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的世界知識點歸納 聲音的世界知識點習題
聲音的世界知識點歸納
1、⑴聲音的產生:聲音是由于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
?、坡曇舻漠a生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僖磺姓诎l聲的物體都在振動,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振動而發聲,“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其中的“聲”分別是由氣體、液體和固體的振動而發出的聲音
?、?ldquo;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不能敘述為“振動停止,聲音也消失”,因為原來發出的聲音仍繼續傳播并存在。
③振動一定發聲,但發出的聲音人不一定能聽到。
?、锹曇舻谋4妫赫駝涌梢园l聲,如果將發聲的振動記錄下來,需要時再讓物體按照記錄下來的振動規律去振動,就會發出和原聲相同的聲音
2、 ⑴聲源:發聲的物體叫聲源
⑵聲音的傳播:能傳播聲音的物質叫介質,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俳橘|:氣體、液體、固體都可以作為傳播聲音的介質。
②真空不能傳聲
?、锹暡ǎ郝暿且圆ǖ男问絺鞑サ?,叫聲波。
3、聲速:
?、哦x:聲音在每秒內傳播的距離叫聲速,反映的是聲音傳播的快慢。
⑵影響聲速大小的因素:
①聲速的大小與介質的種類有關:一般情況下,聲速在固體中傳播最快,在液體中次之,在氣體中最慢。
②聲速還受到溫度的影響。溫度越高,聲速越大。
當空氣中不同區域的溫度有區別時,聲音的傳播路線總是向著低溫方向的,如上面的溫度低,聲音就向上傳播,此時,低處的聲音,高出容易聽到。
4、回聲:
⑴回聲是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而產生的。
?、迫硕牭交芈暤臈l件:原聲和回聲的時間間隔不小于0.1秒
?、腔芈晜鞑サ臅r間低于0.1s,反射回來的聲音只能使原聲加強,使得原聲聽起來更加深厚、有力。這就是所說的“攏音”。
⑷回聲的應用:“回聲測距”:測海底深度,山與山間距離等
第二節:我們怎樣聽到聲音
5、人耳的構造:
?、磐舛何覀兛吹靡娒弥木褪峭舛?,主要有:耳廊、耳道兩部分。
?、浦卸褐饕卸?、三條纖細的耳骨:錘骨、砧(zhen)骨、鐙骨。耳骨(又叫聽小骨)是人體內最小的骨頭。
?、莾榷憾仭胍幑?共三條)
6、鼓膜是怎樣工作的:人耳的鼓膜是一層很薄的像鼓的鼓膜一樣的彈性膜,即可繃緊,也可伸展。當聲波通過耳道傳到鼓膜后,鼓膜就隨著聲波振動,并將這種震動傳給聽小骨。
7、雙耳效應:
?、哦x:人都有兩只耳朵,聲源到兩只耳朵的距離一般是不同的,這樣聲音傳到兩只耳朵的時刻、強弱及其它特征也就不同,這些差異是判斷聲源方向的重要基礎,這就是雙耳效應
?、贫淇梢苑直媛曉捶较虻脑颍簝芍欢淇梢苑直媛曉吹姆较虻脑蛑饕腥齻€:
?、賹ν宦曇?,兩只耳朵感受的強度不同;
?、趯ν宦曇?,兩只耳朵感受的時間有先后;
③對同一聲音,兩只耳朵感受的振動的步調有差異;
第三節:聲音的特性
8、樂音的三個特征:
?、乓粽{:聲音的高低。(和發聲體振動的頻率有關)
?、祈懚龋褐嘎曇舻拇笮?。(和發音體的振幅有關)
⑶音色:不同樂器的音色不同,人的聲音的音色因人而異(只所以能區別各種樂器的聲音,就是因為其發出的聲音的音色不同)
9、頻率的概念:物體在1秒內振動的次數。是用來表示物體振動快慢的物理量。頻率決定著聲音的音調。
10、振幅:物體在振動時偏離平衡位置的最大距離
11、超聲波和次聲波:頻率的單位是赫茲,符號:Hz 正常人的耳朵能聽到的聲音頻率在20Hz——20000Hz之間,低于或高于此頻率范圍的聲音人都聽不到。通常把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音稱為超聲;頻率低于20Hz的聲音稱為次聲。
12、次聲的特點:來源廣,傳播遠,穿透力強,破壞性強。
13、響度和音調的區別:
⑴音調指聲音的高低,它只與發聲體的頻率有關;響度指聲音的大小,它與振幅和距發聲體的距離有關。
?、埔粽{和響度是根本不同的兩個特征,音調高的聲音不一定響度大,反之亦然。如老牛和蚊子發出的聲音。
14、思考:用錄音機錄下自己的聲音,自己聽起來不像自己的聲音,別人聽起來和自己說話的聲音沒什么區別,為什么?
