,有好惡,感情上有親疏遠近,人們在認識事物時便易于被迷失雙眼。這時惟有理性的火光才能照亮黑暗混濁的末知世界,人類要到更高更遠的地方去,健全的理性才是可靠的階梯,布魯諾被燒死在鮮花廣場時,歡呼的人群又何嘗不以為自己才是真理的掌握者呢?但是布魯諾相信理性這個“內心的教師“,他要讓“所向披靡的論據萬箭齊發“,射穿習慣和感情上依賴的迷霧,把人類在認知事物的道路上引人正軌。
理性固然在認識事物中不可缺少,但我們能因此完全排除了感情因素嗎?難道感情在認知過程中永遠起著反面的作用嗎?
康德仰望星空的時候,他的內心泛起的是崇高的感情,正是靠了這親近永恒、親近真理的感情,他才能在認知彼岸的道路上不斷前進。沒有感情的存在,人類生活會陷人刻板和抽象,我們認識事物不僅要分辨對和錯,也要知道美和丑啊,沒有了情感,藝術如何存在呢?只剩下了冷冰冰的法律條文,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一切熟悉的溫情都離我們遠去,我們能說我們認識了世界的本來面目嗎?生活又有什么樂趣呢?即使是大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也是看重情感在認知中的作用的,有人向他提出一個設想時,他并不判斷正誤,只說:“啊,真丑!“他不愿意在丑的事情上花費時間,在他眼中,即使是物理學中丑也不能立足。
因此我們認知事物時,既要有冷眼,又需要熱心,雖不能任憑感情的親疏遠近去判斷,又不可僅僅是可憐的“數字化生存“。在理智和情感、天平和七弦琴的引導下,我們才能“詩意地棲居”。
看了高考作文800字還看:
1.高考優秀作文800字范文5篇
2.注重細節高考作文800字精選5篇
3.關于細節的作文800字精選5篇
4.2015年最新高考滿分作文范文5篇
5.責任的高中優秀作文800字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