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語文高考作文
眾所周知高中語文中作文是占著很大比例的分數的。而如果在作文中增加一些名言警句也有利于增加我們文章的韻味。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江西省語文高考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江西省語文高考作文篇1
經常想想自己擁有什么,這就是知足;而常常想想自己沒有什么,這又是不知足,不滿足,不知足不滿足就會去進取、追求。人生就是行走于這兩面之間的,一方面要知足,另外一方面又要不滿足。何以言之?
知足是針對物質享受、生活待遇等方面而言的,是針對名利、私欲等方面而言的。而不滿足則是針對理想、事業,精神境界、人格品位等方面而言的。人生這兩方面的知足和不滿足并不矛盾,而是相輔相成的。
先說說知足吧。人要知足,才會快樂、幸福。社會之大,財富多寡,是不可能均等的。任何社會均有貧富差別,不可能人人生而一樣。如果一個人,他老是去往高處看,往上面去比,他必然產生煩惱,產生痛苦,他會總覺得自己處處不如別人。別人大魚大肉,他只能粗茶淡飯;別人錦衣繡緞,他只能粗布短襖;別人寶馬香車,他只能徒步而行……攀比是痛苦的根源,欲望是人生的大敵。
不去攀比,去除欲望,在生活方面,在名利方面,淡定從容,清心寡欲,你才會感到天高云淡,鶯歌燕舞、鳥語花香。知足,而且只有知足才能給你帶來快樂、幸福。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一種現象:窮人往往快樂,富人卻常常痛苦。為何?就是因為窮人容易知足,而富人很難知足。
再說說不滿足或進取吧。人,畢竟是高等動物,除了吃穿住行這些物質方面的東西外,畢竟還有更高層次的追求:事業、理想,人格修養、精神境界等等。在這些方面,要永遠地不滿足,要永遠地追求、進取。
人稱“數學鬼才”的劉路從小就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愛好數學,鉆研數學,但又不一味地追求考試分數。他一如既往,矢志不移地追求、堅持自己的興趣愛好,最終有所獲——破解了“西塔潘猜想”——震驚世界,一舉成名。他說他還要走得更遠。
上演“草根傳奇”的林書豪,開始只是個“板凳球員”,是他的不斷進取,不斷追求,永不言棄的堅持精神,打開了他通往“羅馬”的大門。林書豪的追求、堅持幾乎達到了極限,像他這樣懷揣NBA夢想,不停輾轉各球隊試訓,哪怕只為一個板凳上的末席名額的球員,在美國大有人在,其中絕大多數人都失敗了,可林書豪沒有滿足,沒有停步,他最終成功了,他表示,不管路途有多少風雨,都永不滿足,去取得更好的戰績。
人生均如此,一方面要知足,知足才能常樂,知足才有幸福;一方面又要不滿足,不滿足才會去追求、進取,才能抵達人生中的一個個風景如畫的高地。
江西省語文高考作文篇2
在當下,中學生有三怕,怕奧數、怕英文、怕魯迅。對于前兩者,我倒心有戚戚焉;對于后者,我不僅不怕,反而喜歡。
當今中國的中學生,目光盯著升學,壓力山大。奧數、英文是兩種特別的東西,它能幫助中學生走上升學的捷徑,中學生總是怕學得不好,拿不到高分,而語文學科無論怎么考,分數既高不上去,也拉不下多少(這是中學生尤其是高中生的“共識”),且語文課程中的“魯迅”更是難得如同蜀道,以致大部分同學都“仰天脅息坐長嘆”。
先生的文章博大精深甚至晦澀難懂,確實并不淺顯。但這能成為我們怕的理由嗎?縱觀先秦諸子散文、唐宋詩詞、明清小說,又有哪一個是既淺顯的?對于精華,唯有一字一句仔細琢磨,方得真滋味。“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當生活安逸了,人就被生活所累了。”“心事浩茫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字字珠璣,意味深長,發人深省,難道都讓紅塵掩蓋了它們?
