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法律保護自己教學設計
《善用法律保護自己》教學設計
[教學難點]“敢打官司”。
[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討論法、表演法等。
[教學手段]實物投影、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準備]搜集相關案例,查閱相關法律書籍資料。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師:社會是復雜的,未成年人難免受到傷害。我們在尋求學校、家庭、社會等方面保護的同時,還要學會自我保護,這就是這節課我們要探究的內容(板書課題:善用法律保護自己)
探究新課
一、求助有路(板書)
(一)連連、說說
閱讀108-110頁的內容,然后把下列法律服務、幫助機構的名稱和主要作用用線連接起來:
法律服務所 證明合同等的真實性、合法性
律師事務所 援助經濟困難,打不起官司者
公證處 代寫法律文書、出主意
法律援助中心 處理法律事務,幫人打官司、當辯護人
說一說:維護合法權益常用的非訴訟手段有哪些?課本108頁案例中的小芳是通過哪種非訴訟手段,有效地保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的?(回答略)
(二)想想
屏幕展示案例:
學生林林的父母離婚后,她與母親一起生活。但是媽媽由于工廠效益不好下崗了,生活很困難,爸爸從來不給林林生活費。眼看著林林不能繼續上學。
假如協商、調解都不能解決林林繼續上學的問題,只有通過打官司來解決。但是林林有下面幾個問題沒有解決,請你幫幫她,想一想,應該怎樣幫她?
(1)打官司必須寫訴狀,但是林林不會寫,她該怎么辦?(2)林林拿到訴狀后卻不知怎樣打官司,她該怎么辦?(3)林林迫切需要打官司,但因家庭經濟十分困難,打不起官司,她該怎么辦?(回答略)
師: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我們可以求助法律服務、幫助機構;可以通過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群眾組織,以解決問題;或者通過調解、仲裁等方式,以保障合法權益。但是,訴訟是維護我們合法權益最正規、最權威、最有效的一種手段,是保護我們權益的最后屏障,因此,我們要敢打官司。
二、敢打官司(板書)
(一)答答
案例一:2004年2月13日至15日,云南大學學生馬加爵采取“用鐵錘打擊頭部致顱腦損傷死亡”的同一犯罪手段,將唐學李等4被害人逐一殺害,并把尸體藏匿于宿舍衣柜內。馬加爵作案后于15日晚逃離昆明;3月15日晚,在海南省三亞市被抓獲歸案;4月24日,馬加爵因犯故意殺人罪被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6月17日,馬加爵被押赴刑場執行死刑。
案例二:周末下午,學校組織打掃除。初一(2)班的班主任吳老師向同學們布置任務后,就匆匆離開了教室。過了一會兒,站在課桌上擦日光燈的小苗不小心摔了下來。她的左臂摔傷了,先后動了三次手術。治傷花了一大筆錢,自己還殘了臂,小苗覺得委屈,于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案例三:某縣個體工商戶小李將從鄰省販運來的一千公斤西紅柿存放在自己的家門口。稅務所副所長王某見此情形就將小李帶到稅務所進行審查,小李拿出營業證和進貨單。王某見營業證上寫有“販運農副產品”的內容,以西紅柿不屬于農副產品的范疇為由,將小李的營業證扣押,致使一千公斤西紅柿無法出售,全部霉爛。小李到縣法院提起訴訟,結果判決縣稅務局賠償因非法扣押小李的營業證所造成的經濟損失。
結合課本111-112頁的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訴訟有哪三種類型?上述案例分別屬于哪種類型?(2)上述刑事訴訟案件是公訴案件還是自訴案件?公訴和自訴案件有什么區別?(3)上述民事訴訟案件屬于民事權利義務爭執還是民事權利保護?(4)行政訴訟俗稱“民告官”,從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官”指的是誰?(回答略)
(二)議議
同位互相議一議:如果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后,受害人不愿打官司、不敢打官司,會有什么害處?(答:不能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也不能維護法律的尊嚴,不利于維護社會穩定,是對侵權行為的縱容。)
(三)用用
先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課前所搜集的案例,運用上面所學知識,針對某個案例,指出是使用非訴訟手段還是使用訴訟手段以及如何使用,然后每組推舉一個典型案例,通過實物投影儀在全班展示。
師: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向有關部門求助,也要敢打官司。其實我們更應該學會保護自己,盡量使自己不受侵害。這就要求我們通過善于斗爭來保護自己。
三、善于斗爭(板書)
師:我們應當自覺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維權,這樣既能保護自己健康成長,又能維護法律的尊嚴、社會的穩定。當面對他人的違法犯罪行為時,我們要堅決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這是包括青少年在內的全體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與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既要勇敢,又要機智。
