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下冊語文試題人教版
初三下冊語文試題
A. 曲徑通幽處, 。(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B. ,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
C. 黃梅時節家家雨, 。(趙師秀《約客》)
D. ,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E. 常恐秋節至, 。(漢樂府《長歌行》)
F. ,在乎山水之間也。(歐陽修《醉翁亭記》)
G.憂郁的日子里需要鎮靜:相信吧,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2. 下列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 瓦礫(lì) 頹(tuí)唐 虐殺 (nuè) 干涸(hé)
B. 不遜(xùn) 文縐縐(zhōu ) 凹凼(dàng) 煩躁(zào)
C. 寂寥(liáo) 沉淀(diàn) 震悚(sǒng) 兩棲(qī)
D. 挑釁(xìn) 家醅(pēi) 愧怍(zuò) 柵欄(zhà)
3.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2分)
A. 拖泥帶水 長吁短嘆 美味家肴 一視同人
B. 轉彎抹角 窮愁潦倒 重巒疊嶂 銷聲匿跡
C. 風塵苦旅 生死禍福 心血來朝 名副其實
D. 悠游自在 囊螢映雪 司空見貫 觸目傷懷
4.閱讀下面這段文字,按要求作答。(共4分,每小題2分)
2月24日,濟南首次推出的兩條定制公交,從經五路小學分別開往臥龍花園和濟南大學西門。記者從市中交警大隊了解到,經過一周試運行,兩條線路預定人數均超過40人,車輛改為45座大巴,3月3日正式開始收費運行,票價為6元/次。
近年來,“校園擁堵”成為市民關注的熱點話題,每天早高峰,市區不少小學周邊短時間內涌入數百輛私家車,將周邊路段堵得水泄不通。為了解決學校周邊擁堵及家長接送學生上下學,公交公司聯合市中交警推出學生定制公交8號線和9號線。這是濟南首次推出學生定制公交,試運行期為一周。經過幾天的磨合,乘坐定制公交的學生能在車輛到達站點之前候車,實現“人等車”的運行模式,回程則由家長在站點等候。
A. 為這則新聞擬寫標題(不超過30字)。(2分)
B.文段中畫“ ”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選用恰當的修改符號在原句上修改。(2分)
換用號 增補號 刪除號 調位號
5. 名著閱讀。(共4分)
小團圓媳婦躺在炕上,黑乎乎的,笑呵呵的。我給她一個玻璃球,又給她一片碗碟,她說這碗碟很好看,她拿在眼睛前照一照。她說這玻璃球也很好玩,她用手指甲彈著。她看一看她的婆婆不在旁邊,她就起來了,她想要坐起來在炕上彈這玻璃球。
A.結合選段內容,簡要分析小團圓媳婦是一個怎樣的形象。(2分)
B.小團圓媳婦最終死掉了,你認為害死她的兇手是誰?(2分)
二、古詩文閱讀(18分)
(一)烏衣巷① 劉禹錫
朱雀橋②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③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注釋:①烏衣巷:南京,晉朝王導、謝安兩大家族居住此地,其弟子都穿烏衣,因此得名。②朱雀橋:在金陵(今南京)城外,是當時的交通要道。③王謝:王導、謝安,晉相,世家大族,賢才眾多,皆居巷中,冠蓋簪纓,為六朝巨室。至唐時,則皆落不知其處。
6. 品讀全詩,描繪“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所展現的畫面。(3分)
7.本詩是劉禹錫最得意的懷古名篇之一,本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感情?(2分)
(二)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而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8.下面各項句中加點字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①心樂之 ②策之不以其道 B.①其岸勢犬牙差互 ②安陵君其許寡人
