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是多少
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南開大學
東南大學
南京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同濟大學
山東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中山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廈門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武漢大學
中南大學
國防科技大學
吉林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四川大學
重慶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東北大學
蘭州大學
什么叫強基計劃
根據教育部發布通知說明,強基計劃主要選拔培養有志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聚焦高端芯片與軟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制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由有關高校結合自身辦學特色,合理安排招生專業。要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招生。建立學科專業的動態調整機制,根據新形勢要求和招生情況,適時調整強基計劃招生專業。
強基計劃的培養模式是什么
自主選拔在線團隊提醒,強基計劃培養有以下幾大特點:
1、單獨編班,小班授課。對通過強基計劃錄取學生可單獨編班,配備一流的師資,提供一流的學習條件,創造一流的學術環境與氛圍,實行導師制、小班化等培養模式。
2、暢通成長發展通道,對學業優秀的學生,高校可在免試推薦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學、獎學金等方面予以優先安排。
3、探索建立本—碩—博銜接的培養模式,本科階段培養要夯實基礎學科能力素養,碩博階段既可在本學科深造,也可探索學科交叉培養。
4、動態進出機制。每年會設置考核,考核不通過的考生進入普通班,同時普通班同專業優秀考生可申請進入強基班。
強基計劃的好處
1、師資力量雄厚
雖然強基計劃在相關政策中,只劃分了至少在一本線以上,但實則參與強基計劃的大學基本都是一些雙一流的高等院校,這些學校分數要求高,相應的學校自身配置好,師資力量自然也十分雄厚。
2、適合科研道路
強基計劃旨在選拔一些基礎學科拔尖的人才,所以專業上不乏數學、物理、哲學等這些基礎學科,雖說冷門了點,但是真正熱愛這些基礎學科,愿意去鉆研的同學,也能在極好的科研土壤中培養自身的學術能力。
3、招生錄取的公平性更高
強基計劃按照高考成績和校測成績按一定比例測算后的綜合成績錄取,其中高考成績占比達85%以上,高考成績是強基計劃的入場券,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公平性,阻斷了傳統自主招生中常見的灰色交易。
4、重視人才,學生可以破格入圍。
高分數出來后,學生如果入圍,就去學校參加校測。學生分兩類。第一類,五大競賽的國家級二等獎以上,夠一本線就直接入圍;其他學生,按照高考分排序,按照招生數量的4到6倍人數入圍。
強基計劃的弊端
1、專業冷門
據大多數同學的志愿選擇來看,都更愿意報考計算機、電子自動化、金融這些熱門專業,相比較而言,強基計劃的生物、歷史等專業則顯得冷門很多。
2、不能轉專業
通過強基計劃錄取的學生在就讀期間是不能轉專業的,那么如果同學選擇了自己不喜歡的學科,便沒有二次選擇的機會,這是很多人所顧慮的。
關于要不要報考強基計劃,同學們還是得根據自身情況來,真的喜歡基礎學科并且將來有深造打算的可以考慮強基計劃。
3、志愿未達到預期
參加普通的高等考試統一招生的同學,是在高考成績公布以后,再開始擇校,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讓自己的分數實現最大化的利用。而強基計劃的招生在高考成績公布以前,同學評估志愿的時候只能猜測自己的分數,若是高考成績公布的時候,發現自己明明還能報考更高更好的院校,可不就得后悔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