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處處有哲學教學設計
《生活處處有哲學》教學設計
第二部分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理解哲學智慧生成于人類的實踐活動,源于人類對世界的追問和思考;哲學是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可以使人們正確對待宇宙和人生。聯系生活和實踐,說明哲學并不神秘,它就在我們周圍的生活和實踐中。提高學生的思維層次,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活動,使學生初步具有哦能夠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認識自然、社會和人生的變化和發展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使學生喜歡哲學、熱愛哲學,切實體會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學,使學生認識到人們要想生活得有意義和有價值,就不能沒有哲學。
教學重點:
哲學智慧和思想產生于人類的生活和實踐活動,起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教學難點:
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
第三部分 教學過程
情景激疑
師:同學們,假如說你擁有580億美元的個人財產,并將退休,你會把如何安排這筆錢的用途呢?
生1:旅游,盡情享受生活。
生2:留給子女。
生3:捐給社會一部分,自己消費一部分,再留給子女一部分。
……
師:同學們敢于談出自己的想法,都體現了消費的計劃性,很好!確實,個人消費是個人的私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消費觀和財富觀。那么下面就讓我們看一下比爾•蓋茨的選擇:2008年6月27日,微軟創辦人蓋茨退休,不再做微軟執行主席,只出任非執行主席。在接受采訪時蓋茨表示,他將把自己580億美元財產全數捐給名下慈善基金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一分一毫也不會留給自己子女。他說:“我和妻子希望以最能夠產生正面影響的方法回饋社會。”
生:(感嘆)
師:同學們,你如何看待蓋茨的行為呢?
生:(略)
師:同學們,比爾•蓋茨的選擇再次告訴我們:人的生活是經過思考、有明確目標和意義的生活。人們要想生活得有意義、有價值,就應該對自己生活其中的世界和生活本身進行審視和思考。為此,我們需要哲學知識。那么什么是哲學,它來自何方?走進哲學,能否讓我們追求智慧,創造更美的人生呢?
活動一:你說,我說,大家說——生活中的哲理
(要求學生列舉生活中的事例來說明理解這一點。老師點撥補充。)
(師生共同完成)
如:“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物質決定意識
選擇文理科的哲理—從實際出發;
韓國的牛肉風波導致了內閣集體辭職—聯系的觀點
……
(過渡)師:大家說得很好,剛才我們也看到人們對金錢的看法也不同,這說明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不同,立場和角度不同,所以看法不同。這其實也包含著深刻的哲學道理。好了,我們已經發現,雖然我們沒有學過哲學,不過在我們解決某些問題的時候,卻有意無意(無形)中用到了哲學的觀點、方法,體現了哲學的智慧。可見,哲學并不神秘,哲學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的生活當中。
一、生活處處有哲學
1.哲學就在我們身邊(板書)
(1)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板書)
活動二:追憶往昔,暢想未來
師:同學們都十六七歲了,還記得小時候的事情嗎?可能大家都忘卻了,不過,我們觀察那些剛出生的嬰兒,他們總是用好奇的眼光觀察這個世界,可惜他們還不能說話;稍大一點的時候,他們就會開口問一些讓我們覺得不可思議的問題,他們就會問,媽媽媽媽,為什么太陽會從山那邊落下去呢?為什么會天黑呢?他們會問,爸爸爸爸,這是什么?那是什么?為什么人會死亡啊?這些問題看起來是很簡單的,不過,這些問題卻觸及了哲學方面的東西,我們的哲學就來源于這里。你現在又經常思考什么問題呢?
生1:“我是誰?”
生2:“世界從何而來?”
生3:“我是什么樣的人?我由什么原因獲得我的存在?世界是否因為我而存在?”
生4:“我們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是什么?”
……
師:其實,這些疑問包含著深刻的哲學道理。哲學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影響著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哲學起源于人類的實踐活動,起源于對生活、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2)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板書)
(過渡)哲學就在人們的生活當中,那么哲學對人們的生活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學哲學有用嗎?有什么用?(即我們為什么要學哲學?)
師:請同學們閱讀思考“燭光照亮小屋”并回答問題。
生:(略)
(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適當加以引導分析)
師:方法的不同主要是由于世界觀不同、指導思想不同。正確的思維方法、創造性的思維方法對人們的生活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2.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板書)
(1)從哲學的本義上看,哲學就是愛智慧或追求智慧的學問,哲學就是一種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這樣的學問當然會使人們生活得更美好。(板書)
師:哲學一詞源于古希臘文,原由“愛”和“慧”兩個字組成,其意為“愛智慧”。后來,它在世界各國語言文字中得到廣泛運用。在古漢語中,“哲”釋為“智慧”“聰明”“賢明”等,含有通曉事理之意。“哲”之為“學”,從字面上來看,就是使人聰明、啟發智慧的學問或學說。
師:“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家喻戶曉,被傳為佳話,那位同學愿意講一下?
生(略)
師:司馬光急中生智砸破盛滿水的大缸,把小孩救了出來。司馬光的這種救人的方法好嗎?為什么他能夠想到用這種方法救人?有人說,司馬光把水缸打壞造成了損失,方法不好。你怎么評價這件事情?