C.①以其境過清 ②以中有足樂者 D.①潭西南而望 ②登軾而望之
9.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分)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10.作者的心情由“心樂之”到“悄愴幽邃”,這一“樂”一“憂”是不是矛盾?請聯系文章內容談一談你的理解。(3分)
(三)
孫叔敖為嬰兒之時,出游,見兩頭蛇,殺而埋之;歸而泣,母問其故,叔敖對曰:“聞見兩頭之蛇者必死,向①者吾見之,恐去母而死也。”
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見,殺而埋之矣。”其母曰:“吾聞有陰德②者,天報之福,汝不死也。”及長,為楚令尹,未治國而國人信其仁也。
注釋:①向:剛才。②陰德:暗中有德于人的行為。
11.用“/”標出下列句子的朗讀節奏。(2處)(2分)
吾 聞 有 陰 德 者 天 報 以 福
1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2分)
恐他人又見,殺而埋之矣。
13.讀了這則故事,你覺得孫叔敖身上有什么優秀品質?(2分)
三、現代文閱讀(33分)
(一)歡迎乘坐“地溝油”航班
①據英國《每日郵報》7日報道,英國湯普森航空公司推出的“地溝油航班”波音757客機7日從伯明翰機場起飛,首航成功。
②這架飛機的與眾不同之處在于,其中一個引擎的燃料除了常規的飛機燃油外,還有50%的“氫酯和脂肪酸”,這是以從酒店和飯店的廚房中收集來的廢棄食用油為原料加工制成的生物燃料。這些廢棄食用油與我們在中國俗稱的“地溝油”類似。據專家介紹,這種“地溝油”生物燃料能避免生產燃料農作物過程中的碳排放,加之大都本地取油,所以交通方面產生的碳排放也很少,相對傳統的化石燃料可以減排60%-80%。
③在世界范圍內,各國每年都不可避免地產生大量廢棄食用油。 。
④2004年以前英國的廢棄食用油大量用于制作動物飼料。但目前廢棄食用油主要有兩個去向:一是通過特殊的化學程序制成具有無毒、清潔、可再生、可降解等優點的生物柴油,做車輛燃料之用;二是被發電廠用作發電燃料。
⑤美國除了將廢棄食用油用作生產生物燃料外,一種可將其直接轉化為可再生能源的“自動化熱電聯產系統”已在馬薩諸塞州等地的餐館廣泛使用。這種設備直接安裝在餐館的后院,就地處理廢棄的食用油,將其轉化為熱能和電能供餐館使用。這樣, 解決了餐館處理廢棄食用油的困難, 使餐館節約了大量的電力、煤氣或天然氣的費用。
⑥日本也是產生廢棄食用油的大國,據日本全國油脂事業協同組合聯合會統計,2008年日本產生了約45萬噸的廢棄食用油。其中約有20萬噸被加工成飼料,4萬噸被作為肥皂、涂料、油漆等工業用原料,2萬噸被用于制造生物燃料。
⑦這些處理方式使廢棄食用油華麗變身,變成一種低碳排放的清潔能源。科學利用廢棄食用油,變廢為寶, 減輕了排污處理對環境的污染, 能重新為人類所用,無疑是一個緩解能源緊張和環境問題的良方。
(選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14. 文章以“歡迎乘坐‘地溝油’航班”為標題好在哪里?(4分)
15. 在第③段畫線處填寫一個能概括④-⑥段內容的語句。(寫在下面的橫線上)。(2分)
16. 從說明方法的角度說說第②段中畫線語句的作用。(4分)
17. 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這篇以“地溝油”為說明對象的事理說明文條理清晰,語言準確又不乏生動。
B. 第⑤段和第⑦段橫線處都可以依次填入關聯詞語“不僅……又……”。
C.文章④-⑥段的說明順序是由主到次的邏輯順序。
D. 第⑦段中“科學利用廢棄食用油”中的“科學”在這里是“合乎科學的”的意思。
(二)十三歲男孩的憂傷
⑴桑巖和同學去爬山,出了點小事故,左腿小腿骨折了,在骨科醫院治療。
⑵這是桑巖長這么大,第一次因傷住院,看望的人絡繹不絕,帶著各種營養品和水果。我和老公也輪流值班陪著他,每天想辦法給他做可口的飯菜。
⑶家境富足,這個時候更想讓孩子享受到好的照顧。
⑷那天中午,我開了車帶著煲好的冬瓜排骨湯趕到醫院時,病房里靜悄悄的,桑巖旁邊的病床空空蕩蕩,只有桑巖在,老公在我快到時趕回去處理公事了。
⑸我把冒著熱氣的排骨盛出來,這是桑巖從小最愛吃的,每天都吃不厭。但這次,他卻沒有表現出我熟悉的熱情來,只是看了一眼,然后說:“媽,以后你別給我送飯了,我想吃醫院的飯菜。”“怎么了?”我有些詫異,“醫院的飯菜做得那么粗糙,哪有家里的可口?”
