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優秀作文范文3篇
高考優秀作文范文一、元旦遐思
我們行走在大街上,看到各色各樣的景物,難免會陷入沉思。沉思會帶給我們無線積極的向往。它會成為我們行事的標桿和動力。但是沉思是要會思考,抓住事物本身的面貌去感悟。出國留學網作文欄目的小編把這篇具有深度意義的文章分享給你們,你們喜歡嗎?
偶爾在街邊散步,當風吹過,幾片枯盡的葉子辭別枝極,在空中翻飛旋舞。我想,于這凋零之中,實在飽含了一種自由之美。
偶爾在寒冷的冬天,為一朵凋敝的野花哀嘆,那褐色的花瓣覺見不到半點水氣,孤孑地垂在那里,有一種蕭索的姿勢。我想,人有時竟不如這朵野花,凋零雖不可免,但一生中尚且會有一次綻放。
偶爾在林立的樓廈間發現一攤廢墟,或許,它也曾堂皇富麗。高樓的華彩和廢墟的死寂本不是同一個世界,但在廢墟之中,喧騰與寧靜卻倏然有了交集,這正是對堪忍世界真實的照見,是自然最無言的呈現。
偶爾站在橋上俯眺,橋下行人匆匆來往,車輛川流不息。這樣喧騰的景象,恐怕得證老僧的心湖也會泛起漣漪。我想,這樣熙攘的步調,究竟是為了追趕,還是為了躲逃呢?
偶爾望見一幕絢爛的煙花在夜空綻開。伴隨轟鳴的遠逝,煙花很快就淡出了視野,忽然光亮的天空又沉寂下來。我想,倘若光鮮過后注定消逝,綻放須臾就要凋零,生命之花又該怎樣盛開才算得上完滿?
偶爾夢見幾株猗郁的菩提樹,樹枝上的菩提花開放正盛,在陽光的映染下,照射出金色的光芒。于光芒之中,菩提樹成了證悟的大佛,參坐在那里,仿佛能夠無視周遭的塵囂與喧嘩。我想,究竟要怎樣的歷練,我們才能像這幾株得證的菩提樹呢?
偶爾……
偶爾我們降臨在這個世界上,同樣地生活,同樣地忙碌奔波。唯有讓我們的心靈之湖平靜無波,我們才有可能真實地照見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也才有可能在一切喜樂、悲傷、美善、丑惡之中體悟到智慧。
體悟并不是難以達成的修煉。吃飯是一種體悟,睡覺也是一種體悟,體悟的法門是要用一顆柔軟的心碰觸整個世界。
“柔軟心是大悲心的芽苗,是菩提心的種子。”春草又綠是柔軟的,秋葉飄零也是柔軟的。用一顆柔軟的心為一次重逢而快樂,用一顆柔軟的心為一次離別而悲傷。唯其柔軟,我們才能到更多的歡愉與傷痛。唯其柔軟,我們也才能在這無常的世界里為自己的心靈辟出一片無垢的凈土。
讓我們在心底埋種下智慧的種子,用柔軟澆灌出并蒂的菩提!
高考優秀作文范文二、伸手
伸手,可以是拿東西,可以是亂扔東西,可以是撿東西,卻也可以是助人為樂。伸手的方式不同,想法不同,自然會有不同的效果。有時候,一次伸手就可以滿足自身;有時候,一次伸手就會讓整個空間都臟亂不堪;有時候,一次伸手就可以讓一個地方煥然一新;有時候,一次伸手就可以換來與之前有所不同的快樂。
曾讀過一個故事,故事里有兩個主人公,一個是漆工,還有一個是船主。漆工在做好自己的工作以外,還花了時間補好了船的漏洞。也是因為漆工的修補,才避免了慘劇的發生,挽救了船主和他孩子的性命。如果故事并沒有這樣發展,漆工在做好了自己的工作以后就什么也不管,那么最后的結局將會怎么樣呢?相信你們都能夠想象得出來,也相信你們明白了伸手的重要性,一次伸手意味著什么,一次伸手傳遞的又是什么?