生(略)
師:司馬光想到這種方法,主要是其有正確、創造性的思維,智慧的頭腦;
其實,對待損失應該有一個標準,司馬光能夠正確對待“得與失”,舍小利(破缸)而獲大利(救人)。這使我們在人類生活的路途上點起了前行的明燈。
(2)從功能上看,真正的哲學能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板書)
哲學作為世界觀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教人如何看世界,即如何對待宇宙和人生,如何對待知識和規律,如何對待個人與社會、自己與他人。
課堂小結:本節課我們一同學習了哲學的產生和作用,我們懂得了哲學智慧和思想產生于人類的生活和實踐活動;起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總之,真正的哲學能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和改造世界。
《生活處處有哲學》說課稿
一、說教材
(一)教材地位
本框題的題目是《生活處處有哲學》,本節課是本書的開頭,對全書有一個導入和引領的作用。引導學生對哲學產生興趣和認識到學習哲學是有用的是本節課的一個重要任務,這也是我在處理教材時的一個重要思想,要緊緊圍繞學習哲學是有用的來展開,并且要讓學生從生活中找到哲學的作用,進而讓學生用學習和學好哲學的欲望。因此就需要對教材進行一定的處理,避免教條而抹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課標要求:
1.思考日常生活富有哲理的事例
2.感悟哲學能開啟人的智慧。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理解哲學智慧生成于人類的實踐活動,源于人類對世界的追問和思考;哲學是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可以使人們正確對待宇宙和人生。
2.聯系生活和實踐,說明哲學并不神秘,它就在我們周圍的生活和實踐中。提高學生的思維層次,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生活例子進行探究活動,使學生初步具有能夠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認識自然、社會和人生的變化和發展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使學生喜歡哲學、熱愛哲學,切實體會到哲學并不遙遠,哲學就在身邊,并且我們的生活需要智慧,使學生認識到人們要想生活得有意義和有價值,就不能沒有哲學。
(四)教學重點:
哲學智慧和思想產生于人類的生活和實踐活動,起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五)教學難點:
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哲學功能或作用】。
二、說學情
在上課之前,我對國興中學高二(10)學生的了解僅僅是知道這是一個文科班,同時知道了國興中學時海南省的一所重點中學,其余的的確了解不多。
三、具體的教法
教學設計都按照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來進行設計和處理的,那么在教法上也是采用了回味生活進行引導式教學。
主要是通過喚起學生對美好童年的回憶,讓學生知道自己在很小的時候所提的問題等就包含了如此豐富的哲學道理,進而讓學生知道哲學就在我們身邊,同事通過一些具體的做事的例子來激發學生對哲學作用的認識進而增強學習哲學的欲望。
四、教學活動預設
首先是通過本次三地四校聯盟活動作為引子,一是簡單告知我們已經是聯盟學校,這將為學生的發展添加了助推劑,二是要告知學生這里邊同樣包含了豐富的哲學道理。旨在說明哲學就在我們身邊,合作將迎來共贏和發展,這是哲學對生活工作的巨大指導作用的體現。
其次是通過《孟母三遷》這個故事告知學生哲學并不神秘,就在我們身邊,雖然孟母不懂得更多的哲學,但是在具體的實踐中就已經得以充分體現。在由此引發學生對童年的回憶而更多地體現生活在我們身邊,并且是從小就已經接觸到了,只是我們當時還不知道哲理的存在,這既告訴了我們哲學不是不可攀的,同時還會對我們的生活有指導作用(這是隱性)。
通過實例將人的活動概括為兩項: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進一步說明無論是哪一項活動,都是哲學智慧的來源。
通過設問,又讓學生認識到不是有了實踐就有了哲學,孟母之所以沒有形成哲學,就是還沒有從實踐中提升一個高度,就是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得出又一個來源。(這里根據學生反映情況處理學生對這里二者關系的處理)
此后通過學生對教材的把握和對問題的思考,幫助學生對哲學定義進行理解,明確哲學就是智慧之學,強調哲學是一門學問。
教學活動進入落腳點環節。先通過這幾天天氣的變化,來說明我們可以學習哲學并用科學的哲學來指導我們的生活和工作,自然是可以認識的,認識自然后我們可以做出一定的判斷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再通過社會生活的復雜多變,比如戰爭、病毒等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如何面對挑戰、在困難面前我們該怎么做,這都需要哲學智慧的指引。
最后通過人生的發展歷程,主要想通過學生對自己學習經歷的一個回憶,發現自己的學習生涯也并非是一帆風順的,以此來預計自己的人生道路也會經歷這樣那樣的曲折,為什么一些人在困難面前倒下,為什么一些人能夠更加勇敢并走向了更大的成功,這同樣是需要有正確的哲學智慧進行指導的。
三點說明了哲學功能和作用,師生共同進行總結。并得出正真哲學的任務。同時要告知學生學習哲學是有益而無害的事,我們高中生應該認真學好哲學,這并不僅僅是為了高考,而是為了指導我們生活得更美好。
看了“生活處處有哲學教學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