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王牌專業
本專業旨在培養適應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需要,牢固掌握社會工作基本理論與知識,熟練運用專業理念、方法與技巧,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和適應社會發展變化能力,能在社會組織、城鄉社區、企事業單位、黨政機關等領域從事社會工作服務、社會工作行政管理等工作,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就業方向
各級民政系統的行政人員及助理崗位;
共青團、婦聯、工會等群體團組織的管理、服務崗位;
學校、司法部門、衛生組織等領域的專業社工崗位;
街道辦事處及社區居委會的行政人員、管理崗位;
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服務崗位;
其它各種社會福利機構和社會團體的管理、服務崗位。
主干課程
社會工作導論、社會學基礎、社會心理學、智慧信息技術、生命教育、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工作、社會工作實務、社會工作法規與政策等。
2.公共事務管理(城市管理與監察)
本專業旨在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及新形勢下的公共事務管理工作需要,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牢固掌握城市管理與監察的基本法律制度、公共事務管理的基本理論,具備依法行政的基本執法技能和公共管理的基本技能,滿足城市管理和服務一線需要,能夠從事城市管理與監察等公共事務管理工作,并具有較強學習能力、交流能力、實踐能力、創業能力、社會適應能力,以及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創新精神的綜合性高素質技能人才。人才培養目標以城管執法為主,法律服務、文員為輔,輻射民政、社會工作、社區管理、物業管理和市場營銷。
就業方向
城市管理綜合執法人員、數字化城管坐席處理員;
文教、體育、衛生、環保、社會保險等公共事務單位行政部門,包括區、縣級政府、街道辦事處、規劃、市容、環保、園林綠化部門管理辦事人員;
辦公室文秘、法律文秘;
民政機構組織工作人員、社區工作人員、物業管理員和營銷服務人員等。
主干課程
主要理論課程:管理學基礎、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理論與實務、市政監察執法理論與實務、法學基礎、辦公自動化、秘書實務和公共關系學。
特色實踐課程:執法文書寫作、管理與溝通實訓、城市管理英語口語實訓、城市管理執法調查、城市管理行政執法見習。
專業特色
本專業是市級示范院校重點建設專業群專業,已形成一支以中青年教師為骨干教師隊伍,現有專職教師4人,所有教師均具碩士及以上學歷,其中博士1人、專業帶頭人1人、骨干教師2人、“雙師素質型”教師3人。本專業引入重慶市江北區觀音橋街道、重慶市江北區觀音橋商圈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大隊、重慶市璧山區城市管理局作為校政合作單位,與重慶市沙坪壩區市政行政執法支隊、重慶市沙坪壩區曾家鎮市政監察執法大隊和重慶市江北區鐵山坪街道辦事處合作緊密。畢業生既具備公共管理基礎知識和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技能,又具備法務知識、管理溝通、辦公實務技能,熟悉城市管理與服務實務。
3.大數據技術與應用
本專業培養牢固掌握大數據存儲、清洗、管理、建模和數據分析與展示技能,了解大數據技術與應用框架相關生態系統,掌握Hadoop技術框架管理和使用,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服務性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就業方向
畢業生就業涉及四大崗位群,即大數據采集處理崗位群、大數據分析崗位群、大數據平臺運維崗位群、云計算平臺運維崗位群。具體包含:基礎數據庫設計崗位、數據庫環境架設SQL語言開發崗位、ETL設計開發崗位、數據異常處理崗位;網絡爬蟲設計開發崗位、數據處理崗位、數據倉庫建模崗位、數據可視化開發崗位;大數據平臺架構設計崗位;非結構化數據處理崗位、軟件編程崗位;Hadoop框架配置管理崗位;分布式存儲管理崗位、分布式計算管理崗位;虛擬化管理崗位、分布式存儲管理崗位、云安全管理崗位等。
主干課程
計算機網絡基礎、數據庫技術及應用、Linux操作系統、大數據基礎、Python程序設計 、Java程序設計、算法與數據結構、云計算與虛擬化技術、Hadoop平臺搭建與編程、SPARK計算框架、Python(Java)網絡爬蟲開發、R語言、數據挖掘基礎、數據清洗、數據分析、云計算平臺開發、大數據運維等課程。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最好的專業排名
在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專業排名中,物流管理專業、市場營銷專業、人物形象設計專業都是排名比較靠前的專業。
| 序號 | 專業名稱 | 專業排名 | 專業星級 |
| 1 | 物流管理 | 2 | 5★ |
| 2 | 市場營銷 | 8 | 5★ |
| 3 | 人物形象設計 | 2 | 5★ |
| 4 | 老年服務與管理 | 7 | 5★ |
| 5 | 物聯網應用技術 | 20 | 5★ |
| 6 | 公共事務管理 | 1 | 5★ |
| 7 | 酒店管理 | 33 | 4★ |
| 8 | 軟件技術 | 40 | 4★ |
| 9 | 社會體育 | 8 | 4★ |
重
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簡介學校現有社會工作學院、工商管理學院、信息工程學院、電子工程學院、文化產業管理學院、工程管理學院、財經學院、旅游學院、健康與老年服務學院、人文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和繼續教育學院等12個二級學院,招生專業46個,面向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在校生12681人。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高職單招招生專業及計劃
| 院校名稱 | 專業代號 | 專業名稱 | 學制 | 計劃數 | 學費 |
|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 301 | 園林工程技術 | 3 | 0 | 8000 |
|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 302 | 建筑室內設計 | 3 | 0 | 10000 |
|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 303 | 現代物業管理 | 3 | 0 | 6200 |
|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 304 | 工業機器人技術 | 3 | 0 | 8000 |
|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 305 | 工業互聯網應用 | 3 | 0 | 8500 |
|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 306 | 新能源汽車技術 | 3 | 0 | 6200 |
