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期末考試試卷分析
高二語文期末考試試卷分析(一)
一、古詩詞鑒賞,
古詩詞鑒賞,高考試卷必設的考點。考什么?自然會考常識、理解、延伸聯想、想象和不同角度的鑒賞評價等。那復習時應從何下手呢?
首先應該儲備鑒賞知識,如詩體種類(古、近、律、絕;詠史、懷古、詠物、諷喻、羈旅、閨怨等等)及熟悉個人風格(閑適恬淡、豪邁飄逸、沉郁頓挫、通俗易懂、詩畫一體、雄健高昂、悲壯蒼涼、纏綿悱惻、慷慨愛國;朦朧清新、豪放婉約等等)。
其次要掃除文字障礙,讀懂詩歌字面上的意思,如文言實詞詞義、用典含義、表達的語言特點,例“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活用);“秦時明月漢時關”、“煙籠寒水月籠沙”(互文);“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變語序);“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省略)等等。
第三,詩貴含蓄,恰如遲遲沒有出場的新娘,總忌“直說”,詩人不肯把什么都告訴讀者,有時言在此而意在彼,這要求讀者必須有聯想和想象的本事。如崔顥的《長干曲》“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20字無任何描述,如停留字面難解其韻。以聯想和想象,便有了邂逅滔滔長江,船家女迎問打聽男子來歷,而不等對方回答速做自我介紹的活潑爽朗女子形象突顯眼前,于是我們進入了詩的“意境”,就會體驗到一種人情美性格美。
第四,須識記常用的藝術表現手法。1.從表達方式上講,有敘、議、抒、描,重點是抒和描。抒情分為直抒胸臆、間接抒情。間接抒情常見的有借景抒情、因事生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描寫又可分為動靜結合、以動襯靜,以樂景寫哀情,以哀景寫樂情,明暗相襯,遠景近景,粗筆勾勒、工筆細描等等。描寫順序又有:所見、所聞、所感;感覺又有聽、視、嗅、觸覺的變化。2.表現方法有渲染、烘托、映襯、反襯、化用、虛實相生、正側面結合、情與理、現實與神話結合、欲揚先抑、欲抑先揚、含蓄、詼諧象征、聯想、想象。此外,常用的修辭手法有時也是藝術表現手法,如比喻、比擬、對比、對偶設問、反問互文、用典、襯托、夸張、疊詞、反復、起興等。
最后的關鍵一環,由“感受”上升到理性的概括。它包括內容和形式兩方面。如杜牧的《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從字面上看,寫的就是“夜泊聞歌”的事兒,可是杜牧為何要寫這事呢?“商女不知亡國恨”,詩人似有感于商女的無知少心,但“商女”不過是為生計賣唱而已,可唱什么得由聽者敲定,可見這是曲筆,真正“不知亡國恨”的應該是那寫聽唱的豪紳貴族官僚們。再說《后庭花》也是有歷史淵藪的。從語言藝術角度看,兩個“籠”字,把“煙”“水”“月”“沙”四個意象自然地融為一體,現出迷蒙幽靜浮游縹緲之圖,而“猶唱”二字又把歷史、現實和想象連接起來,意味無窮。有辛辣的諷刺,有深沉的哀婉,有無限的感慨,也有憂國傷懷的嘆息,從而我們也會從中感受到一個王朝衰落的殘聲。如此一番,你的概括應不會離譜吧。
2課堂教學中的問題權
為此,我主張,將課堂教學中的問題權交給學生。當然,這樣說,并不是走向另一個極端,否定老師的問題權,只是當我們把問題權交給學生后,老師的提問將是在另一種意義上發揮其應有的獨特作用。
他應該提出學生疏忽或無力發現的重要問題,他應該在更為專業更為宏大的知識背景下提出更富有拓展性和挑戰性的問題,他應該對學生的困惑給予方法論意義上的提示和指導。
當老師把問題權交給學生,為保證課堂教學順利進行,至少應當滿足以下諸條件。
其一,必須給予學生足夠的閱讀時間,讓學生憑借現有的閱讀能力充分體味教材,在此基礎上,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對問題有所思考。
其二,必須提供學生思考賴以進行的必要知識。比如知人論世一類的知識,便通常是正確理解文章的必要前提。
其三,必須改變學生在課堂中的角色。長期以來,課堂教學中,問題權基本上被老師獨攬,學生的思考基本上是受動的,要改變學生的被動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發難者。