(一)演演、說說、議議
屏幕展示案例,根據案例進行情境表演,然后說一說該案例中的機智之處在哪里。
一天,河南西峽縣10歲兒童潘鐵柱的爸爸出門賣羊去了,家里只有他和媽媽。深夜,有人來敲門,還大喊:“陳嬸摔了,傷勢很嚴重!”媽媽一聽是外婆出事了,就趕緊開門,沒想到外面的人是綁匪,小鐵柱在屋子里聽到他們的談話,知道逃不了了,就把一把削鉛筆的小刀藏在身上。隨后,他就被綁匪當人質綁走了。路上,綁匪蒙上了他的眼睛,他悄悄地弄開了一條縫,偷偷地看著綁匪走的路線。為了讓綁匪放松警惕,小鐵柱故意很聽話,還主動和綁匪說話,以獲得綁匪的信任。晚上,為了保險,綁匪讓小鐵柱吃安眠藥,機智的小鐵柱把藥藏在舌頭底下,假裝吃了,并張開嘴給綁匪看,綁匪放心地睡著了。小鐵柱就用隨身帶的小刀,輕輕地把身上的膠布全弄了下來。然后,輕手輕腳地逃了出去……很快,他來到了派出所,把自己36小時的經歷告訴了警察叔叔,警察叔叔沿著小鐵柱記著的路線,將綁匪“一網打盡”。
同位互相議一議:面對可能遇到的不法侵害,還有哪些自我保護的方法?
師:許多事實告訴我們,面對歹徒行兇,設法穩住歹徒,記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二)比比
面對下列情境應該怎樣做?比比看,在同不法行為作斗爭時誰最機智。
情境一:一天放學,李智獨自背著書包往家走。突然,身后有人說:“嘿,哥們兒,等會兒!”李智回頭一看,是個陌生人。還沒等他開口,陌生人就說:“最近哥們兒手頭有點緊,借點錢用。”
情境二:一天,王超乘公共汽車去上學,車上人挺多,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座位,剛坐穩,突然發現一個穿著打扮很精神的男子,一只手拿著報紙,另一只手掏出一把小刀子,伸向一名女子的小提包……
師:我們在同不法行為作斗爭時,特別是在雙方力量對比懸殊的情況下,不要硬拼,而要講究智斗,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傷亡,力求在保護自己的前提下,巧妙地將不法分子抓獲。
(三)看看、學學
有人總結了預防不法侵害,善于斗爭的方法,請同學們看看、學學。(屏幕展示)
方法一:義正詞嚴,當場制止。處于險情,緊急求援。
虛張聲勢,巧妙周旋。機智避開,脫離危險。
訴諸法律,報告警察。心明眼亮,記牢特點。
不貪不占,防止受騙。遵紀守法,消除隱患。
方法二:遇事一定要冷靜,保全自己真聰明。
歹徒相貌記心中,時刻不忘“110”。
小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懂得了要善于用法律保護自己。當我們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時,要知道一些法律服務和幫助機構,要了解維護權益的有效途徑;當有必要通過訴訟維護權益時,我們要敢打官司、會打官司;當我們面對不法分子的不法活動時,既要勇敢,又要機智。
《善用法律保護自己》說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七年級下冊,第八課第2框的《善用法律保護自己》。對于這堂課的教材分析及教學設計我決定從以下五個方面向大家做介紹。
一.教材地位與作用 分析
二.教學目標
三.教學重點 、難點分析
四.教法、學法分析
五.教學過程
一、首先是教材地位與作用分析:由于中學生處世不深,缺少社會經驗,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后,經常要么忍氣吞聲,要么私自報復。本框題向學生介紹了如何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途徑和方法,幫助學生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以保證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使其健康快樂的成長。所以,本課在整個法律板塊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框題共有“求助有路”“敢打官司”“善于斗爭”三目組成,。第一目:“求助有路”,主要介紹運用非訴訟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第二目:“敢打官司”,主要介紹運用訴訟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第三目:“善于斗爭”,主要告訴我們與犯罪分子做斗爭的方法。
二、其次說教學目標
結合本單元的教學要求和本文的特點:我把本文的教學目標確定為:1. 知識能力目標 (結合教案) 2.過程和方法目標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
三、教學重點 、難點分析
根據七年級學生的認知程度和思維能力的發展,結合本文的教學目標,我將本文的教學重點確立為:讓學生樹立起依法維權的法律意識,學會善于斗爭。(理由是:初中生身心發展尚未成熟,社會經驗不足,切缺乏自我保護能力,極易受到侵害,而面對侵害,常常無所適從。因此,讓學生樹立起依法維權的法律意識,懂得運用不同的法律維權方式,正確的同侵權行為作斗爭,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便成為本框的重點。)
