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場中容易犯的低級錯誤
經常會聽到考生出了考場以后的一些感受:某道數學題不難,考得很基礎,而且平時這些類題做得多了,自以為勝券在握,誰知卻在這個地方丟了分.這就是典型的"會而不對"現象.筆者歸納了解題中容易犯的一些"低級"錯誤,希望能引起同學們的重視.
高考考場中容易犯的低級錯誤
1.
對自己不自信。并非說高分考生自信心就很高,他們很多抱著”失敗不起“的念頭,特別是一些語文沒有絕對優勢的理科生,他們把希望寄托于數學和理綜,但是又沒有足夠的自信,帶著一種壓力考試,導致考試的時候放不開,”想贏怕輸“的思想局限了自己。特別是遇到個別自己沒有思路的題,加上急躁的性格,導致答題節奏混亂,節奏混亂導致一些低級錯誤的出現。
2.
時間分配不合理導致的不專注。高分學生(理科)多數都覺得數學和理綜是自己的強項,并且期望很高,因此他們覺得對時間的把握很關鍵,這些學生對后面的壓軸題期望值較高,現實考試中,他們很多快速的完成前面的題目,例如數學的選填、理綜的選擇,由于趕時間做后面的題目,導致做前面題目時不能專注,一旦不專注,就可能出現一些低級失誤,例如審題失誤(看錯了什么)、靠感覺答題、計算不認真徹底等情況的出現。
3.平時訓練的疏忽。
特別是理科,學生暴露出問題,多數都是訓練環節的問題衍生,特別是高分學生,在平時的訓練中,抱著一種想當然的性格,疏忽了一些細節,特別是一些相對容易的題,看上去不難,做起來未必順手,主要還是在訓練環節沒有把握好,訓練的質量和方向都沒有適合考試的需要,這些是”想當然“的性格起到主導的作用。再有,平時做題的時候,注重了量,忽略了質量,考生在答理綜卷的時候,一些化學題,生物題就能直接體現出來。如表達不準確等等錯誤的出現,在考試之后,他們看到分數被扣掉,結果這個題目又會做,于是覺得自己犯了低級的失誤。
以上幾種情況,是多數高分學生出現低級錯誤的主要因素,除了上述因素外,還有答題卡填涂錯誤、謄抄的錯誤等等,這些可能都是心態的問題。也需要考生和家長重視。
那么怎樣解決這個問題?這里給大家一些建議:
1.專注。
其實對于高分考生來講,時間不夠的情況很少出現,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大概分配一下時間基本上就可以了,但是在考試中,你不論遇到什么樣的問題,面對哪個題目,你眼里只有這個題目,全力以赴,全面快速的完成它,并且給正確答案一個可靠的依據,然后做下一題,千萬不要做前面的題目的時候擔心后面題目,做后面的題目時候糾結于前面部分題目沒有做好,沒有底氣,這樣的話就很難專注了。
2.自信心的構建。
你既然是優秀的考生,肯定有屬于自己的核心優勢,這些優勢在考試中能體現出來,沉著、冷靜是基本素養,因為不會做的題目很少,即便有也不占主導地位,同時你未必做不了,千萬不要自己嚇唬自己,回歸到解題中就可以了。
3.平時的訓練。
我們需要一個廣度,在得分點面前,任何一個題目的分值都是很重要的,只要是考試可能考的,就要注意,并且通過平時訓練找出自己的不足,千萬不要把不足帶到大考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