其四,必須培育學生合適的問題觀。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應是基于學生的自主鉆研、自主思考。學生還應具備以下兩種問題觀:一是不應為問題而問題,二是不應以為提出幾個問題就萬事大吉。
其五,必須有老師的示范與引導。要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中問題權的主人,老師要作必要的示范與引導。比如可以從哪些角度提出問題,如何清晰準確地表述問題,如何由此及彼使問
3日常教學中,無論是教師群體還是個體,無論是學校自身還是社會環境,都應當努力為學生營造各種類型且多姿多彩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向著良性的語文學習方向發展,簡述起來可以有這樣幾條:
第一,就學校而言,可以最大限度地依據社會形勢發展中的特點,為學生提供各種語文學習的環境。
第二,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種教學樣式,引發和培養學生的大語文學習觀念和興趣。
第三,加強語文學習重要性的宣傳,努力變革現有的語文教學形式與手段,努力創設良好的語文學習氛圍。
第四,加強學法指導,引導學生沿著有章可循的學習之路邁進。
作文教學:
讓學生編好寫作提綱。指導策略的調整,在一些學生身上奏效,但還有不少學生只稍作改動,改觀不大。究其原因,是學生對照寫作要求,覺得相距甚遠,修改等于重寫,太麻煩。確實,對寫作基礎較差的學生,寫一次已是不容易,重寫更是頭痛。為此,我開始強調寫作前要精思,編好寫作提綱。我了解到,大部分學生作文前沒有計劃,提筆就寫,一氣呵成,寫到哪里算哪里。憑感覺寫出來的作文,能勉強湊足篇幅,但很難寫出好文章。
起初,學生雖然編寫了寫作提綱,但作文的隨意性還是很強。原因是多數學生的寫作提綱是為了應付老師。為此,我把提綱的講評與修改引入課堂。要求學生在課堂內修改作文提綱,檢查提綱與題目是否吻合,并把提綱寫具體。教師巡視。挑出較好的提綱作示范。經過幾次訓練。學生作文偏題情況大大減少,作文講評討論后的“修改工程量”大為減輕。學生變得樂于動手修改作文了。
高二語文期末考試試卷分析(二)
本次語文考試共分兩次,分別為市統考和校考。從考點的設置、考查角度和難易安排來說,符合目前高二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難易程度適中,具有較好的導向性。命題仍然堅持重基礎,查能力,看創新的命題思路。縱觀本次考試的得與失,現就市考學生答題情況分析如下:
一、閱讀題部分
1 、小閱讀
考點設置十分準確,沒有模棱兩可的地方,正答率很高。但是第3小題推斷題普遍選錯。學生對一些概念區別不好,這類題應該結合原文,合情合理地進行。
2、大閱讀
考查點為句子的作用、簡要分析人物形象,結合主題、情節分析標題的作用。考查難度比較大,側重理解和概括分析能力的考查。
學生答題的主要問題是審題不仔細、答題角度失誤和要點概括不全、答題不夠規范,因而失分較多。并且行文思路題型較為少見,部分學生不知如何下手,造成所答非所問。
3、文言文閱讀和詩歌鑒賞
文言文閱讀失分嚴重,關鍵是沒有讀懂,有關詞類活用,特殊句式掌握不好。句子翻譯的最后一道題正確率極低,許多學生望文生義,字面直譯,造成失分。
詩歌鑒賞題考的是分析意象和探討思想內容方面的題,得分率在70%,有的同學答題思路和答題技巧不甚清晰,造成了答非所問,模糊籠統,以致失分。
三、語言文字運用部分
辨析成語,查找沒語病的句子,兩題設計難度適中,學生答得比較得心應手。
考查邏輯思維能力的排序題和補寫句子題,難度較大,出錯率很高。
四、作文
依然是新材料作文,如何看待同時傳輸給自己的矛盾信息,最高分為34分,最低分15分,主要失誤在于:
審題不清,立意不夠正確,事例選取不夠典型鮮活,語言表達缺乏感染力,文章缺乏一定的章法結構,多是平鋪直敘。
五、本人所任班級考試情況:
市考前50名和25名平均分與同檔次班級成績沒有什么優勢,校考普通班好些。值得注意的是本人所任教的班級有21人進入校前40名,其中有8人語文的分值低于前40名的平均水平,這些同學語文基礎較差,今后我要采用多種方式使他們熱愛語文,掌握一定答題技巧和提高駕馭語言的能力,使他們的成績全面提高,能以良好的狀態迎接高考。
今后調整方向