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并不缺少伸手的事件。公交車上,給老人、孕婦和小孩讓座;走在路上,有人迷了路,伸一下手指;電梯上,遇到著急的人,你讓一下;在任何公共場合排隊的時候,不要插隊。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每天都會遇到的,最平常的事。這是最能體現一個人道德文明的時刻,也是最能體現一個人的公德意識的時刻。
有人說,上帝在關上一扇門時會打開一扇窗。雖然有時候上帝會在你最需要的那扇門的時候將它關閉,但是它也會為你打開一扇窗。只要你伸手,它便會照亮你,讓你收獲滿滿的陽光和暖意。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幾次的伸手,幾次的給予別人溫暖,點亮心中的明燈,你將擁有光明程亮的前途,也將照亮同行的人。伸手,你的周圍將會被愛圍繞,你的周圍將會充滿著無數的溫暖。
人生不過是幾次伸手和幾次給予別人溫暖,伸手之間,你會挽救生命;伸手之間,你會讓這個環境更加美好;伸手之間,你會傳遞人性的溫暖。如果每一個人都能把這樣的溫暖傳遞給別人,那么世界將會充滿愛。在你未來需要幫助的時候向你伸出援助之手。曾經,是你伸手溫暖別人,那么以后,就是別人伸手溫暖你,一同擁抱世界,擁抱溫暖,擁抱愛。
伸手,不過是一念之間。
高考優秀作文范文三、距離,讓你我更美
曾經,我們對飲于清輝之下,賞明月,共話嬋娟;而如今,小學生都知道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是一顆死寂的星球。那么,再當你執起酒杯時,是否還有“但愿人長久”的憂情?愈近的距離,讓充滿詩意的文明不再具有美感。
科技,帶來便利、知識的同時,也將我們僅剩的一點意象剝奪了。在對美好的事物進行追求時,我們是不是更應存一份謹慎之心,與美好事物保持一份距離,讓美好的事物更美?
行走于心靈,徊徉于紅塵的林徽因便是如此。當一位才華橫溢的小生為你作出人生第一篇詩歌,當一位才子手執一把油紙傘在雨巷中靜靜守候只為與你擦肩而過,敏感的心難道不曾為此動容?然而,愛情至美,青澀的花果采摘下恐怕終究會成為一枚苦果的。于是,你保持了一位女子的堅守,選擇了一個合適的距離,讓兩個人的故事被傳為佳話,而不至于讓徐志摩和自己都受傷。在這若既(即)若離的朦朧距離中,他們在對方眼中都變得更美好了。
張愛玲曾經說:“白的天上是一輪明月,而紅的則是墻上的一灘蚊子血。紅的成為了一朵紅玫瑰,而白的便成了一粒飯米粒。”她這般說,自己也確有這般體會。曾經,她相信愛情,相信胡蘭成,然而情感與空間距離的愈來愈近,卻將兩人都撕扯得體無完膚。距離的接近并沒有給他們之間以絲毫的美感,反而讓他們之間的距離更遠。
在科技館中,曾經保持著一份童真,對著美麗的蝴蝶有著無限的幻想的同學們是否依然有著對美的幻想?看過蝴蝶的翅膀結構后,我們在以后的生活中看見蝴蝶只怕再也想不到梁山伯與祝英臺之間凄美的愛情故事與詩意,而只能聯想到蝴蝶翅膀上那些凹凸不平的結構了。
紛繁的世界里,我們保持人與人之間的一線距離,人與物之間的一尺距離,人與事之間的一丈距離。或許,曾經你想保持的美感足以讓你回味無窮;拉近一線距離,那些曾經美的故事、事物會在瞬間瓦解。
保持一線距離,別讓顯微鏡破壞了你,更遠你在我眼中更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