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議高考取消英語,俞敏洪急了
李光宇建議高考取消英語
俞敏洪:取消英語考試的建議倉促且魯莽
“我覺得取消英語考試這個建議有點倉促,甚至比較魯莽。”針對日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全面取消英語考試的建議,全國政協委員、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俞敏洪表示,學習英語已經不再純粹由國家決定了,這是中國走向世界的必然需求。
俞敏洪告訴記者,即使在美國、歐洲等國家,孩子們都有第二外語的考試。“這標志著現在的世界不再是孤立的世界,所以學習英語對孩子來說仍然是一件有好處的事情。”
雖然俞敏洪并不贊成取消英語考試,但他提出降低英語在高考中的比重,或者降低英語在高考中的難度。“如果有的家庭希望孩子未來出國深造,自然會給孩子增加英語學習的量,但英語對于普通老百姓,尤其是邊遠地區的孩子來說,學習起來依然有一定的困難。”
俞敏洪舉例說,北京學生的英語水平較高,山西、四川山區學生的英語水平較低,但是高考卻使用同樣的英語試題,“這就會導致對孩子的不公平競爭,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是主張英語難度下降,但我不主張取消。”
媒體和教育工作者:優化英語教育和評價體系更實際
高考取消英語到底利大還是弊大?媒體和教育工作者也加入的討論。其中,新京報發表的《高考取消英語,損失最大的還是窮人家的孩子》和中國青年網發表的《高 考取消英語是短視的“有限理性”》評論文章影響力相對較高。文章認為,全球化背景下,英語學習已是剛需,不可能弱化。如果取消英語考試,自費學英語的成本 將更高。
新京報發表評論的文章指出,若果真取消了英語,可以預見,學校里教得越少,學生、家長尋求校外“進補”的需求就越多,愿意支付的代價也越大。對于中國社會、未來,都不是好事,對普通家庭更是災難(越有錢就越有條件校外“進補”,貧困家庭孩子可能學不起)。
如此,在放棄英語不可行,為考試而學為考試而教成頑疾的情況下,有分析指出,不如多想想如何優化英語教育,讓評價體系更合理。
錢江晚報評論員認為,只有把國內英語教育的學習機制、考試方式及其作為語言本身的社會實際功能加以區分,才能更加清楚地看到,學習英語的時間長、壓力大以 及英語考試機制的不合理,并不是弱化英語學習甚或高考取消英語考試的理由。主動放棄英語學習,等于關上與世界交流的一扇窗戶,至于該怎么學習、怎么考試, 以及合理分配英語成績在招生考試中的權重,這都可以另說。
武漢工程大學教師張永紅表示,支持取消高考英語的初衷很多是因為英語學習占用了大量時間、應該給學生減負。其實就目前而言,學校取消了英語,學生們仍然會 在其他科目上拼命,學業負擔并未受到實質影響。弱化英語學習和增強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之間并沒有必要聯系,適度在大學階段降低英語的要求,針對不同專業、 不同層次學習進行分類教學,鼓勵和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也許是一條循序漸進的改革方向。
看了人大代表建議高考取消英語,俞敏洪急了還看:
1.高考取消英語損失最大的還是窮人
2.2016年高考為什么要取消英語考試
3.2016年高考要取消英語考試嗎
4.北京2016年高考改革或取消英語
5.俞敏洪高考勵志故事:最后一名也別放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