1、引導學生加強閱讀。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是息息相關的,讀多了自然豐富了內蘊,語感就有了,現在學生學習時間緊任務重,讓他們讀那些長篇名著已不可能,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多讀些報刊雜志優秀作文,直接借鑒,這樣長期堅持,厚積而薄發,效果斐然。
2、指導學生善于捕捉生活的點滴,要言之有物,有真情實感。注重個性化作文培養,引導學生寫出自己喜歡的文體形式和語言風格,將佳作之魂魄融于自己的個性之中。
3、引導學生寫作時一定要有的放矢,要確定目標,每一次都應該有一個專題,如“細節描寫”“語言風格”“表現手法”“構思巧妙”等,要做到系列訓練,有一個完整的強化結構。要力求在作文評講中求實效,講評作文方式應不拘一,在作文教學中仍然需要加強書寫訓練。
4、提高課堂效率,多教學生適用的答題技巧,使之會答題,答題規范,形成良好的答題品質。布置作業要具有有效性且適量。
以上是對本次高二期末語文試題的簡單分析,有不當之處,請多多指正。
高二語文期末考試試卷分析(三)
本次考試考查范圍必修五以及高考要求全部內容知識。全卷仿高考模式命題,全卷150分,考查時間150分鐘。難易程度屬中等。
試卷結構如下:第一卷,現代文閱讀(9分),課內文言文閱讀(19分),詩歌鑒賞(11分),名句默寫(6分),課外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第二卷,語言文字應用(20分),作文(60分)。考查方向是檢驗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
學生成績: 優秀人數(100分以上)486人,低分人數(70分以下)19人,最高分133分,最低分63分。整體來看成績比較理想,可以體現學生平常的努力。
學生答題情況:
第一大題考查現代文閱讀,文本屬社科文。主要考查學生對信息的篩選整合。學生如果認真讀題,做對不難。但全都答對的學生不多,說明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不強。講解過程中發現,第二題錯誤較多,許多學生出錯源自于沒有認真閱讀選文或局限于局部內容,或對題干的要求不明了,這反映了部分學生存在著浮躁的心理,理解能力有待提高。
第二大題是課外文言文閱讀。 3道選擇題,分別考查文言文實詞、篩選信息及對選文內容的理解。第1小題,考查實詞“浼、詣、氏、絕”,較易;第2、3小題做對的較多;。翻譯題,考查了“是、大、受、明日、遂”等實詞,還有句式等文言知識。由于 此次考察難度不大,得分比較理想。
第三大題是詩歌鑒賞。試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詩歌的景物形象、思想內容的把握,本題難度不大。 建議:在平時教學中重視文學作品的審美教學,有意識地教給學生詩歌鑒賞題的答題技巧。
名句默寫一題,考查對必修五名句名篇的識記,全部答對的全年級人數不少。但仍然或出現錯別字,或有漏字,說明學生雖然背誦流利,但不夠扎實,這與教師要求的不嚴格與學生學習的馬虎隨意有關。應在平時通過書面檢測,逐一落實。
第四大題 共設25分的題干。分別從概括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及探究能力等方面來檢測學生。設題難度系數不大,但還是不夠理想,存在不少問題:第一,脫離文本,主觀臆斷;第二概括不準確,要點不全面;第三,答題思路不清,不分條回答;第四,要點不突出,分析不到位。要求各位老師強調規范性作答的重要性。
語言文字運用題:主要考察內容有:判斷句子語病,成語運用,語言連貫,擴展語段、仿寫題。此題得分不太理想,整體丟分較多,其原因除了學生基礎較差外,主要還是平時這類題的訓練也很少,下一步加強此塊練習。
作文評析
新材料作文 60分。
閱卷時發現的主要問題:
1、 素材單一、貧乏
2、 不能切入一點,面面俱到
3、 文章的結構不合章法。
4、 字體仍是較大問題。
建議仍然加強作文訓練。特別是結構訓練,素材積累,字體要求。
以上是由小編分享的高二語文期末考試試卷分析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看過“高二語文期末考試試卷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