|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 307 | 康復工程技術 | 3 | 0 | 8000 |
|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 308 |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 3 | 0 | 8000 |
|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 309 | 物聯網應用技術 | 3 | 0 | 8000 |
|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 310 | 計算機網絡技術 | 3 | 0 | 8000 |
|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 311 | 軟件技術 | 3 | 0 | 8000 |
|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 312 | 數字媒體技術 | 3 | 0 | 8000 |
|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 313 | 大數據技術 | 3 | 0 | 8000 |
|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 314 | 人工智能技術應用 | 3 | 0 | 8500 |
|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 315 | 現代通信技術 | 3 | 0 | 8000 |
|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 316 | 集成電路技術 | 3 | 0 | 8000 |
|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 317 | 微電子技術 | 3 | 0 | 8000 |
|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 318 | 康復治療技術 | 3 | 0 | 6200 |
|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 319 | 金融服務與管理 | 3 | 0 | 6200 |
|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 320 | 大數據與財務管理 | 3 | 0 | 6200 |
|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 321 | 大數據與會計 | 3 | 0 | 6200 |
|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 322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3 | 0 | 6200 |
|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 323 | 關務與外貿服務 | 3 | 0 | 6200 |
|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 324 | 連鎖經營與管理 | 3 | 0 | 6200 |
|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 325 | 市場營銷 | 3 | 0 | 6200 |
|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 326 | 跨境電子商務 | 3 | 0 | 6200 |
|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 327 | 現代物流管理 | 3 | 0 | 6200 |
|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 328 | 旅游管理 | 3 | 0 | 6200 |
|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 329 | 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 | 3 | 0 | 6200 |
|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 330 | 會展策劃與管理 | 3 | 0 | 6200 |
|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 331 | 文化產業經營與管理 | 3 | 0 | 6200 |
|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 332 | 商務英語 | 3 | 0 | 6200 |
|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 333 | 社會工作 | 3 | 0 | 6200 |
|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 334 | 社區管理與服務 | 3 | 0 | 6200 |
|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 335 | 民政服務與管理 | 3 | 0 | 6200 |
|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 336 | 公共事務管理 | 3 | 0 | 6200 |
|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 337 | 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 | 3 | 0 | 6200 |
|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 338 | 婚慶服務與管理 | 3 | 0 | 6200 |
|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 339 | 現代殯葬技術與管理 | 3 | 0 | 6200 |
|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 340 | 現代文秘 | 3 | 0 | 6200 |
重慶城市職業學院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專兼職教師20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和博士教師占專任教師31.8%,雙師素質教師占84.6%,碩士及以上教師占73.5%。近年來,先后有多名教師被評為重慶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師、成功申報教育部“中西部高等學校青年骨干教師國內訪問學者項目”和全國教育系統西部地區人才培養特別項目,獲得重慶市青年教師教學技能競賽專業課程組第一名、重慶市五一勞動獎章和教科文衛體系統巾幗標兵等市級以上榮譽,20余名教師在全國和重慶市高職高專技能大賽中獲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