提示:因為錄音機錄下的是說話人通過空氣傳來的聲音,別人平時聽到的也是通過空氣傳來的,所以別人認為是說話人的聲音;而我們聽自己發出的聲音,主要是通過“骨傳導”的方式來傳遞的,由于空氣和骨頭是不同的介質,兩種聲音的音色不同,聽起來感覺也就不一樣了。
第四節: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15、噪聲的界定:
①從物理學角度:由發聲體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叫噪音;
?、趶沫h境保護角度: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起干擾作用的聲音,都屬于噪音。
16、樂音和噪音的區別:
?、購奈锢韺W角度:樂音即好聽、悅耳的聲音,是由發聲體有規則的振動發出的聲音;噪音即嘈雜、刺耳的聲音,是由發聲體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
②通過示波器觀察波形:噪聲是雜亂無章的無規則的波形,而樂音是規則的波形。
③從環境保護角度: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起干擾作用的聲音,都屬于噪音。
17、噪聲強弱的等級及危害:
⑴噪聲的等級劃分:人們以分貝(符號:dB)為單位來表示聲音的強弱。
0dB是人剛能聽到的最微弱的聲音;30~40dB是較為理想的安靜環境;超過50dB就會影響人的睡眠和休息;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70dB;突然暴露在150分貝的噪聲環境中,鼓膜會破裂出血,雙耳完全失去聽力。
?、圃肼暤奈:Γ簢乐匚:θ说纳硇慕】?。
18、減弱噪音的途徑:
①在聲源處減弱 ②在傳播過程中減弱 ③在人耳處減弱
第五節:聲的利用
19、聲與信息
?、怕曇艨梢詡鬟f信息。
?、苹芈暥ㄎ唬?/p>
?、怯糜卺t學:如聽診器的使用
20、生和能量:聲波和水波類似,可以傳遞能量。
聲音的世界知識點練習題
一、單 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36分)
1.優雅的《梁?!非眯√崆倩蜾撉傺葑喽己苊烂?,你能聽出是鋼琴還是小提琴演奏,主要是依據聲音的( )。
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節奏
2.小紙片會在發聲的揚聲器的紙盒上跳動,發聲的音叉接觸水面時會激起水花,風吹樹葉嘩嘩響,樹葉在振動。這些現象說明了( )。
A.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B.聲音能在水中傳播
C.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D.聲音能在空氣中傳播
3.下列說法中,不能說明液體能夠傳聲的是 ( )。
A. 花樣游泳運動員倒立水中,隨音樂做各種姿態
B.海豚能隨馴獸員的哨聲在水中表演節目
C.大聲講話 會嚇跑魚塘中前來覓食的魚
D.枕著牛皮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聽到夜襲敵人的馬蹄聲
4.用超聲清洗器清洗眼鏡是利用了超聲( )。
A.方向性好
B.穿透能力強
C.傳播距離遠
D.破碎能力強
5.在探究人耳怎樣聽到聲音時,可以用肥皂膜模擬人耳的鼓膜。如圖所示,當喇叭發聲時,肥皂膜將( )。
A.振動 B.一直向左運動
C.一直向右運動 D.靜止不動
6.如圖所示是探究聲現象的實驗裝置,下列實驗現象中不正確的是( )。
A.音叉振動時,乒乓球被彈開
B.聽到的聲音越大,乒乓球被彈開得越遠
C.敲音叉的力越大,聽到的音調就越高
D.音叉發出的聲音是由空氣傳播到人耳的
7.為了減少教室周圍環境的噪聲對上課學生的干擾,在下列措施中,有效、合理和可行的是( )。
A.老師講話的聲音大一些
B.學校為每個學生免費佩戴一個防噪聲的耳罩
C.在教室的周圍植樹或建隔聲板
D.在 教室里多安裝噪聲監測裝置
8.下面一 些關于控制噪聲的措施所能起到的作用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摩托車安裝消聲器是為了在人耳處減弱噪聲
B.在城市中禁鳴汽車喇叭是為了阻斷噪聲的傳播
C.體育館、劇院的內墻要用吸音材料來裝飾是為了防止噪聲產生
D.在飛機旁工作的人員要佩帶有耳罩的頭盔是為了在人耳處減弱噪聲
9.小何自制了一個哨子,如圖所示,在筷子上纏一些棉花,做成一個活塞,用水蘸濕棉花后插入兩端開口的塑料管中,用嘴吹塑料管的上端,可以發出悅耳的哨聲,關于哨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哨聲是由于空氣柱振動而發出的聲音