世事滄海桑田,思想卻亙古不變。
“魯迅”這個名詞就其本質,已經不再是周樹人的筆名,也不是一代文豪的代稱,而是正義力量的象征。試看當今社會,孔乙己化身為教授,不是“竊書”,而是“抄書”;阿Q復活了,在網絡炫富炫闊;祥林嫂復活了,在底層呻吟;乏走狗復活了,披著專家學者的鍍金外衣,依然向著窮人狂吠;閏土復活了,失學打工,沒有了美麗的家園……誰怕魯迅?只有孔乙己、乏走狗、魯四老爺之流。
中學生不應怕魯迅,應當正視社會現實,不能只沉迷于書本。脫離社會的書本知識斷然不能有助于中國的進步!
如果中學生只被奧數、英文統治頭腦,只為分數而學,到頭來,思想必定是一片廢墟。急功近利的學習只能損毀我們的未來,未來中國一定需要思想深邃的學者。怕魯迅,就必定不能“樹人”。“人”樹不起來,地平線上就不會升起復興崛起的希望晨曦!
江西省語文高考作文篇3
山腳下,流水潺潺,鳥語花香;山腰上,古木參天,林靜山幽;山頂上,云海茫茫、群山隱約。游客們有的于山腳賞景,有的流連于山腰,卻只有極少數人選擇了繼續攀登。
繼續攀登,看是簡單的口號,卻要讓說者拒絕多大的誘惑、忍耐多難的艱辛?登山如此,生活亦是如此,日益豐富的社會總是會給奮斗在路上的人們提供各種享樂的機會,燈紅酒綠的時代也會讓稍有成就的青年止步于眼前的美景,恐懼繼續攀登的孤寂。可是,生活是不會停止的,過早止步的人們會失去多少苦盡甘來的樂趣。因此,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應該繼續攀登,永不停止。
“寧可暴死在未知的路上,也不愿一路走在安逸之中”的優米網創始人王利芬,在人生登頂的途中,在山腰處望見了自己人生的美景,作為一名非常成功的職業媒體人,王利芬半山腰處的美景可謂比別處都略勝一籌,但她不喜歡這種“一眼望到頭”的生活,不安分的她選擇離開央視自由創業。當很多“過來人”告訴她前方的山路“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猿猱欲度愁攀援”的時候,王利芬選擇了“在路上”——不貪圖安逸和克服萬難的精神讓她在坎坷的登頂路上永不停止,見到了屬于自己的高處,取得了成功。
當然,生活中的誘惑實在太多,山腳山腰的美景又實在讓人不忍離去,面對這一切,我們又該如何保持那一顆繼續登頂的心?香港著名推銷商馮兩努給出了答案,他說:“世界會向那些有目標和遠見的人讓路。”的確,盡管眼前的綠柳花紅暫時遮住了你登頂的雙眼,但如果你心中有目標,有向上的勁頭,你便不會停止你攀援的腳步。
曼德拉用“爬上一座大山后,你會發現有更多山要攀登”來形容他卸任總統后的生活。曼德拉在他的人生旅途中,選擇了“繼續攀登,永不停止”的生活方式,一直到他去世,他都不停地在人生的山峰攀登。于是,曼德拉成為了去世后極少數被世人記住的人之一。是啊,人生不能徜徉在山腰的美麗,而是要不停地攀登一座座高山。
繼續攀登,永不停止!永不停止于山腰的美景中,永不停止于登上一山之頂的喜悅中。
江西省語文高考作文篇4
一縷陽光刺破了黑暗的縫隙,于是縫隙里便有了新鮮與活力。同樣,一席傾聽讓心靈插上翅膀飛越了茫然,于是心靈便有了空靈與清爽。
曾經流浪在一個聽不見風聲,沐不著云雨的角落,以為在天與地之間,日與夜之間,只聽得見自己的呼吸就夠了,于是拒絕了陽光。濕潤的空氣竟在一夜之間將我流浪的繩子斑駁上悠悠綠意,像是走進氤氳的夢境,無奈最終棉絮收容了溫存的淚水。我記得很早很早的我像獅子般張開雙臂在細膩的煤渣跑道上狂奔,跑道像一條寬長的海藻發出古樸深邃的幽香。或許是自己的疏忽,一時間成績竟成了我唯一的救命稻草,被風雨肆虐了一季的操場如玻璃紙般迷眼,可我覺得它仿佛是一座孤島,而我也正在自己的路上頂著風,冒著雨,苦苦地走,所有的顛簸都在腳底打繭,所有的風云都在胸中郁積,所有的汗水都在膚上打皺。可結果呢?步步引出迷茫,似乎一路風塵仆仆而來,揚起的風沙掩埋了身后孤寂的腳印,而前方亦困惑,亦恐懼。
