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高考微作文
2015年北京高考微作文題目:三選一
1、任選三國演義,四世同堂,巴黎圣母院和平凡的世界4部名著中的章節片段做推薦,并陳述理由
2、以圓為題寫一首詩或抒情文字
3、首都不文明現象評論(幽默的形式寫禁止吸煙 禁止賽場謾罵 禁止貼小廣告?)
2015年北京高考微作文范文:
王旭明:語文,讓我歡喜讓我憂
語文,讓我歡喜讓我憂。喜的是曾經那一位語文老師講的那篇課文,讓我難忘。愁的是從小學到中學,說不完的風景、校園和最最最,寫不盡的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尤其是讓你難忘的一件事和一個人,一聽這題就渾身哆嗦。別無所求;求給我們提供更多的好范文,求給我們安排更多的好老師,求給我們設計合理的考試題和讓我們享受每一堂語文課吧。語文,讓我歡喜讓我憂愁。
王旭明:語文是埋在我心頭的一座墳
語文是埋在我心頭的一座墳。在這座墳中,埋葬著我真實的情感、深刻的思想和許多本該永遠記住的騷客文人。語文是我曾經的理想、是過去的詩話般青春,是我所有本領的基礎,是作為一個中國人的根。語文讓我欣喜、驕傲和振奮,又讓我傷感、失望和苦悶,帶來了千萬次的提問。語文是淚水漣漣,是春雨滴滴,都是我的魂。
2015年北京高考微作文延伸閱讀:
6月7日上午11點半,北京高考第一科語文考試結束鈴響起,備受關注的高考作文題目也隨之公之于眾。2015年北京高考作文的自由度提高,微作文采用“三選一”模式,而大作文則在“假如我與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深入靈魂的熱愛”的兩命題作文之間二選一。
42歲的作家酒徒(本名“蒙虎”)驚奇地發現,2015年的微作文三個題目之一—“以‘圓’為題,寫一首小詩或一段抒情文字”似曾相識,“這不是1991年我當時高考的小作文么?一見如故啊!”北京青年報記者查詢往年資料得以確認,時隔24年,北京高考作文出現了“高仿”題目。
微作文題目“圓”
極似1991年全國卷小作文
在剛結束的北京高考卷中,可選擇的微作文題目為“請以圓為題,寫一首小詩或一段抒情文字”。而在1991年的全國卷里,首先給出了一段“圓是可以想象成很多不同的物體”的閱讀材料,隨即要求考生“把圓想象成另一個物體,寫成一篇200字左右的想象作文”。乍一看,兩則題目都是與“圓”有關,極其相似。
作家酒徒回憶當年自己在內蒙古家鄉參加高考,對“圓”的作文題記憶猶新,“當時我們考的是全國卷,作文兩個題,一個小題15分,一個大題35分。小題就是圓的想象作文,比較自由,大題是近朱者赤的議論文。我記得我當年寫的是海邊的鵝卵石,算是一篇抒情散文。”酒徒還向北青報記者打趣道,“估計當年的考生成了出題人吧。”
“圓”的作文題,同樣勾起了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某教授的回憶,“我也是1991年高考的,對這個題目有些印象。記得當年很多人都說想象這圓都快沒邊兒了呢。”那一年,江蘇和內蒙古雖相隔千里,但全國考生都用一套試題。
專家稱2015年微作文“圓”寫作限制少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中學語文教研員夏宇表示,與1991年的考題相比,雖然也都是以圓為主題,但是1991年的考題對于圓的要求非常具體,限制性要求很多。題干中要求把圓想成一個畫面或一個鏡頭、一個場景,不要寫成故事,這就是一種限制,是一種形象思維和想象方面的考查。但是,今年北京語文卷中對于圓的主題,什么限制都沒有,只要求以“圓”為題,寫一首小詩,寫一段抒情文字,允許學生思維發散,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創造性想象方面給學生更加寬闊的舞臺。
比起1991年的試題,這個題有意思得多,寫一首小詩,可能寫成“我的感情很圓滿”,這樣學生表達的題材會更開闊。在寫詩方面,古詩文、現代詩都可以,更可以發揮一些學生的思維才情,從另一方面說,也體現了高考對不同類型學生的尊重和發現人才的一種渴求。
鏈接
2015年北京卷高考語文作文題
微寫作(10分):從下面三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照要求作答。不超過150字。選擇3:請以“圓”為題,寫一首小詩或一段抒情文字。
1991年全國卷高考語文作文題
題目: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圓,要求學生寫想象作文。他舉例說,比如,你可以把這個圓想象成一輪滿月,然后以滿月為重點,再用天幕、云彩、柳梢等作為陪襯,構成一個美麗的畫面,再把這個畫面用文字描述出來就是想象作文。圓是可以想象成很多不同的物體的。請你根據這位老師的啟發,把這個圓想象成另一個物體,寫成一篇200字左右的想象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