B.在月球上也能聽到該哨聲
C.吹哨時,上下推拉活塞的目的是改變哨聲的響度
D.活塞不動,用更大的力吹哨子,哨聲的音調會更高
10.為了探究聲音的響度與振幅的關系,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幾個實驗。你認為能夠完成這個探究目的的是( )。
11.如圖所示,在兩個完全相同的高腳玻璃杯內裝有相同深度的水,當用筷子輕輕敲擊杯子時,兩個杯子就會發出相同的聲音。那么,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當用筷子敲擊甲杯,讓其發聲,發聲后用手捏住杯邊,此時乙杯不能發出聲音
B.當用筷子敲擊甲杯,讓其發聲,發聲后用手捏住杯邊,此時乙杯能發出聲音,產生了共鳴
C.當用筷子敲擊杯子時,甲的音調較低
D.當用筷子敲擊杯子時,乙的音調較低
12.(陜西)在亞丁灣海域,我國海軍護航編隊使用“金嗓子”(又名“聲波炮”)震懾海盜,它的聲波定向發射器外觀類似喇叭,能發出145 dB以上的高頻聲波,甚至比噴氣式飛機引擎的噪聲還要刺耳,根據以上信息,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聲波具有能量
B.聲波定向發射器喇叭狀外觀可以減少聲音的分散,從而增大響度
C.使用“金嗓子”時,護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
D.“金嗓子”發出的聲波是次聲波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6分)
13.音樂會上,臺上優美的琴聲來自于琴弦的________,琴聲通過________傳播到臺下觀眾的耳中,觀眾根據聲音________的不同可以聽出有什么樂器在演奏。
14.(四川•南充)某種昆蟲靠翅膀振動發聲。如果這種昆蟲的翅膀在10 s內振動了3 500次,則它振動的頻率是________Hz,人類________聽到這種聲音。(選填“能”或“不能”)
15.成語“萬籟俱寂”常用來形容夜晚的寧靜,從聲音特性分析,這主要是指夜晚聲音的________很小。如圖所示,俊俊同學能聽到同桌同學輕扣桌面的聲音,說明________可以傳聲。
16.在中考考場里,開考前監考老師正在強調考試要求。
(1)監考老師的聲音是由聲帶的________產生的,是通過________傳播傳入考生耳中的,考生能分辨出兩位老師的聲音是因為他們各自的________不同。
(2)考試期間,考點周邊禁止鳴笛、禁止附近工地開工,這種措施屬于在________處減弱噪聲。
17.將 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適當的長度,撥動鋼尺,就可聽到鋼尺 振動發出的聲音。逐漸增加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鋼尺振動發出聲音的音調會逐漸變________。當鋼尺伸出桌面超過一定長度時,雖然用同樣的力撥動鋼尺振動,卻聽不到聲音,這是由于鋼尺振動的頻率小于________Hz,屬于________。
18.用一木頭錘子輕輕地敲擊音叉和重敲音叉,音調、響度中,發生變 化的是________;不發生變化的是________。
三、簡答與實驗題(19題10分,20題10分,21題12分,共32分)
19.用尺子作樂器探究決定響度大小的因素,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然后保持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不變,改變用力的大小,比較它振動發出的聲音的大小。
實驗發現:用力越大,鋼尺振動的振幅越________,發出聲音的響度越________;用力越小,鋼尺振動的振幅越________,發出聲音的響度越________。
由此可得出結論:響度的大小與________有關。
20.為了探究聲音的產生條件,有人建議利 用以下實驗現象。
甲:放在鐘罩內的鬧鐘正在響鈴,把鐘罩內的空氣抽去一些后,鈴聲明顯減小。
乙:使正在發聲的音叉接觸水面,水面濺起水花。
丙:吹笛子時,手指按住不同的孔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涸诘踔拇箸娤鹿潭ㄒ恢Ъ毿〉墓P,把鐘罩敲響后,把紙在筆尖下迅速拖過,可以在紙上畫出一條來回彎曲的細線。
請你想一 想,能說明聲音產生條件的實驗現象是哪一個或哪幾個?其他現象顯然不能說明聲音的產生條件 ,但是分別可以說明什么問題?