像一片飄零的樹葉在風中跳著別人自以為美麗的舞蹈,一向高傲的我第一次低下了頭。來到河邊靜聽流水訴說逝去的流光,可那水底潛走的魚兒再也無力撈起那些紛繁的記憶,于是蕭索的蘆葦在水中點出圈圈漣漪,水的流光已非昨日那般溢彩。
回到教室,夜的翅膀已經覆蓋了大地,老師拿著一支蠟燭走過來,我第一次發現原來她的笑容是那樣的甜蜜,就像咖啡一樣。剎那,我的空間像是被擊碎了些什么。她坐下來給我講了許多。她告訴我扔掉那個所謂的光環才能融入集體,感受大家對你的愛,何必非要強裝起一副自強自立的神態而拒人于千里之外,有時候相信自己或許是自負的錯覺。
那夜無眠,我懂得了自己的疲憊憂傷,不得不承認是自己陷自己于暗無天日的洞穴之中,恰恰是老師垂下的一根藤索解救了自己。
我的心路歷程告訴我:有時在自己挖破手指也攀援不出的洞穴中,別人垂下的枯藤或許就是你的救命稻草。握住它吧。
江西省語文高考作文篇5
虎嘯深山,魚翔淺底,駝走大漠,雁排長空……世間萬物各有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生命的玄機是找到自己的位置,綻放屬于自己的光彩。
找準位置,需要審視自我,認清自我,用一顆平靜的心聆聽自我價值的呼喚。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
如果我是山,就要站成一種尊嚴,讓山花燦爛,山風拂面,讓每一處角落都滲透夢的語言,讓我的價值在太陽底下展現;如果我是水,就要流成一種磅礴,讓小船遠航,魚兒歡暢,讓每一股細流都一往無前,讓我的價值迎風吟唱。
找準位置,需要相信自我,肯定自我,用一顆不屈的心擎起千斤重的理想。
也許我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也許我們“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也許我們“仰天大笑出門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法,但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其中有幾多豪邁與灑脫。真正的英雄是在自我相信、自我肯定中升起的傷痕累累的星。
找準位置,那是張騫“鑿空”的駝鈴陣陣,那是蘇武牧羊的忠潔剛烈,那是昭君出塞的黃沙漫漫,是衛青迎向大漠的旌旗獵獵,是岳飛拔劍戟地,仰天長嘯,壯懷激烈,是鄭和下西洋的浪花飛舞,雄心勃勃。
找準位置,不能讓迷霧遮住雙眼,不能任狂風吹散信念。即使我的紫葡萄化為深秋的露水,即使我的鮮花依偎在別人的懷抱,我們依然堅強地擦亮雙眼,尋找生命的契機,等待機遇的光臨。
綻放光彩,勇敢地迎接生命的挑戰,讓生命像寶劍鏗鏗鏘鏘閃著寒光,讓生命像寒梅的一縷暗香。居廟堂之高而心系蒼生,處江湖之遠而樂觀豁達。
綻放光彩,即使我只是一只小小的飛蟲,也要努力飛翔,努力張開翅膀去擁抱自己的夢想。
沒有人因為平凡而注定平庸,平凡的“雷鋒”那是和諧社會的“螺絲釘”,平凡的“焦裕祿”那是兩袖清風的豐碑,你和我只要找準自己的位置,平凡的崗位一樣會有生命的亮色,平凡的付出一樣可以匯聚成江海。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英雄,找準位置你會像蛟龍掠過淺灘小河,到浩瀚的海洋上擊水三千;你會像大鵬飛越平地低空,在蒼茫的天宇中扶搖直上。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找準位置,綻放光彩。
