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專業最好的6所大學
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專業最好的6所大學名單
5、南京工業大學
6、浙江工業大學
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專業介紹
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專業,該專業設能源與環境工程及自動化、制冷空調及自動化兩個專業方向。培養具備寬厚熱工理論和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知識,計算機應用開發能力,能從事清潔能源開發、電力生產自動化、能源環境控制與保護、制冷與低溫、空調與人工環境等的設計、研究及管理的能源、環境與自動控制三大學科交叉的復合型高級技術人才。
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專業就業前景
能源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是全球能源產業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嚴峻挑戰。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是一個能源、環境、機械、自動化等多學科交叉的專業。培養具備熱學、力學、電學、機械、自動化等寬厚理論基礎,掌握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專業知識,能從事清潔能源生產、火力發電及其自動化、工業企業節能及環境保護、新能源利用、制冷、空調、通風與人工環境等專業的科學研究、工程設計、優化運行與生產管理的跨學科高級應用型人才。該專業下設兩個方向:能源環境方向、制冷空調方向。
能源環境方向主要進行清潔能源生產、火力發電及其自動化、工業企業節能及環境保護、新能源利用等方面系統學習與應用研究。制冷空調方向主要進行能源高效利用與節能,制冷、室內環境調節、人工環境及其自動化等領域內容系統學習與應用研究。
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專業在專業學科中屬于工學類中的能源動力類,其中能源動力類共3個專業,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專業在能源動力類專業中排名第3,在整個工學大類中排名第132位。截止到 2013年12月24日,49108位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專業畢業生的平均薪資為4436元,其中智坤教育工資3851元,10年以上工資4851元,0-2年工資4298元,3-5年工資4942元,6-7年工資7722元,8-10年工資8198元。就業前景比較好的地區有:1上海、 2深圳、 3廣州、 4昆明、 5北京、 6寧波、 7濟南、 8蘇州。
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專業就業方向
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專業畢業生能在政府規劃部門、經濟管理部門、能源部門、環保部門、設計單位、工礦企業、科研單位、學校等從事可再生能源利用、新能源工程與設備及能源環境保護的規劃、設計、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開發等工作。
本專業的畢業生可在當今蓬勃發展的能源工程與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從事清潔能源生產、能源清潔高效利用、電力生產及其自動化、能源環境控制與保護、建筑節能、建筑設計院、制冷設備設計與生產等方面的工程設計、優化運行、生產管理與科學研究等工作,具有良好的就業環境與發展空間。
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專業就業排名統計
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專業就業前景怎么樣?根據40份就業數據分析出:
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專業在所有 1099個專業中,就業排名第957;
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專業在工學170個專業中,就業排名第132;
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專業在能源動力類3個專業中,就業排名第3。
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專業就業區域和方向統計
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專業就業方向有哪些?哪個地區需求量比較大?根據40份就業數據分析出:
需求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專業最多的地區是 上海,占28%;
需求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專業最多的方向是 新能源,占27%。
除了上述就業地區和方向外,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專業在下面地區和方向中也特別受歡迎:
一、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專業就業方向分布
| 排名 | 方向 | 占比 | 
| 1 | 新能源 | 27% | 
| 2 | 汽車及零配件 | 20% | 
| 3 | 建筑/建材/工程 | 11% | 
| 4 | 環保 | 6% | 
| 5 | 電子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 | 6% | 
| 6 | 采掘業/冶煉 | 6% | 
| 7 | 學術/科研 | 4% | 
| 8 | 石油/化工/礦產/地質 | 4% | 
| 9 | 計算機服務(系統、數據服務、維修) | 4% | 
| 10 | 計算機軟件 | 4% | 
二、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專業就業地區分布
| 排名 | 地區 | 占比 | 
| 1 | 上海 | 28% | 
| 2 | 北京 | 21% | 
| 3 | 成都 | 9% | 
| 4 | 深圳 | 9% | 
| 5 | 南京 | 6% | 
| 6 | 天津 | 6% | 
| 7 | 寧波 | 6% | 
| 8 | 蘇州 | 6% | 
| 9 | 廈門 | 3% | 
| 10 | 恩施 | 3% | 
以上關于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專業就業前景和就業方向的各種數據分析僅供參考。
 看了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專業最好的6所大學還看:
1.2017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專業大學排名
2.智能電網信息工程專業最好的9所大學
3.2017年環境工程專業大學排名
4.自動化專業最好的20所大學
5.2017環境科學專業大學排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