21.(湖南•岳陽)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少場所的裝修會考慮聲學吸音效果。小明同學想比較幾種常見裝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來厚度相同的四種小塊材料(聚酯棉、軟木、泡沫和海綿),進行了圖示實驗:桌面上放一個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別放上待測試的小塊材料,將懸掛在細線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釋放去敲擊玻璃杯,仔細比較玻璃杯發出的聲音大小。
(1)為控制實驗過程中敲擊玻璃杯的力大小相同,小明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
材料種類 聚酯棉 軟木 泡沫 海綿
玻璃杯 最小 最大 較大 較小
發聲大小 最強 最弱 較弱 較強
你認為表中空格處應填入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實驗中的四種材料,僅從吸音性能的角度考慮,最適合隔音墻裝修的是______;
(4)你認為影響吸音性能的因素除了材料的種類,可能還有材料的__________(寫出一個即可)。
四、綜合題(共16分)
22.閱讀下面的短文
潛艇的“耳目”——聲吶
潛艇最大的特點是它的隱蔽性,作戰時需要長時間在水下潛航,這就決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達觀察,而只能依靠聲吶進行探測,所以聲吶對潛艇的重要性更為突出,被稱為潛艇的“耳目”。
聲吶是利用水中聲波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定位和通信的電子設備,是水聲學中應用廣泛的一種重要裝置。
聲吶能夠向水中發射聲波,聲波的頻率大多在10~30 kHz之間,由于這種聲波的頻率較高,可以形成較好的指向性。聲波在水中傳播時,如果遇到潛艇、水雷、魚群等目標,就會被反射回來,反射回來的聲波被聲吶接收,根據聲信號往返時間可以確定目標的距離。
請回答以下問題:
(1)人耳能夠聽到聲吶發出的聲波的頻率范圍是________kHz到________kHz。
(2)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潛艇A發出的聲波信號在10 s內接收到經B潛艇反射回來的信號,且信號頻率不變,潛艇B與潛艇A的距離s1是________(設聲波在海水中傳播速度為1 500 m/s)。
(3)在月球上能否用聲吶技術來測量物體間的距離?為什么?
聲音的世界知識點練習題答案
1.答案:C 點撥:用小提琴和鋼琴演奏《梁祝》的音調和響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定不同。
2.答案:A 點撥:題述現象的共同特點是發聲體在振動。
3.答案:D 點撥:枕著牛皮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聽到夜襲敵人的馬蹄聲,說明固體(大地)能傳聲且聲音在大地中的傳播速度大于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
4.答案:D
5.答案:A 點撥:當喇叭發聲時,聲音由空氣傳給肥皂膜,引起肥皂膜的振動。
6.答案:C 點撥:敲音叉的力越大,音叉的振幅越大,聲音的響度越大。
7.答案:C 點撥:老師的發聲有一定的限度,無法減弱噪聲;佩戴防噪聲的耳罩,無法正常聽課;在教室的周圍植樹或建隔聲板,可以減弱噪聲;監 測設備不能減弱噪聲。
8.答案:D 點撥:A選項屬于聲源處減弱噪聲,B選項屬于防止噪聲的產生,C選項屬于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D選項屬于人耳處減弱噪聲。
9.答案:A 點撥:哨聲是由于空氣柱振動而發出的聲音;活塞不動,用更大的力吹哨子,哨聲的響度會增大;吹哨時,上下推拉活塞的目的是改變哨聲的音調;在月球上不能聽到該哨聲。
10.答案:D 點撥:A選項探究聲音的傳播是否需要介質;B選項探究音調與頻率的關系;C選項探究聲音產生的原因;D選項可探究聲音的響度與振幅的關系。
11.答案:B 點撥:用筷子敲擊杯子時,由于甲、乙杯子裝有相同的水,此時甲、乙杯子發生共鳴,兩個杯子發出相同的聲音,敲擊甲杯,發聲后用手捏住杯邊,使甲杯振動停止,發聲停止。由于乙杯已經發聲,故乙杯仍能發 聲。B選項正確。
12.答案:D 點撥:因為次聲波人耳是聽不 到的,“金嗓子”發出的聲波“刺耳”,這說明這種聲波不是次聲波,所以D選項的說法是錯誤的,其他三個選項的說法均正確。
13.答案:振動 空氣 音色
14.答案:350 能
點撥:頻率是發聲體每秒鐘振動的次數。昆蟲的翅膀在10 s內振動了3 500次,則它振動的頻率是3 500次10 s=350 Hz,人類的聽覺范圍是20~20 000 Hz,故人類能聽到這種聲音。
15.答案:響度 固體
點撥:“萬籟俱寂”說明聲音小,從聲音的特性分析,是指響度小;能聽到同學輕扣桌面的聲音說明固體可以傳聲。
16.答案:(1)振動 空氣 音色 (2)聲源
17.答案:低 20 次聲
18.答案:響度 音調
點撥:音叉的發聲頻率不變,音調不變;輕敲和重敲音叉,音叉的振幅發生變化,響度變化。
19.答案:大 大 小 小 振幅
20.答案:能說明聲音產生條件的有乙和丁。
甲能說明真空不能傳播聲音;丙能說明聲音的音調與頻率有關。
21.答案:(1)將懸掛在細線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釋放去敲擊玻璃杯
(2)材料的吸音效果
(3)聚酯棉
(4)厚度或硬度或面積大小等
22.答案:(1)0.02 20 (2)7 500 m (3)不能,因為月球上是真空,而真空不能傳播聲音
看了“聲音的世界知識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