江西省語文高考作文篇6
道學學派的鼻祖老子有言:“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幾千年前的老子就道出矛盾的對立統一性,怕與不怕是相依相賴而存在的,沒有絕對的畏懼或喜歡,一切取決于你的態度。有時,怕與不怕就像天平的兩端,你起他就落,你落他便起。
“中學生有三怕,奧數、英文、周樹人”成了流行語,一定有其根源。
何為畏懼?英國心理學家理查德懷斯曼說:“畏懼是當一個人沒有能力解決某一事物時產生的恐懼、退縮的情緒。”
在此,我便暫且以“怕奧數”為例來說明吧!眾所周知,奧數是一門十分難的學問,特別是文科生,更想對其敬而遠之。我們可以把“奧數”理解為“深奧的數 學”,對一般人而言,深奧的數學往往超出其承受范圍,所以,同學們會對奧數產生畏懼感,怕觸碰奧數;然而,俗話說“跳一跳,摸得到”,對于一些智商較高的 同學,他們有能力去解決這一類的問題,于是乎,他們對于奧數的喜愛便勝于害怕。
由此,我們得出一個結論:一個人害怕與否,其能力的高低是關鍵因素。
然而,我們也不能完全說是如此,大多數的中學生智力相當,卻還會出現害怕與不怕的區別。
林徽因說:“真正的平靜,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而我要說:真正的不畏,不是避開難題,而是敢于直面問題。中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并不是 一個數學天才,然而他有一顆強大的心,面對數學問題,他從不退縮、不逃避,反而選擇直面難題、認真鉆研,體味其中的樂趣。于是,他強了,畏懼便弱了,他對 數學的喜愛也就多了一分。最終,他登上了數學的“高峰”。
徐志摩在《想飛》中說:“是人沒有不想飛的,老是在這地面上爬著夠多厭煩,不說別的。飛出這圈子,飛出這圈子……凌空去看一個明白——這才是做人的趣味, 做人的權威,做人的交代。”怕與不怕,是相互依賴、相互依存的,只有當你鼓起勇氣,鑒定你那顆追求向上的心,直面問題,你的喜愛便會戰勝畏懼,你便會攀上 高峰。
江西省語文高考作文篇7
一顆光溜溜的石頭,靜靜的躺在小溪里,溪水緩緩的流過,魚兒自由自在的游過;靜靜的躺在小溪里,透過清澈的溪水看著藍天白云,看著風兒追趕著四季,它哭了,哭得很傷心。
一年,兩年,年復一年,愛過樹梢的知了,喜歡過走過的女孩,恨過對面岸上罵人的大嫂,討厭過踩在我身上的那雙小腳丫,也為那對情侶的分手,傷心的哭過,為他們祈禱過。
我,除了擁有這顆多愁善感的心,沒有華麗的外表,沒有魚兒自由自在游走的尾巴,沒有白云的愜意舒展,也沒有風兒的調皮,除了能靜靜的躺在這里,經歷著四季,磨礪著歲月,我還能擁有什么?!我只有這顆多愁善感的心!
知了走了,女孩長大嫁人了,大嫂搬走了,那雙小腳丫再也沒有見過了,那對情侶也早已各奔西東。我的心碎了,這是我唯一擁有的東西,我嘩啦啦哭了,哭了整整三天三夜!又哭了整整一個冬天!
今年開春,我決定再也不哭了,雖然自己很殘缺,沒有風的自由,沒有魚的走動,沒有人類的智慧,但是我發現自己除了有一顆多愁善感的心,還擁有一副好嗓子!這,就足夠了!我要用美妙的歌聲,讓知了愛上我,讓那路過的女孩停下來為我鼓掌,讓來這里的情侶充滿歡笑!
夏天來了,知了就站在我對面的柳樹上,我們盡情的對唱,溪水為我伴奏,魚兒為我打鼓,路人為我鼓掌,情侶們都來了給我們和聲。
我的心頭感覺到幸福,一種莫名的幸福,一種從未有過的幸福!我覺得這個世界充滿了愛!
