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書專項閱讀訓練題及答案
《我的第一本書》,牛漢著,作家通過對他的第一本書的追敘,折射出20世紀初中國農村的苦難生活和苦難生活中的人間溫情以及生命樂趣。
今天學習啦小編將與大家分享的是《我的第一本書》文章的專項閱讀訓練題及參考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的第一本書》專項閱讀訓練題
一
1.下列句子中無錯別字的一項是( )
A.磨磨蹭蹭 奧密 B.轟堂大笑 裝訂
C.翻來復去 塾師 D.知書識禮 夢幻
2.“我的第一本書”應該怎樣理解?
3.作者為什么認為“我的第一本書實在應當寫寫”?
4.本文結尾段有什么作用?
閱讀
還應當回過頭來說說我的第一本書,我真應當為它寫一本比它還厚的書,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靈去贊美。
我們那里管“上學”叫“上書房”。每天上書房,我家的兩條狗(一大一小)跟著我。課本上的第一個字就是“狗”,我有意把狗帶上。兩條狗像小學生一般規規矩矩地在教室的窗戶外面等我。我早已把狗調教好了,我說“大狗叫”,大狗就汪汪叫幾聲,我說“小狗叫”,小狗也立即叫幾聲。“弄不成”在教室里朗讀課文時,我的狗卻不叫,它們聽不慣“弄不成”的聲調,拖得很長,而且沙啞。我提醒我的狗,輕輕喊一聲“大狗”,它就在窗外叫了起來。我們是四個年級十幾個學生在同一教室上課,引得哄堂大笑。課沒法上了。下課后,“弄不成”把我叫去,狠狠地訓斥了一頓,說:“看在你那知書識禮的父親的面子上,我今天不打你手板了。”他罰我立在院當中背書,我大聲地從頭到尾地背了出來。兩只狗蹲在我的身邊,陪我背書,汪汪地叫著。后來老師“弄不成”還夸我的狗聰明,說比二黃毛會念書。
抗日戰爭期間,二黃毛打仗不怕死,負了幾回傷。他其實并不真傻,只是心眼有點死,前幾年去世了。他的一生受到鄉里幾代人的尊敬。聽說喬元貞現在還活著,他一輩子挎著籃子在附近幾個村子里叫賣紙煙、花生、火柴等小東西。
5.通觀全文,“還”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6.概括第二段的段意。
7.試評價畫線句。
8喬元貞的命運能給我們怎樣的人生啟示?
9.作者是怎樣描述“第一本書”的樣子的?
《我的第一本書》
專項閱讀訓練題答案1.D(A.秘;B.哄;C.覆)
2.即指那半本國語課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課。它飽含著生活的沉重,淳厚的情誼,童年的樂趣。
3.因為這本書表明“我”從此走進了知識的世界,它里面有溫情、樂趣、苦難,也有抗爭。
4.呼應開頭,表達對第一本書的珍愛懷念之情。
5.過渡。
6.人與狗的默契和情趣。
7.此句有失教師身份,但透露出鄉親友好淳厚的情義。
8.凄慘的課本,哪里還像本書,簡直是一團紙。書是攔腰斷的,只有下半部分,沒有封面,沒有頭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