⑹桑巖卻并不回答我,又說:“你也別讓那么多叔叔阿姨帶著東西來看我了,好嗎?”
⑺我有些愣怔,看著他——我在這個十三歲男孩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些柔軟的憂傷。
⑻我輕輕問他:“告訴媽媽,為什么呀?”
⑼桑巖猶豫了一下,轉過身指指旁邊的床位:“因為我不想讓那個哥哥心里難受。”
⑽桑巖旁邊的床位,有個比他大兩三歲的男孩,小腿粉碎性骨折,已經住院半個多月了。我不知道桑巖為什么會這么說,于是我問:“哥哥為什么會難過?”
⑾ “因為……”桑巖說,“你知道嗎?他沒有媽媽,他爸爸在工地上班,沒有時間照顧他,工地上的人有空就輪流來陪他,但是沒有人給他帶好吃的,他只能吃醫院的飯。媽媽你看,他的柜子里面都是空的,連一盒牛奶都沒有,可是你們什么都給我買,他看了,心里一定會難受的。以后我和他一起吃醫院的飯,我陪著他,他就不難過了……”
⑿我的心也不由得柔軟起來,因為這個十三歲男孩的善良——這些天,我只顧著他,心疼他的傷,擔心著他的恢復,全力以赴地照顧他,卻忽視了他旁邊那個受傷的少年和他的處境、他的感受。我忽視了我們對桑巖如此豐富的寵愛,會讓同樣在病痛中孤單的男孩更加孤單,或者會自卑、傷感……桑巖一定是捕捉到了他的目光,那目光中一定流露出了這樣的感受。
⒀可是,我還是不忍心因此委屈兒子。于是我說:“那以后我多做一些,你和那個哥哥一起吃好嗎?你的那些東西,也可以分一些給哥哥……”
⒁“不好。”桑巖打斷我,“媽媽,這樣他會覺得我們是可憐他,我不想那樣做,如果是我,我也不會要別人可憐。媽,你就讓我吃醫院的飯吧,挺好的。”
⒂我的視線忽然就模糊了,然后,我伸出手輕輕擁抱了兒子。我很慚愧,我在這一刻看到了我的自私和狹隘,已經是成年人、受過高等教育的我,對于善良的感知還不如一個十三歲的男孩。
⒃桑巖還不懂得太多大道理,甚至不諳世事,但是他本能地知道:善良就是 。
⒄那么,我有什么理由不成全他的善良呢!
(作者:玲瓏。原文有改動)
18. 文中桑巖的言行導致“我”心理變化的過程是: → → 。(每空填兩個字)(3分)
19. 文章第⑺⑿⒂段反復提到“十三歲男孩”,請從結構和內容的角度,分析其作用。(5分)
20. 從內容理解、表達效果等角度,品評賞析第⑷段中的畫線句。(4分)
病房里靜悄悄的,桑巖旁邊的病床空空蕩蕩……
21. 結合全文來看,下列句子中最不適合填在第⒃段橫線上的一項是( )(3分)
A. 不在病痛面前炫耀健康,不在貧窮面前顯示富有。
B. 在一頓簡陋的飯菜面前,隱藏手中的美味和豐盛。
C. 關注細節體察別人感受,將心比心給人一份尊重。
D. 樂善好施甘于奉獻自己,一腔熱忱樂于成全他人。
22. 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問題。(5分)
第二天開飯時,鄰床哥哥發現桑巖和他一樣在吃醫院的飯,他會怎么想?請以第一人稱寫一段鄰床哥哥的心理描寫(80字左右)。
四、按要求作文。(50分)
23.請以“那句話很溫暖”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大膽選擇你最能駕馭的文體,寫你最熟悉的內容,表達你的真情實感;②文中不要出現真實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則扣分;③不得抄襲;④不少于600字(如寫作詩歌不要少于20行)。