知了決定嫁給我了!我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石頭!我不再一無所有,不再寂寞孤單,不再一個人哭,可是,我還是忍不住哭了,嘩啦啦的哭了。
秋天來了,我最心愛的知了,死了,短暫的幸福愛情,就這么快又面對生離死別!又一次,我為她哭了,哭得昏天暗地,痛徹心扉!可是我知道,她永遠活在我心中,我擁有她的一生。溪水過來撫摸我,魚兒鼓勵我,路人同情我,情侶們都來安慰我。我突然發現,我原來擁有那么多的好朋友!原來幸福,從來沒有離開過我!
冬天來了,溪水結冰了,我依然靜靜的躺在這里,雖然我看不到藍天白云,看不到路人了,但是我能聽見路人歡快的腳步聲,能聽見情侶的嬉戲歡笑聲,能感受到風兒的調皮,我情不自禁,情不自禁放開我的歌喉,盡情的歌唱,我要用我最動聽,最美妙的歌聲,融化這蓋在上面的冰雪!
從此以后,每當有人路過這里,總能聽到它動情的歌聲,它要用歌聲,點亮人們心頭的希望,點燃人們生活的熱情,給每個人送去祝福,送去溫暖。因為他覺得,他擁有無限的愛,擁有一個豐富多彩的人生!
第二年夏天,知了在盡情的歌唱,而他,卻哭了!
江西省語文高考作文篇8
平凡的沙子中蘊含著寶貴的黃金,平凡的泥土里培養出鮮活的生命。平凡的事業后矗立美麗的人生。
我們不必去羨慕明星的集萬寵于一身;不必去渴望政治家的縱橫捭闔;不必去刻意追求榮華富貴。
只要你把握得好,平凡的人生也有別開生面的景致。袁隆平一個農大畢業生,到農校任教。他教學十分認真。他教授生物學、作物栽培、遺傳育種農業基礎課和專業課,邊教邊學,并走出課堂,來到田間地頭,從實踐中找答案。他不滿足于僅當一名合格的中專老師,還想在農業科研上搞出點名堂來。
在漫長的19年教學生涯中,他在教學中積累知識,又通過教學、生產、科研相結合,創造出了許多農業科技成果。如今,袁隆平的雜交水稻不僅破解了中國糧食短缺問題,也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一個平凡的教書匠,不固于三尺講臺,放眼大地,放眼未來,種植夢想和希望,播灑心血和汗水,終于做出了澤惠世界的大事業,收獲了沉甸甸的人生。平凡的崗位,擁有一顆不甘平庸的心,就能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
一個郵遞員會向客戶作自我介紹,并請客戶也介紹自己,為的是當客戶出差不在家的時候,他可以把客戶的信件暫時代為保管,打包放好,等客戶回家的時候再送過來。這個郵遞員就是郵差弗雷德。弗雷德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情,不做到盡善盡美決不罷休。
他的準則是,無論人們怎么慌亂,其他人怎樣擔心和著急,他都不會因此而敷衍了事。他從未耽誤或誤投過任何一個郵件。他從不投機取巧,追求絕對準確。他一心一意地為客戶著想,通過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為客戶提供了不少超值的服務,讓每一天都成為自己職業生涯的代表作。在美國,無論是全球頂尖的大公司,還是一些正在成長的中小公司,郵差弗雷德已經成為創新服務和增值服務的代名詞,企業每年都設立“弗雷德獎”,專門鼓勵那些在服務、創新和盡責上具有敬業精神的員工。
弗雷德改變了2億美國人的觀念。身處平凡,但拒絕平庸!機遇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看你是否去尋找,在平凡的事情中做出不平凡的成績來。一切不平凡的業績都出于平凡,把每件平凡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不平凡。對待工作,一是不要輕視平凡;二是不要把平凡工作做成平庸。不要滿足于尚可的工作表現,要做最好的,你才能成為不可或缺的人物。
江西省語文高考作文篇9