難點為: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途徑和方法。讓學生樹立敢于斗爭意識。(理由是:知道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的途徑和方法,關鍵在于日常生活中的運用,因此樹立敢于斗爭、敢打官司的意識,就成為本框的難點。)
四、教法、學法分析
(一)、說教法 新課標指出:老師只是學生活動的領導者和組織者,因此在本文的教學過程中,我力求突出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特征。讓同學們更多的去接觸課本,把發現、體驗、感悟,交流的權力還給學生。讓學生在一個非常輕松的氛圍中去學習知識。基于本框題的特點,我具體采用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1、直觀教學法,通過圖片的方式直觀呈現課本材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入新課。2、活動探究法。引導學生創設情境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發揮。3,集體討論法。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集體或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
(二)、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學習,選擇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我在學法的指導時緊緊圍繞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擬將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閱讀發現法:這是學習間接知識的有效方法,教材中某些好材料可以讓學生自己閱讀、思考、學習小組討論,最終在老師的適當引導下得出結論。
(2)、合作學習探究法:通過小組同學間的合作,充分發揮團體合作的精神,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在合作中成長。
(3)、歸納總結法:讓學生在問題情景中想方設法解決問題,并及時歸納,形成正確輿論導向,進一步強化道德認知。
五、教學過程
(一)、展示圖片:為小芳出主意,給她推薦能夠幫助她的機構,使其繼續上學?【以漫畫的形式展現課文材料,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導入新課】(當學生推薦了一些可以提供的幫助機構以后 ,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剛才同學們說的都有一定的道理,那除了這些機構以外還有哪些機構可以給我們提供幫助呢?)
(二)、引導學生閱讀課本109頁,了解可以提供法律幫助的機構。
(三)連連看 (通過學生在課堂的練習,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求助的方式)
(設計意圖:通過案例和習題,讓學生知道,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一定要想辦法求助可提供法律服務和幫助的機構,找到維護權益的有效途徑;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最后要讓學生明白 :非訴訟手段---常用的維護合法權益的有效手段
(四)、敢打官司
幫小苗出主意,建議她用什么方式討回公道?(指導學生閱讀體會。鼓勵學生提出最佳建議) 小結:受傷的小苗是通過訴訟手段解決問題的,判決學校賠償小苗4萬多元。
引導學生深入思考:
1.什么是訴訟
2.訴訟有哪此類型?
3.為什么說訴訟是維護合法權益最有效、最權威、最正規的手段?
(通過案例分析、引導,不僅讓學生明白未成年人應受到保護,還可以通過訴訟的方式解決問題,讓學生了解基本的訴訟常識,強化學生的維權意識。如果我們采用非訴訟手段不能舉得我們想要的結果,我們就應該勇敢地采用訴訟手段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它是保護我們權益的最后屏障。)
(五)、小小辨論賽
主題——打官司是光彩的還是不光彩的。 讓學生分組辨論,各抒已見。讓學生明白勇敢的狀告侵權者,不僅可以維護自己的權益,而且對侵權行為有一定的扼制作用,維護了法律的尊嚴,和社會的穩定。
(用辨論賽的形式來討論問題,不僅能加深同學對課文的理解,活躍課堂氣氛,還能煅煉學生的口才和團隊配合能力,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特征。)
(六)、善于斗爭
1、組織學生閱讀教材第112到113頁的材料,思考:①假如你是小平,你會怎么處理這件事???2、小婭的做法給我們什么啟示?3、你遇到類似的事會怎樣做?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我們青少年與其做斗爭時,既要勇敢,又要機智,特別是在雙方力量對比懸殊的情況下,不要與其硬拼,而要講究智斗,盡量避免不必要的傷亡,力求在保護自己的前提下,比較巧妙地或者借助社會力量將不法分子抓獲。
與違法犯罪作斗爭的好方法有:設法穩住歹徒,記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等等。
看了“善用法律保護自己教學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