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最新出爐
泰晤士高等教育(THE)發布2024年世界大學排名,中國大陸高校在全球排名呈整體上升趨勢。
英國牛津大學連續第八年蟬聯榜首,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緊隨其后,分別是全球第二、三名。全球前十名高校中,有三所來自英國,其余七所均來自美國。
2024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中國大陸有兩所大學進入前20名,七所大學進入前100名,13所大學進入前200名。其他中國大陸大學排名都有所上升。
清華大學繼續領跑亞洲,位列全球第12名,同比提升四位,該校也是亞洲第一;北京大學位列第14名,同比上升三位。
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分別為第43、44、55、57、73名,分別同比上升9、11、12、17、22個位次。
中國香港仍然是世界頂尖大學最集中的地區之一,香港大學排名世界第35名,共有五所大學躋身世界前100名,六所大學進入世界前350名。
中國澳門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澳門大學首次躋身世界前200強,排名世界第193名。
臺灣大學依然保持在世界排名前200名以內,同比上升35名,排名并列152名。中國臺灣排名前十名的大學全部成功進入世界大學排名前600名。
進入世界排名前400名的中國大陸高校數量,從去年的18所大幅增加至今年的30所。前1000名大學中,中國大陸共有86所大學上榜,是入榜高校數量排名第五的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高校的總體研究質量得分中位數提高了12.1分,包括引用影響力、研究實力、研究卓越和研究影響力,其中引用影響力的中位數(衡量平均研究質量的指標)提高5%。
“過去五年中,中國大陸高校在世界范圍內進步最大,總平均分從2020年的35.5分上升到2024年的48.9分。”泰晤士高等教育稱,中國大陸高校所取得的成績是由眾多因素共同推動的,包括大學績效表現的提高、今年世界大學排名方法論的調整、政府對于高等教育的財政支持、高校對國際化的承諾以及研究創新。
今年是該排名的第20屆,共有來自108個國家和地區的1904所大學上榜。亞洲共有737所大學參與排名,是參與度最高的大洲,也是教學和研究質量提高最快的區域。
近年來,全球高校排名榜單備受爭議。泰晤士高等教育宣稱,202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的方法論在數據的廣度、深度、細節和評估方法上進行了多項更新。
今年新的方法論涵蓋了五大一級指標:教學、研究質量、研究環境、國際展望和產業。在其下共有18項經過仔細校準的二級指標,較去年增加了五項。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
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于2019年由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首次推出。作為一項開創性的新排名,其根據聯合國的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評估大學對于社會產生的影響力,著重強調大學在其社區內正在開展的工作,展示了他們為世界帶來的變革。衡量方式諸如提供包容和公平的優質教育,實現性別平等以及倡導環境可持續性等。
世界大學排名有哪些機構
QS。QS排名的依據包括學術聲譽、雇主聲譽、師生比例等。
US News。US News排名依據主要包括這些方面:全球學術聲譽、論文發表、專利申請等。
泰晤士報Times。泰晤士報排名依據包括教學、研究、知識轉化、國際視野等多項指標。
上海交大ARWU。上海交大排名依據包括這些方面:教育質量、教師質量等。
去國外留學一定要選擇名牌大學嗎?
去國外留學不一定需要選擇名牌大學,原因如下:
在部分人的認知里,名牌大學被視為“知名度高的大學”或“排名靠前的大學”,而不是“實力好的大學”,因此,名牌大學只能說明該校的綜合學術實力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并不意味著它在每個學科領域都很優秀。
如果學生出國留學是為了增強回國后的就業競爭力,選擇名牌大學是更好的選擇,因為國內就業市場對國外學歷的認可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HR對于國外院校的了解程度,而名牌大學在知名度上明顯更有優勢。
如果學生出國留學是為了移民找工作,“知名度高”的大學未必那么重要,有些大學在當地具有顯赫的聲譽,但在國內卻不為人所知。
除了以上的主觀因素以外,自身能力和留學成本等客觀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畢竟人人都可做“申請名校”的決定,但名校的申請條件并不是誰都能滿足的。
本科畢業出國留學要讀幾年
出國讀研究生一般需要一到兩年的時間。
美國和澳大利亞的研究生需要1至2年。英國研究生課程安排比較緊湊,大多數學生拿到碩士學位需要一年時間。加拿大研究生學制一般是一年半左右。
日本所稱的“研究生”并不是國內意義上的“碩士”,實際上只是大學、大學院的旁聽生或履修生。一般為半年到一年的時間,但只有進行后續學習,才算是真正的完成了研究生學業,這個過程一般需要兩年左右的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