“奧數、英文、周樹人”,大多數中學生談之色變,我們因奧數難尋的解題方法而退縮,因英文脫離母語原則而不敢邁進,最后面對周樹人艱深難懂的文字,我們徹底恐懼。這一系列的膽怯,有我們自己的原因,也有學校、國家的責任。
“怕”的背后,有你我的“惰性思維”。
我們所懼怕的“奧數、英文、周樹人”恰恰是需要我們進行長時間、深度思考的。但如今的中學生早已被家庭、社會圈養成一個個只知享樂、不會思考的“沙發人”。現盛行的娛樂節目一步步地蠶食著青少年走向勇于探索的好奇心,一步步地引導者青少年走向僅僅滿足于大腦皮層微量興奮的深淵。想想古時“聞雞起舞”的志士,“頭懸梁,錐刺股”的學子,還有“鑿壁偷光”的讀書人,他們拋卻惰性思維,勇于向課本中艱深難懂的知識發起挑戰,終將難以降服的知識收入囊中。“奧數、英文、周樹人”,確有難以接受之處,但如果我們能破除惰性思維,征服這一切自然不在話下。
“怕”的背后,有老師的引導不當。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韓愈一語點破老師的作用。著名英語專家俞敏洪在創立“新東方”初期,便堅持“新東方式教授方式”,并規定所有新進老師,必須經過培訓才能上崗。這是因為俞敏洪知道,只有正確的教學之道,才能讓學生真正愛上英語,只知道照著教輔念,不注重教學方法,無法讓學生打開知識這扇大門,最終讓學生對知識感到恐懼。
“怕”的背后,有國家教育體制的不健全。
在德國,青少年不僅要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還需要將文化知識不斷運用到生產實際中,也正因為這樣,德國的青少年樂于接受知識,也樂于應用知識。相反,在我們國家,不健全的教育體制制造出一堆眼睛僅停留在書本上的掃描儀,而非真正四肢健全、頭腦發達的知識分子。學習方式的單一化以及應試教育制度下學習目標的絕對化,讓我們對一切與學習有關的東西產生不滿、厭倦甚至恐懼的情緒。
在“怕”的背后,我們逐漸慵懶的思維宣告著對“難點”的讓步;老師的不當引導塵封了我們探索新知識的熱情;另外,教育體制存在的漏洞抹殺了我們探索的興趣。“奧數、英文、周樹人”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我們惰性的思維、學校和國家不完善的引導方式以及由此導致的整個社會的畸形的價值取向。
江西省語文高考作文篇10
當黎明的第一縷曙光微微灑向大地時,多少黑暗中的青年因為它的出現,而放射出了人生的耀眼之光。
朝霞給了一位青年巨大的文學魅力。一次,屠格涅夫在無意中看到了一篇精彩的文章,而經他打聽,這只是位無名小輩,沒有什么好作品。然而,屠格涅夫始終不放棄,在找到了作者的姑母后,對她說:"你的侄兒是一位奇才,相信他一定能夠在文壇上創出一番輝煌,請他一定要繼續創作。"這位青年,沒想到自己落魄時,無奈地信筆涂鴉竟得到了大作家的賞識。從此,他便走上了創作之路,他便是后來享譽世界的列夫·托爾斯泰。?
欣賞者心中有朝霞,有燦爛的陽光。如果沒有屠格涅夫的欣賞和成人之美,世上就少了一位頗具盛名的思想家,少了一些頗具意義的書籍,少了許多忠實的讀者。中國臺灣作家林清玄也有這樣的經歷。有一次,在他感嘆人情世態時,隨手寫了一句:"小偷,他們的思維是如此謹慎,手腳是如此靈活,像這樣的人,做世間的任何一件事,都能成就一番事業,為什么要走上不歸路呢?"也正是這句話,啟發了一位青年小偷糊涂的心靈,一改以往的惡習,現在成了中國臺灣幾家連鎖店的老板,生意做得紅火、興旺。當他談及創業之初的經歷時,激動得說:"我的一切,都是林先生賜予我的。"?
培根說過:"欣賞者心中有朝霞,有露珠和常年盛開的花朵;漠視者冰結心城,海水枯竭,叢山荒蕪。"欣賞是一種給予,一種馨香,一種溝通與理解,一種信任與祝福……?
人們在渴盼陽光的同時已賦予了許多人生命的色彩與活力,欣賞者心中有朝霞,陽光贈予了朝霞活力。陽光,希望之光!生命之光!讓我們在陽光的陪伴下,創造出一片屬于自己的藍天,奏出人生的最強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